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测试题
总分:60分时间:48分钟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碳单质的各种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作钻头
B.作电极
C.冶炼金属
D.作冰箱除味剂
2.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
CO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2
)
A.骑“共享单车”出行
B.就地焚烧垃圾
C.道路洒水、空中喷雾
D.使用环保购物袋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也不能作为植物养料
B.实验室常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作制冷剂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5.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向容器中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
B.将点燃的木炭迅速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到水槽中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
6.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 →2CO 的转化,可以通过燃烧实现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二氧化碳有毒,因此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先做灯火试验
D.反应前后O Cu C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7.如图所示装置中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 ,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4CuSO 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 不可能是( )
A.氢气和水蒸气
B.氢气和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氢气
D.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8.一种无色气体X 与炽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Y ,Y 在加热条件下与一种黑色固体反应又得到X 和一种亮红色固体,则气体X 和Y 是( )
A.X 是CO ,Y 是2CO
B.X 是2CO ,Y 是CO
C.X 是2O ,Y 是2CO
D.X 是2O ,Y 是CO
9.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混合物 试剂或方法 A
)(C CuO 隔绝空气加热 B
)(2CO 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2CO CO 点燃混合气体 D )(22O N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
A.反应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氧化铜氧元素的质量
B.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
C.反应中消耗的氧化铜与碳的质量一定相等
D.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5题有附加题4分,共38分)
11.(7分)有222CO CO O H 、、、四种气体,请选择适当的气体填空。
(1)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__________。
(2)有毒的是______________。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______,能灭火的是______________。
(4)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_______。
(5)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_________。
(6)能将灼热的氧化铜还原为铜的是______________。
12.(5分)已知A 、B 、C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其中B 、C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 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 是黑色固体,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__;B________。
(2)C 在工业上常用来冶炼D ,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反应
中,___________发生了氧化反应。
13.(7分)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
实验时,在点燃B 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以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1)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
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C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处点燃的目的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 处酒精灯
b.C 中增加的质量与B 中固定减少的质量相等
c.反应开始后通入2.8g 一氧化碳可生成6.4g 铜
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4)甲同学认为A 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 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分)如图,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2CO ”“释放2CO ”,实现碳循环。
步骤1 步骤2
(1)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步骤2中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_______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_______________,则分解不完全。
(3)上述设想的优点有______(填字母)
A.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4)2CO 是宝贵的碳氧资源。
2CO 和2H 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
(HCOOH ),此反应中2CO
与2H 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5)请列举2CO 的另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它含量过高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15.(7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____(填序号),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 ,可以用草酸(422O C H )固体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 O H CO CO O C H 22422+↑+↑浓硫酸,则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填序号),收集CO 时可用排水法,但不宜用排空气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第(3)(4)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
(4)为验证2CO 气体中含有CO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通过实验验证2CO 气体中含有CO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证明
CO气体中含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6分)
16.重质碳酸钙粉体产业为贺州市一大支柱产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体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探究,小组成员从一包粉体产品中取出样品5.10g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表示。
(2)表中m=______。
(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