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00145(串讲1讲义)

2020年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00145(串讲1讲义)


第二章 生产与作业战略 10、生产与作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P28-29. 本章考情概括: 考试可能题型单选、名词解释、简答题。重点关注:1、 企业战略的含义、特征、作用、组成等内容。2、企业、 车间及设备决策内容。
第三章 构建生产与作业运作平台 1、生产与作业过程概念。 [简单了解] 2、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组成。 P30-31.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2017.04单选] ①成组技术[2018.04单选];②计算机辅助设计;③计 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④并行工程。 (2)基本生产过程。[2019.04单选] (3)辅助生产过程。 (4)生产服务过程。 3、合理组织生产与作业过程的基本要求。P32-33 (比例性:2017单选;柔性:2018单选)
第四章 生产与作业系统计划制定 1、综合生产计划概述。 P119. 2、综合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P120-121. (1)产品品种指标 (2)产品质量指标 (3)产品产量指标 (4)产值指标:工业总产值[2018.04名词解释];工业 商品产值;工业增加值。 (5)出产期 3、常用的需求预测方法及其比较。P123[2017单选] (1)市场调查法(2)德尔菲法(3)指数平滑法等
第一章 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 本章考情概括: 本章内容考核时以单选题为主。重点关注:1、不同类 别生产要素对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影响(P2-3)。2、生 产与作业系统的功能。3、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要素。 4、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区别及其比较。 名词解释:生产手段(2017.04)
第二章 生产与作业战略 1、企业战略的含义。P21 [2019.04名词解释] 2、企业战略的特点。P21-22[2017.04单选题] 3、企业战略的作用。P22 [2017.04简答题] 4、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P22-23.[2019.04简答题] (1)经营范围[2017名解] (2)增长向量[2018单选] (3)竞争优势[2018单选] (4)协同作用 5、企业战略组成。 (1)企业总体战略[2017单选] (2)经营战略 (3)职能战略(产品/营销战略)[2018、2019单选]
第三章 构建生产与作业运作平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编制定员的方法。
(1)按劳动效率定员 (2)按工时定额计算
(3)按设备定员
(4)按岗位定员[2017单选]
(5)按比例定员
(6)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
第三章 构建生产与作业运作平台 本章考情概括: 考试题型主要包括单选题、计算题、综合分析题。计算 题和综合分析题考点重点掌握:1、顺序移动方式和平行 移动方式下产品生产周期的计算P45。2、设备组生产能 力的计算P53。
第一章 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 3、生产与作业系统功能。 P3-5. (1)质量[2017/2018/2019单选] (2)数量 (3)交货期 (4)品种 (5)价格 (6)产品的服务 4、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要素。P5-7. [2017/2019单选] (1)结构化要素: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 生产与作业系统的集成。 (2)非结构化要素:人员组织要素;生产与作业计划 要素;库存控制要素;质量管理要素。 5、生产与作业系统面临的问题。P7-10.
第四章 生产与作业系统计划制定 [2018.04计算题]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其生产该种产 品的总固定成本(F)为8000元,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v) 为l0元,产品的售价(P)为l5元/件。要求:(1)计算公 司生产该产品的盈亏平衡产量(Qo)。(2)如果要实现盈 利6000元,其产销量(Q)应为多少。 (1)成本函数:Y=8000+10Q 收入函数:Y=15Q
第三章 构建生产与作业运作平台 [2019.04综合分析题]
第三章 构建生产与作业运作平台 [2019.04综合分析题答案]
第三章 构建生产与作业运作平台 11、新产品开发方法。 重点关注:价值工程。[2015/2019单选题] P65 12、企业地址选择的方法。 [2015.04单选题] (1)投资费用比较法 (2)分等加权法 (3)重心法 13、设施布置的总体原则和具体原则。P76-77. 14、设施布置的具体方法。 (1)作业相关图法[2018单选] (2)物料流向图法[2019单选]
盈亏平衡点:8000+10Q=15Q,盈亏平衡产量Q=1600(件
(2)6000=15Q-(8000+10Q),Q=2800(件)
第四章 生产与作业系统计划制定 6、线性规划法(主要掌握模型的建立)[2019.04计算] 7、主生产计划(MPS)含义[2018名词解释;2015单选] 8、MPS的输出主要有:计划生产量、存货需求、待分配 库存。[2019.04单选题] 9、批量与生产间隔期的关系。 [2019/2015单选题]
第四章 生产与作业系统计划制定 4、产品产量的含义。P126.[2019.04单选题] 5、盈亏平衡分析法。[2017/2018/2019计算题;务必重 点掌握!] [2018.04计算题]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其生产该种产 品的总固定成本(F)为8000元,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v) 为l0元,产品的售价(P)为l5元/件。要求:(1)计算公 司生产该产品的盈亏平衡产量(Qo)。(2)如果要实现盈 利6000元,其产销量(Q)应为多少。(注:计算过程要求 列出公式)。
第二章 生产与作业战略
6、生产与作业战略概念。 [简单了解] 7、生产与作业战略的特征。 [2018单选题] 8、生产与作业战略的作用。 9、生产与作业战略的内容。 (1)生产与作业系统定位决策。 (2)生产与作业能力决策。 ①企业、车间及设备决策。 [2018.04简答题;2017单选] ②生产与作业计划与控制战略决策。 ③关于操作人员、技术和管理人员方面的决策。 ④产品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战略决策。 ⑤组织与管理方面的战略决策。[2018.04单选题]
第一章 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 1、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含义。订单流(基础,市场为导 向)[2017单];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效率和效益) 2、生产要素:劳动力、生产对象、生产手段、生产信 息和生产资金。劳动力:最活跃、最重要因素,决定生 产与作业系统成败,体现综合性作用。[2018/2019单选 生产对象: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和质量。 [2017单选]生产手段:突出影响效率,一定程度上制约 成本和质量。生产信息:决定生产与作业系统运行过程 ,是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增强获利 能力的最关键因素。生产资金:运行的基础和保证。
生产与作业管理(00145) (串讲1)
2020年3月
一、教材主要内容回顾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 三、冲刺复习注意事项
一、教材主要内容回顾 第一章 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 第二章 生产与作业战略 第三章 构建生产与作业运作平台 第四章 生产与作业系统计划制定 第五章 生产与作业控制 第六章 生产与作业系统的改进
第三章 构建生产与作业运作平台 •[2018/2019计算题答案]
第三章 构建生产与作业运作平台 7、工艺专业化和对象专业化形式优缺点的比较。P49 (2017/2018单选题) 8、生产与作业能力的概念。 9、生产与作业能力的影响因素。[2019.04单选题] (1)固定资产的数量 (2)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3)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10、设备组生产能力的核算。[2017/2018/2019计算; 综合分析题] P53 (每年必考,重点掌握) (1)单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 (2)设备组的生产能力
第一章 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 6、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对策。 [简单了解] 7、生产与作业管理的概念:P12. 8、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内容:5方面。P13-14. 9、生产与作业管理应遵循的原则。P14-17. 10、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发展。 [简单了解]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2017单选题) 11、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对比(P20)。[2017/2018单选]
第四章 生产与作业系统计划制定 17、企业资源计划(ERP)内容 (1)生产控制模块(核心模块)[2017.04单选题] (2)物流管理模块 (3)财务管理模块 (4)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未完待续。。。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 考试时间:150分钟. 1、单选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 2、名词解释题5题,每题3分,共15分。 3、简答题3题,每题6分,共18分。 4、计算题3题,每题8分,共24分。 5、综合分析题1题,每题13分,共13分。
三、冲刺复习注意事项 •1、利用好真题(留出近期1-2套考前模拟) •2、熟悉教材和本人讲义(结合真题) •3、自己整理教材框架 •4、不忘初心、树立信心、保持恒心 •5、制定好冲刺复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6、考试时卷面写满,不要留白
第三章 构建生产与作业运作平台 4、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符号表示。[2017/2018单选] (加工、搬运、检验、停留) 5、生产与作业类型的划分。 (1)加工制造型 订货生产类型[2018单选];补充存货;混合型生产类型 加工装配式生产;流程式生产。 (2)提供劳务型
第三章 构建生产与作业运作平台 6、加工产品在工序间移动方式。 (1)顺序移动方式。 [2018/2019计算题] (2)平行移动方式。 [2018/2019计算题]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务必掌握产品在工序间不同移动方式下产品加工生产周 期的计算,尤其是顺序移动方式和平行移动方式下产品 加工周期计算,近几年真题计算题每年必考。 (4)三种移动方式优缺点比较 [2015.04综合分析题] (5)企业不同移动方式的选择。 [2017.04单选题]
第三章 构建生产与作业运作平台 •[2018/2019计算题]某车间生产甲零件,批量为20件, 先后经过4道工序的加工,各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分别为 :Tl=5分钟,T2=10分钟,T3=15分钟,T4=5分钟。 •要求:(1)计算顺序移动方式下甲零件的加工周期;(2) 计算平行移动方式下甲零件的加工周期。(注:计算过程 要求列出公式。)
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量 10、不同生产类型对应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 (1)大量大批生产:在制品定额法;(2)成批生产: 累计编号法[2015];(3)单件小批:生产周期法[20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