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及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读思结合,体会诗歌的意境、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观沧海》
一、导入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倍受后人称赞的《观沧海》吧!
二、解题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

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三、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弄懂字义。

2.选择其中两句写景诗句想象其描绘的画面。

四、感悟诗人开阔的胸怀
1.曹操的诗风一贯是豪气开阔的,这种豪气在《观沧海》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表达了诗人吞吐日月、想要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

其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可见一斑。

2.以写作背景来佐证这份豪情与大气。

明确: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

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

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五、拓展延伸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的风格。

《观沧海》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也体现了曹诗的“慷慨悲壮”之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戴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即借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高洁无辜。

李白在听到王昌龄的遭遇以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整体感知
1.文题解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时,写的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

闻,听说。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他是作者的朋友。

左迁,降职。

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西。

此寄,这首诗篇。

2.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仙”,有《李太白集》。

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3.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三、细读品味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赏析: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杨花飘落,子规啼叫,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

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悉。

“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写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已现,流露出诗人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这两句抒情。

人隔两地,心意难达,明月在天,千里可共。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赴远方。

明月寄愁,饱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

四、合作探究
试举例说明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在本诗中的运用。

明确:诗人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既写了景,又以“子规啼”暗点自己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悲痛。

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五、教师小结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化抽象为形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说它会随月到夜郎西。

诗人以形象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同时也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第二课时
《次北固山下》
一、导入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首抒发乡愁之作,一起体会这种乡思吧!
二、解题
次:停宿。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

三、初读感知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明确:冬末春初。

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可以看出。

四、情感体悟
听范读,你从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思乡。

从“客路”可知诗人出门在外;从时间判断是要过年了,于是书信一封,却不知如何寄回家园。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语将诸多愁苦倾诉后又留下一片茫然,很具有感染力。

五、再读感悟
《天净沙·秋思》
一、导入
说到乡愁,人们会想起很多古诗,但有一首小令也很巧妙地表达了乡思,这就是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天净沙·秋思》。

二、马致远简介
三、听读诗歌,交流感受
教师朗读此曲,学生谈感受。

四、情感体悟
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是哪句?
明确: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秋景品析
1.诗歌中有哪些景物?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中所呈现的情景。

六、乡愁作品积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