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浅析毕飞宇小说《玉米》的女性形象
浅析毕飞宇小说《玉米》的女性形象
(二)、传统思想束缚下的玉米
从封建社会以来,男性就是一切权利的持有者和享受者,而女性只能在男性的的余晖中苟且生活。在只有男性才可以传宗接代是观念下,所以玉米知道就算自己再精明能干,因为母亲生不出儿子,她在对那些被父亲睡过的女性面前的出击显得是那么的底气不足。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的玉米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她对父亲权力的依赖,另一方面她从小就感受着母亲的屈辱。终于在母亲分娩时,她心中的屈辱感也一扫而光了,“玉米在门口忙进忙出。她的袖口挽得很高……玉米在忙碌的过程中一直咬着下嘴唇,就好像生下小八子的不是母亲,而是玉米她自己。”可见“小八子”对于玉米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王红兵的出生, 不仅让王家有了所谓的香火接班人,更多的是他给玉米带来了尊严,所以玉米在抱孩子时“表现出一种切肤的、扯拽着心窝子的情态”。玉米对弟弟王学兵并不是说有多深的感情,而是王学兵能给她带来尊严与价值。在男权的压制下,女性只能依附于男性,女性的价值的体现也是依赖于男性,所以王连方虽然有七个女儿,即使她们再优秀,也不会带给王家任何荣耀。在权力的压制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何尝不是一种缺失,在权力面前,人性尊严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在照料弟弟王学兵的时候满足了玉米潜意识中做“小母亲”的欲望,她认为:“做姑娘的时候早早学会了带孩子,持家,将来有了对象,过了门,圆了房,清早一起床就是一个利索的新媳妇,好媳妇,再也不要低了头从眼眶的角落偷偷打量婆婆的脸色了。”玉米越是在“小母亲”角色上表现得完美,也就可以看出在她的内心是多么渴望做一个“贤妻良母”。当王连方倒台后,玉米委身嫁给了郭家兴后,也一直渴望生个儿子,只有这样她的地位才更加坚固,然当她看到玉秀生的是个儿子后,她的内心的人性几乎丧失殆尽。由此可见中国女性在千百年来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影响下对自身命运的麻木接受和戕害。
使得她更加具有感染力,她的眼睛也不同于村子里的其他人,活动得很,左顾右盼之中就有一股风骚的感觉。然而娇媚的容颜不仅没有给她带来一个女人该有的幸福,反而被别人称作天生的下作胚子。在乡宣传队的时候,柳粉香就被男人们窥伺玩弄,最终怀上身孕,被男权主导的伦理道德贴上了“下贱”的标签。自古以来“贞操”观就一直是压在女性身上的大山,女性一旦失去贞操就意味着在男性至上的社会中失去了一切。怀有身孕的她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只能嫁给一个自己不爱、身体又有缺陷的男人。嫁到王家庄后,不但没有摆脱之前人生的悲剧,反而她成为了王家庄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人把她当做人,甚至她的婆婆还故意杀死她肚子里的孩子。人们把她看作“母猪”“母狗”,村里的女人不愿和她搭讪,甚至丈夫也不愿和她同床,她实际上一无所有。
二、玉秀
玉米是整部小说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但玉秀却是整部小说中作者最用心去塑造的一个。毕飞宇曾经说过:“作为一个作家,她最喜欢的是与玉米,而作为一个男人,他最疼爱的是玉秀”。作者对玉秀的描写虽不及玉米,但是足以让玉秀成为整部小说中最像女人的女性。
(一)、漂亮风流的小狐狸
在七姐妹中,三女儿玉秀是最漂亮的,她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标志美人。玉秀不仅天生漂亮,而且还一天到晚在漂亮头上花心思,每天把自己打扮得乔模乔样的,让人看了都更觉得多了几分浮浪。玉秀知道自己的漂亮是任何人都夺不走的,她也非常善于利于自己漂亮的优势,仗着自己娇媚的模样又懂得惺惺作态,在家里深得父亲的偏爱。同时玉秀从小就是一个特立独行、有思想的姑娘,她不相信自己会在王家庄待一辈子,她一直都试图往外爬,但是在那个荒唐的时代里,她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换取明天是极其难的。
三、柳粉香
柳粉香是整部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女性,虽然她不是整个系列小说中的最重要的主人公,她不是村子里德高权重的人,她也没有玉米玉秀那么显赫的地位,但是她也绝对不同于王家庄的其它女性。
(一)、聪颖娇媚的红颜祸水
少女时代的柳粉香虽然没有玉秀十分标致,但她有特点,皮肤略黑,嘴角有一颗圆圆的黑痣,笑起来更加的妩媚动人,不仅如此,她还有一个好嗓子,这就
玉秀想跟唐会计学算珠,但是她不知道唐会计对她热心是有自己的目的的,她安排玉秀来自己的家吃饭,其实是想给自己的儿子找媳妇。玉秀与高伟的初次见面,因为惨遭蹂躏的记忆给玉秀心里留下不可磨没的阴影,随意当高伟接近玉秀时,玉秀就不知所措地逃走了,这也让玉秀知道自己的一生是不可能有正常人的婚姻,然而当她对自己的恋爱婚姻不抱任何希望时,郭左却闯进了她的生活。玉秀看到郭左,她身上那种妩媚风流细胞都被唤醒了,“她是天生的风流种,步子软、骨头轻,一见到男人就走不动”。郭左回家后玉秀就精神焕发,是郭左点燃了她爱情希望的火苗,在郭左那里玉秀体会到了同龄少女该有的幸福而又不知所措的感觉。“在跟郭左真正的交往中,玉秀心里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她喜欢郭左,另一方面因为背负着惨遭人蹂躏的痛苦记忆,她小心翼翼得与郭左接触,但当郭左得知玉秀失贞之后,郭左在既喜爱又怨恨的心理下占有了玉秀。郭左走了,留给玉秀的是无尽的思念与人生中短暂的甜蜜回忆,但更多的是现实中一生的阴影。”如果说在稻厂被侮辱是玉秀人生的第一个悲剧,而郭左的离开给玉秀留下的是更深层次的伤害,造成玉秀生活悲剧的是来自传统文化中的贞操观念对她的折磨和桎梏以及她内心深深的自卑感。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玉秀已经从自己本身接受了传统观念对自己的束缚,以至于到后来她是一种自我作践的心态,整个人已经麻木,她明白无论如何挣扎,也摆脱不了生活的遭遇和女性的宿命。
学号:1203614037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毕业论文
(2016届)
年级
2012级
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张瑞
指导教师姓名
张乐林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论文完成时间
2016.04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务部
二○一六年印制
摘
关键词:
引
浅析毕飞宇小说《玉米》中的女性形象
一、玉米
毕飞宇在她的中篇系列小说《玉米》的自序中提到《玉米》的故事写于1971年,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但作者并没有描绘文革的政治、杀戮,而是描写了我们周围最普遍的生活,以文革年代中的中国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王家庄为背景。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土地上,长出了一株另类的“玉米”。
(四)、为权力而丧失人性的玉米
在经历种种不幸之后,玉米终于体味出了那种撕心裂肺而又无可奈何之后,她终于明白了--“过日子不能没有权”。此时玉米对权力已经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了,所以最后她把自己嫁给了按年龄可以做他父亲的但手握重权的公社革委会副主席郭家兴。她在床上百般讨好郭家兴,在平时生活中对郭巧巧低三下四,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能得到权力,至此玉米也彻底沦为了权力的奴仆。玉米对权力的迷恋向往使她丧失了人性的本真,她为了权力可以牺牲自己,牺牲各种感情。为了得到权力这把“保护伞”,她在郭左面前揭穿玉秀的苦心经营的爱情,当她得知玉秀怀孕时,她的反应并不是对妹妹的疼爱只是狠狠地扇了几脸光,毫无亲情可言,最后当看到玉秀生下男孩时,她竟残忍得将其送走,至此玉米可谓是沦为了权力的奴仆。
(三)、丧失权力后的玉米
“在人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中,对投射、显现在玉米身上的男权专制、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 所持的渴望心理能量, 在这一阵又一阵的喧哗与骚动中越聚越大。”终于, 玉米的这门婚事在日后像掀开了高压锅盖一般, 使潜藏在村里人内心深处的各种合理的或者不正常的情绪爆炸性地激发出来。人类总是想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更差,所以当王连方不顾一切得睡秦红霞时,人们终于抓住机会,借机推翻了村支书王连方。王连方的倒台对于王家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王家一切的特权没有了,随之玉米在村中的地位也在父亲倒下的那一刻土崩瓦解了,她在村里的一切优势也荡然无存了。她的人生也是在父亲倒台的那一刻变得截然不同了。
(二)、丑陋人性的牺牲品
漂亮本来可以是一个女人带来成功带来幸福的优势,但是漂亮对于玉秀来说,不仅没带给她任何幸福,还给她带来一生的噩梦。王连方倒台后,不仅仅是玉米被彭国梁抛弃,玉秀也被曾经沉默的村民们报复,而她的这种报复,对于任何时代的女人来说都是致命的。生性热情机灵的玉秀知道,她失去了比生命还重要的贞操对她来说意味着自己的一生都将活在阴影之中。遭到践踏之后,玉秀的心已经死了,是玉米拉着她在村子里抬起头,但是她希望在这样的时刻多希望有个哥哥来拉她一下,这时的玉秀依旧遵循着只有男性才能依靠的观念。
在愚昧野蛮的氛围中, 懦弱而满怀怨恨的人们往往会变态地“在受难者身上
获得自己心理满足的快感, 而他人‘落难' 便成为人们的普遍的潜意识企盼”。基于这样的心理,村里的人们对王家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彭国梁是王连方垮台后玉米最后的期盼,她把他看做是振兴家门的最后希望,同时也是玉米丧失权力后的第一次挣扎,但是由于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权力的基础上,后天又没有感情基础,彭国梁思想意识上又是那么保守、封闭、愚昧,又加之村民的报复,玉米的最后一丝希望也在村民中的报复下丧失掉了。彭国梁最终对玉米的抛弃更是体现出了男权社会中男性的霸权以及女性的卑微。(一)、Fra bibliotek力光环下的玉米
玉米是王家庄村支书的女儿,在那个充满了冷漠的权力至上的年代,作为村支书的长女,自然与村中其他女性不同,她从小就是全村人眼中的“金凤凰”。村里人之所以能给玉米这么高的评价,并不是由于玉米本身的人格魅力,玉米的特权也都缘于父亲是村里最高权力的持有者。因此,她从小就知道生活在权力的庇佑下的生活是多么美好,也正是这样的条件,让她有了心高气傲的资本,形成了泼辣精明,争强好胜的性格。从玉米“绝对不能答应谁家比自家过得好”,看出她是多么得争强好胜。同时在她的身上有着同龄女孩没有的成熟与精干。就像作者所说:“说起通晓世事,说起内心的深邃程度……长幼不只是生命的次序,有时候是生命的深度和宽度。说到底成长需要机遇,只靠光阴难以弥补。”她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
在玉秀被人糟蹋后,在王家庄受尽了嘲弄,最后她不得不离开村子,到镇上投靠了大姐。如果说在稻厂被轮奸是玉秀人生中第一个悲剧,那么投奔玉米后玉秀的人生道路也依旧是坎坎坷坷悲剧不断。玉秀投奔到大姐后,心甘情愿被郭家兴的女儿当丫鬟使唤,来间接讨好郭家兴以求自己安定。此时的玉秀在心里知道,只有自己有一技之长才可能在断桥镇立足。当她知道唐会计精通算盘时,她就千方百计得接近唐会计,她也想像唐会计那样有养活自己的本事,“玉秀始终希望自己活得更自我、更自信一些,即便遭受惨痛的生活打击,也没有放弃少女时代的追求,学算盘,学普通话透露出玉秀不甘命运拨弄所做的努力。”但这一切似乎是一个个阴谋,像一张布得很大的网,在人生的路途中等待你不自觉地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