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信息技术教学故事

我的信息技术教学故事

我的信息技术教学故事
说到我的信息技术教学故事,简单的说:信息技术成就了我的成长,我努力使它在我的生活,特别是我的工作中美到及至!其他的我暂且绕开不说,单记录我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几个课堂故事及点滴体会:
在课堂导入上,如何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变的不再枯燥无味是我们教师一直苦苦追求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信息技术教师语言要避免平淡的说教,要化平淡为诙谐,增强语言的幽默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使教学过程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信息技术本身缺少一种幽默,如果我们不注意这方面的语言,很容易将课上得平淡无味,就像在读软件的使用说明一样。

当然,幽默的语言、灵活的课堂导入是老师灵感的发挥和智慧的结晶,是要经过长久的实践经验积累的,也是我们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在课堂教学中,我真切地感受到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设计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有重要作用。

同样的一个教学内容,通过与日常生活结合的紧密程度去设计,收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这是我在教学《快捷的信息搜索》这一内容时的两种问题设计。

第一种设计:
前两个班选取让学生搜索的内容是与课本相关的内容:搜索“吃素和吃肉,哪个低碳环保”,结果很多学生都兴趣不大,搜索到相关信息后甚至看都没看就保存下来,应付交了作业,接着就赶紧看自己喜欢的信息。

虽然这样做也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会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但总体感觉课堂组织比较松散。

第二种设计:
鉴于以上这种情况,我把这一节的教学重新调整了一下,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是这样重新组织教学的:首先,利用PowerPoint向学生展示有关阳城美食的图片及文字介绍,马上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当学生知道这么多好吃的美食都出自我们阳城时,注意力就更投入了。

这时我适时地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快速地上网查找所需素材?接着,我围绕“阳城美食”搜索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然后,轮到学生自己操作,上网搜索“晋城美食”的资料。

学生很快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操作,并且在搜索过程中不断发出阵阵兴奋的笑声。

我发现,这次几个班的学生都都很郑重其事的在搜索,然后对搜索到的内容很认真的在看,绝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做的搜索。

这种设计还为下一节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要求学生秋游回来后给我发一封电子邮件。

学生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为学生更好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比较两个教学设计,比较出现的两种结果,可以看出第二种设计更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能呼唤学生情感的投入。

在这一课时的设计中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更好的培养了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切应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实践证明,以此作为原则的课堂是生动的,学生所乐于接受的。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把它作为永远不变的中心法则,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