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一、填空。

(24分)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空气会占据空间、有(质量)、有(弹性)、会(流动)、、能(压缩)。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4、空气具有流动性,总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

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载人热气球。

5、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6、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处所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形就(不同),各地的冷热水平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7、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

8、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酿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

(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况。

9、在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不能支持燃烧并且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10、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1、(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2、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3、森林的作用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

1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1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6、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17、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

18、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0度以下)。

19、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这种现象叫(凝结)。

20、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21、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度,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度。

22、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逐渐稳定。

23、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24、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25、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

26、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

27、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

28、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

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29、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30、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和(体积)。

31、物体吸热和散热的快慢取决于(物质)和(颜色)。

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32、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33、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极细小的水珠,它在高空为(云),在低空为(雾)。

15、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34、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聚成(固体)。

35、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

36、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当物体振动大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强)。

当物体振动小时,声音就(弱)。

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声音的强弱称为(音量)。

37、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朝着(四面八方)传播。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38、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

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39、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40、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41、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 和(距离)有关。

声源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强)。

42、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

紧、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振动(快),声音(高)。

43、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越长)音高越(强)。

44、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高),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低)。

45、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46、食物在人体内经由了哪些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47、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48、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49、(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50、小胖墩身材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豆芽菜身材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缺陷造成的(营养不良)。

51、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两大类。

52、(加工)食品是指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

53、(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它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成分。

54、加工食品中诱人的颜色是(色素)。

55、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绿色食品)。

56、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绿色食品),少食(腌腊食品)等。

57、(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58、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叫做(分类)。

59、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将动物分成了3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

60、(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还制造出了“花钟”。

二、判断(19分)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3、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4、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5、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者的。

(√)8、云就是水蒸气。

(×)9、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合理搭配食物必须考虑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11、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12、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13、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14不同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15、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有害的物体。

(√)16、没有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17、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18、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

(×)19、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消化。

(√)20、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物。

(×)21、只有吃得多,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22、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们可以放心的吃。

(×)23、一日三餐要按时定量。

(√)24、油的吸热和散热速度都比水的速度快。

(√)2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也不会消失。

错26、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对话必须用无线电话。

(√)27、要想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就必须把橡皮筋拉的紧一点。

(√)28、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流动,永不停息(√)29、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太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

(×)30、蔬菜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

(×)31、弹橡皮筋时,紧的橡皮筋比松的橡皮筋的音调高。

(√)32、水和沙子在相同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

(×)三、选择(16分)1、关于空气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B )。

A占据空间B没有质量C有流动性D能被压缩2、小明家安装一个壁挂式制冷空调,应该把空调装在墙壁的(A )A靠上的地方 B 靠下的地方C中间3、在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这是太阳的(C )造成的。

A传导B对流C辐射D散热4、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食物是(A )A鱼 B 黄瓜C馒头5、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是( B ).A.鸡蛋B.芹菜C.馒头6、为了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应该(D )A一半浸在水里一半露在空气中B全部露出睡面C先浸在水里再拿出水面D一直浸泡在水中,读数后再拿出水面7、二氧化碳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固体,叫做(C )。

A气冰B液冰C干冰8、同一种物体,表面颜色深的与表面颜色浅的相比较(A )A表面颜色深的吸热快B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C无法确定9、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B )A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B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C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10、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上受冷后凝结的小冰晶是( B )A露B霜C雨D雪11、下列材料中,声音在(C )中传播速度快。

A空气B水C钢铁12、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C )A 0℃B 0℃以上C 0℃以下13、下列材料中,导热性能最强的是(C ),A.木板B.棉质毛巾C.金属把手D.瓷砖14( C )能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A.牙齿B.胃C.唾液15、澄清的石灰水遇到(B )会变浑浊。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16、“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主要是借助于(A、C )传人侦察兵的耳朵。

A土地 B.空气 C.坛子17、在演唱中男高音和女高音是(B )不同的表现。

A.音量B.音调C.音高四、连线。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弱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强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低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高2、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和它们的功能用线连起来,然后标出人耳的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顺序。

听神经收集声波耳蜗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外耳道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耳廓传递振动鼓膜传送声波听小骨产生振动五、操作题:1、空气会热胀冷缩吗?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答: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实验过程:(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