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育种实习报告 1488121

育种实习报告 1488121

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小白菜的杂交育种实践活动,使我们初步了解了去雄和杂交的原理,熟练掌握去雄和人工授粉的操作方法及要领。这次实习也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巩固了我们理论知识,知道如何利用杂交育种技术来得到我们想要的后代个体。为今后工作中,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地点
南京农业大学江浦农场
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雄性不育系选育植株结籽情况表
处理
花数
结籽数
结籽率
21-S-02×21-矮脚黄-02
19
101
5.3
21-S-02×21-矮脚黄-03
17
53
3.1
21-S-02×21-蜀绿-02
17
47
2.8
21-矮脚黄-02自交
19
21-矮脚黄-03自交
17
114
6.7
21-蜀绿-02自交
17
126
通过这次实习也培养了我仔细,耐心的精神。育种实验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特别是拨蕾和去雄那个环节,本来我性子就急,手大,感觉总是拿不稳那和花蕾,再加上实验用量那么大,刚刚开始的时候心很烦,等后来慢慢静下来,耐心的去做,也顺利完成了。做实验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一定要学会仔细和认真。
这次实习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江浦农村那边环境还是很恶劣的,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长这么大第一次下地干活,然后吃大锅饭,其实这个感觉也蛮好的,现在蛮有成就感的。
花数
结籽数
亲和指数
蕾期与花期自交
亲和指数比
21-蜀-02
花期自交
19
56
2.9
蕾期自交
15
110
7.3
21-蜀-01
花期自交
20
62
3.1
蕾期自交
13
203
15.6
21-矮-04
花期自交
21
77
3.7
蕾期自交
15
200
13.3
首先,亲和指数计算方法为:亲和指数=结籽数/花数。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花期亲和指数普遍比蕾期亲和指数低,这说明这三株植株均存在一定的自交不亲和性。对三株植株进行比较,花期亲和指数存在一定差异,21-矮-04的花期亲和指数最高。作为自交不亲和系应该具备蕾期亲和指数高的特点。本次实验所用三株植株蕾期亲和指数均较高,相比之下以21-蜀-01最高,可获得自交不亲和系。
心伤害柱头,或者是同一花茎上其余已经开放的花、未去雄的花蕾和已结果的果荚没有去除干净,或是消毒处理不彻底雄蕊去除不彻底等原因都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还有在收种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有几组实验材料凭空消失了,这也让我损失大量种子。
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自交不亲和系选育植株结籽情况及亲和情况表
植株编号
处理
全部人工操作结束后,将进行试验植株上所有未进行任何操作的花茎去除,包括已结果荚。
收种:
在一个月后,我们来到江浦农场进行收种。先将套袋去掉,将做的实验用植株剪下,注意保留吊牌,然后放入套袋中。装好后,把工具收拾好,结束实验。回去后,将种子收好,便于计数。
六.结果分析
杂交育种:
正反交植株结籽情况表
组合
花数
三、实习时间
4月8日选株--小白菜有性杂交技术、雄性不育系的鉴定与选育
4月9日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四、实习材料与工具
材料:矮脚黄4株、蜀绿4株、雄性育株4株、NH-05 4株
工具:铁锨、纸袋、大头针、挂牌、铅笔、镊子、酒精、棉球、玻璃皿、竹竿。
五、实习内容
准备工作:
1、选取并移栽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在苗圃中选择成熟、健壮、长势良好的、未感染病菌的植株,共四组16株。我选用的分别为矮脚黄4株,蜀绿4株,雄性不育品种4株,还有一个随机品种,我选的是NH-054株。将选好的植株移栽到实验田中,放入已经挖好的土坑中,覆土,压实。定植结束后,给植株浇水,一定浇透。定植时要保证,同一种植株定值在一行,共四行。
10、收种是要小心仔细,以防漏装和错装种子
11、统计种子数目时一定要仔细,以免损失种子和漏数种子
八、总结:
首先感谢王老师这学期对我们的悉心教导。这学期我因为要考GRE和Toefl,所以占用了几次育种课的时间去参加模考,我表示很深的歉意,希望王老师原谅。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记得王老师在第一节课上说过,育种即使一种科学,更是一种艺术。科学需要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保证,这个平时上课,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已经初步具备了。但艺术需要是我们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个是我们非常欠缺的。我们平时上课只是硬性的去接受,我们脑中晓得什么事育种,怎么去杂交,怎么去授粉,但确缺少实际的动手能力。这次实习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通过实习,我们学会了怎么去雄,怎么授粉,怎么做杂交,我发现在实战中,有很多细节是平时书本上面没有讲到的,需要在实验中不断体会和总结经验。这次实习使我们很好的把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巩固了我们的理论知识,更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1、第一次给植株套袋时,纸袋上部要留出一定的空间,这样当植株的花开放时,可以有一定的伸展空间。
2、用酒精消毒时,酒精不要太多,浓度不宜过高,会对植株造成伤害。
3、对每一枝植株进行操作前,都要仔细消毒,不能只消毒一次。
4、去雄时一定要把雄蕊去除干净,不能留下花粉囊,否则将产生自交,影响纯度。
5、去雄时,要保留一定花瓣和花萼,可以保护柱头,有利于授粉。
7.4
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1-S-02×21-矮-02这一测交组合的结籽率较高,说明这一测交组合的亲和力较高,可获得较多F1代用于后续保持系的筛选,对于实验成功的帮助较大。然而,其他两个测交组合的结籽率明显比这一组合低,说明这样的组合亲和力较小,不利于后续实验的进行。另外,对比各父本自交的结籽率也可以看出,与雄性不育系测交后结籽率明显下降,说明该雄性不育系亲和力较低。而且与雄性不育系测交所得种子质量较差,种粒较小且不饱满,而自交所得种子则质量相对较好。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得结籽率真的很不理想,而且每组差异也有,现在分析一下原因。首先亲本的植株品种不一样,在雄性不育选育的实验中,母本的不同植株结子率不同,从而导致最终结子粒数不同。第二花粉活性不同,即使同为矮脚黄作为母本的杂交也会因其花粉活性不同而导致结实率不同。一般来说,开花当天花粉活性较高,8℃可结实。但是我们做的时候,由于本身经验不够对开花时间判断不够准确,而且因开花的花数限制,使我们所授的花粉未必活性都很高,从而影响了结实。第三植株营养供应情况不同。尽管在实验结束后,我已经将没有处理的花全部去掉,但对于每一株来说,其营养供应不尽相同,营养供应不足则会影响其结子。第四,我的操作一直不仔细,技术不好。由于我是第一次做这种实验,没有经验。在剥蕾和去雄的时候,可能会不小
2、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每人做三组测交用于雄性不育体系中保持系的筛选,同时将待筛选的三个父本分别自交。测交母本为雄性不育品种,父本分别为矮脚黄、蜀绿。其具体过程与前面的杂交大致相同,消毒、剥蕾、授粉,最后套袋挂牌。前面已经对方法进行阐述,这里不详细说明。
3、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自交不亲和系指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植株,经多代自交选择后,其自交不亲和性能稳定遗传,同一株系的后代株间相互授粉亦不亲和的系统。任何品种都含有自交不亲和基因,我们要选择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可用于杂种种子生产,降低制种成本,提高种子纯度。优良自交不亲和系应具备的条件:(1)具有高度的花期系内株间交配自交不亲和性,且遗传性稳定,不受环境条件、株龄、花龄等因素影响;(2)具有较高的自我繁殖能力,即采用克服自交不亲和性的方法,能够恢复其亲和性,如蕾期授粉有较高的亲和指数;(3)具有较多的优良经济性状,自交多代生活力衰退不显著,胚珠和花粉有正常的生活力,抗病性强;(4)具有较高的配合力。
1、杂交育种:正反交和自交
先在老师那边领取实习用工具,如镊子、玻璃皿、酒精、棉球等。在操作前要先进行消毒,用酒精棉认真擦拭双手、镊子。注意在每次操作前都要消毒,防止植物感染病菌。
首先对母本进行去雄。选择昨天已经套袋的两株不同品种植株,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将套袋去掉。将花枝上已开放花朵摘除,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花蕾的基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花柄,右手持镊子顺着花瓣中心线将花瓣剖开一条缝,去除距花蕾顶部约1/3处的部分花瓣,使柱头露出,将花药连带部分花丝去除。注意不要损伤雌蕊的柱头,为保持
花期自交:先消毒,然后将套袋取下,用镊子夹取同株的花药,将花粉轻轻点在已经开放的花的柱头上,大致授粉20朵花即可。然后将未授粉的花,花蕾和已结果荚全部去除,最后套袋挂牌。
蕾期自交:先消毒,然后将套袋取下,接着剥蕾,在剥蕾结束后,用镊子夹取同株的花药,将花粉轻轻点在已剥蕾的花的柱头上,大约授粉15朵花左右。然后将已经开放的花,未授粉的花蕾和已结果荚全部去除,最后套袋挂牌。
亲和指数有花期亲和指数和蕾期亲和指数之分,我们做的是最基本的单株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需要选择配合力高的优良单株,在同一株上进行两种人工自交,即花期自交,和蕾期自交,分别测定花期亲和指数和蕾期亲和指数,蕾期自交的同时还能够获得自交种子,供继续选择之用。选择花期亲和指数低而蕾期亲和指数高的植株为宜,可继续自交分离、选择,一般4-5代直到自交不亲和性和经济性状遗传性趋于稳定为止。因为不结球白菜花期和蕾期自交亲和指数不同,所以每人自选三株植株,在同一株上分别进行花期和蕾期自交。
2、标记实验材料并编号。在每个植株旁,插上竹竿,然后给每组材料编号。将编号吊牌放在竹竿上。
3、套袋。等植株开花后,在杂交前的一天对第二天需要做实验的植株,进行套袋。套袋前,要选择长势好的部分进行套袋,然后用大头针别住固定。
正式实验:
我的实验分三个部分,分别是杂交育种,雄性不育系的选用,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下面一个个介绍
七、实验的体会和注意事项
我感觉我这次实验做的很失败,相比周围的同学,我无论在结籽率,还是在结籽个数,种子的品质方面都做的不够还。这是我第一次做这种育种实验,我刚开始真的表现的很不耐心。首先在种植植株时就显得很不耐心,第一次下地,显然有些不适应。然后实验前要消毒,我有时候会偷懒,经常忘记每次换植株都要消毒,这也可能对实验造成很大影响。在实验过程中,特别在剥蕾那个环节,因为我手比较大,对植株的损坏也很大,估计是伤到了柱头,很多没有结籽,或者结籽很少。在授粉的时候,可能损坏了花药,或者是授粉不均匀,使种子不够饱满。总之这次实验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作为一个励志在农业特别是育种方面想取得成就的学生,我这样肯定不行,以后在实验过程中,我会选择静下心来,仔细,耐心的处理好每个环节。下面是一下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