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满足江苏、长三角区域经济建设需要,服务地方信息通信行业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具备通信信息领域相关专业扎实基础知识,适应通信信息领域的技术发展,胜任区域中小企业中通信信息系统单元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组织管理、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工作,成为技术骨干、项目管理骨干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达到如下目标:
目标1: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目标2:能通过专业和职业相关的安全法规、法律经济和专业技术技能,分析、评价和解决通信信息领域中小企业应用开发、工程、生产组织等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并有利于改善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目标3:具有创新精神,能从事通信信息系统单元、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应用开发、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运营维护等专业技术工作,成为中小企业的技术骨干。
目标4:能够适应通信信息领域中小企业的团队工作环境,担当团队中的骨干或者领导角色。
目标5:通过岗位技术培训、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主动适应国内外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拓展新业务的职业发展机会。
二、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通信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通信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电路、应用软件、工艺流程等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要求4(工程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进行单元电路、信号处理与传输单元、典型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分析与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通信工程专业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通信工程领域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通信工程领域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理解并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要求10(沟通与交流):能够就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通信工程领域涉及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追踪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表1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
三、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
四、必修课程、限选课程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
五、课程的先后修关系图
六、学制、毕业学分和授予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可控制在3~8年。
最低毕业学分:180学分。
学生修满180学分,另须取得第二课堂6学分,且符合学校规定的其它条件与要求,准予毕业。
授予学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八、专业核心课程
信号与线性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无线通信技术综合训练。
九、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综合训练、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无线通信技术综合训练、电信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DSP 技术及应用综合训练、通信系统实验与设计、专业综合工程训练、毕业设计等。
十、就业与升学
就业领域:能够在通信信息等领域从事通信信息系统单元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组织管理、运营维护等工作岗位。
研究生阶段研修学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继续在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的相关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习。
十一、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
十二、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一)通识教育课程
(二)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程
(三)工程基础课程
(四)专业基础课程
(五)专业课程
小计8门16 256 232 24 2 28 注:至少选修8学分。
其中,《创新实践》学分指学生参加学院指定的学科竞赛的学分。
选
修
模
块
二
本选修模块为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订单培养课程,至少选修2.0学分。
(六)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安排表
课
程性质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
学分
数
学时/周数开课学期起止周
成绩考核
考试考查
必修课1 A190016 军训与入学教育 2 2周第1学期1-2 √
2 A325014 金工实习 1 1周第1学期3-
3 √
3 A315040 电装实习 2 2周第3学期1-2 √
4 A315024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2 2周第4学期1-2 √
5 A315020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2 2周第4学期3-4 √
6 A315045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综合训练 2 2周第5学期1-2 √
7 A312071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2 2周第6学期1-2 √
8 A312086 无线通信技术综合训练 3 3周第6学期16-18 √
9 A31Q015 电信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 2 2周第6学期1-2 √
10 A312012 DSP技术及应用综合训练 2 2周第7学期3-4 √
11 A312072 通信系统实验与设计 2 2周第7学期10-11 √
12 A315006 毕业设计16 16周第8学期1-16 √
小计12门38 38周
选修模块一1 A312130 专业综合工程训练 5 5周第7学期12-16 √
2 A313086 生产实习 2 2周第7学期17-18 √
小计2门7 7周
选修模块二
1 A312131 企业综合工程实践13 13周第7学期6-18 √
小计1门13 13周
注:本选修模块为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订单培养课程,内容由学院和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协商决定。
(七)第二课堂
不计入总学分,但在毕业前必须修满6学分,具体实施与认定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签字审核:
制订人:学院分管院长: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