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微专题突破练八Word版含解析

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微专题突破练八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微专题突破练八
区域农业发展
1.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
(1)东北商品粮农业区。

①优势: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均耕地多;重工业基地提供农业机械。

②不足:冬季气温低,热量不足。

(2)西北灌溉农业区。

①优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有灌溉水源;地广人稀,地价低。

②不足:水资源缺乏。

(3)华北旱作农业区。

①优势: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不足: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危害严重。

(4)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区。

①优势:与高原相比,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②不足: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热量不足。

(5)南方水田农业区。

①优势:光、热、水资源丰富,组合较好;劳动力丰富,邻近商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②不足:春季低温多雨;涝渍、伏旱、台风等危害严重。

2.新疆绿洲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问题: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

(2)措施:兴修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采用天然气、新能源等作为农村生活能源。

读内蒙古高原和云贵高原的景观图,完成1、2题。

1.甲、乙两地农业地域类型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水文
C.气候
D.土壤
2.甲、乙两地最突出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别是( )
A.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C.森林破坏、湿地消失
D.土地盐渍化、地表下陷
【解析】1选C,2选B。

第1题,甲为内蒙古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适宜发展畜牧业;乙为云贵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第2题,甲为内蒙古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乙为云贵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水土流失严重。

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四川省许多地方的大量耕地存在长期撂荒现象。

据此回答3~5题。

3.造成四川多地耕地长期撂荒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条件差
B.灌溉水源成本高
C.农村劳动力缺乏
D.粮食已自给有余
4.农村大量耕地长期撂荒,将( )
A.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B.利于耕地积蓄肥力
C.缓解人均耕地压力
D.抑制民工大量外出
5.缓解农村耕地长期撂荒的有效措施是( )
A.禁止民工外出打工
B.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C.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D.统一管理撂荒耕地
【解析】3选C,4选A,5选D。

第3题,材料中提到耕地撂荒是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的耕地。

因为农业效益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种植业劳动力短缺,故导致农村耕地撂荒。

第4题,农村耕地撂荒,即有田无人种,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将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城乡统筹的进程。

耕地长期撂荒,缺少管理,保水保肥能力差,耕地肥力会下降。

第5题,撂荒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缺乏,针对这一问题,要动员撂荒农户自愿或委托村组流转承包地,统一管理。

水浇地是指除水田、菜地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

“望天田”是指无水源保证和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份耕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6~8题。

6.福建省“望天田”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少
B.蒸发量大
C.山区比重大,灌溉设施不足
D.降水年际变化大
7.下列有关解决我国“望天田”问题的有效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发展灌溉排水系统
B.进行规模化人工降雨
C.实施高效的节水农业
D.调整耕作区的种植结构
8.关于图示各省份耕地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结构来看,A很可能是上海市
B.云南因为降水少,旱地的面积较大
C.在各省份中西藏的水浇地面积最大
D.福建水田面积居各省份之首
【解析】6选C,7选B,8选A。

第6题,根据题干中“望天田”的概念可知,福建地处江南丘陵地区,在一些山坡上耕地灌溉设施不足,因而
“望天田”比重大。

第7题,解决我国“望天田”问题的措施,关键是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发展灌溉排水系统,实施高效的节水农业,调整耕作区的种植结构。

而进行规模化的人工降雨,投资成本高,受气象条件影响大,且“望天田”比较分散,故不合理。

第8题,从图示各省份耕地结构来看,A省菜地所占比重在各省中最大,说明城市市场需求量大,且该省耕地主要是灌溉水田,应是南方水源充足的城市,很可能表示上海市。

云南降水多,但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且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缺乏,导致旱地的面积较大。

在各省份中西藏的水浇地所占比重最大,但不代表面积最大。

福建气候湿润,境内多山,水田面积不可能居各省份之首。

9.结合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安徽全年粮食总产增幅4.2%,达到683.2亿斤,位居全国第6位。

材料二“油菜秸秆过腹还田”是将油菜秸秆粉碎作为猪饲料,然后再将猪粪用来还田的农业生产模式。

油菜是黄山市的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黄山市正在大力推广“油菜秸秆过腹还田”的做法。

材料三安徽省地图。

(1)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请指出安徽省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2)请分析安徽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3)请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油菜秸秆过腹还田的意义。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北部和长江沿岸为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南部和西南部为低山丘陵,适合发展林牧业;河湖地区水域广阔,适合发展渔业。

第(2)题,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劳动力、生产历史、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油菜秸秆过腹还田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减少了化肥使用,提高了土壤肥力,还能增加农民收入。

答案:(1)(北部平原和长江沿岸)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河湖地区(长江、淮河沿岸及湖区)发展渔业;南部和西南部山区发展林牧业(立体农业)。

(2)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和丘陵比重大,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
河湖众多,水源较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国家政策的支持。

(答出其中4点即可)
(3)充分利用了油菜秸秆资源;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减轻了环境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

(答出其中3点即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