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许嵩歌词中的积极修辞现象目录论文摘要 (1)关键词 (1)一、许嵩歌词中辞格的运用 (1)(一)比喻,生动形象 (1)(二)引用,内涵丰富 (2)(三)拈连,自然顺畅 (3)(四)比拟,意境深远 (4)(五)夸张,宣泄情感 (5)(六)复叠,语调和谐 (5)(七)反复,表达强烈 (6)(八)排比,抒情哀婉 (7)(九)顶真,环环相接 (8)(十)倒装,强调突出 (8)二、许嵩歌词中的其他特点 (9)(一)引用诗词,古今结合 (9)(二)混搭现象,别出心裁 (10)(三)取名独特,张扬个性 (10)小结 (10)参考文献 (10)浅析许嵩歌词中的积极修辞现象【摘要】:许嵩,作为网络歌手而被人们所熟知,素有“鬼才”之称。
而他更是名创作型歌手,其所唱歌曲大多数是自己所作。
歌词,一般是指歌曲中的文词部分,是词作者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诉说自己的故事,并引起听唱者的共鸣,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许嵩所作的的歌词就以其独特的魅力俘获了无数人的心。
其所作歌词内容广泛、形式独特、思想新颖,既有古典与潮流的结合,也有个性鲜明的张扬。
语言直白而简洁,情感忧而不伤,思想叛而不逆,形成其独有的“许氏”风格。
其中,辞格的运用灵活多变,尤为突出。
本文将从其多样化辞格的运用的角度出发,分析许嵩歌词中的积极修辞现象,总结其歌词中形成的其他特点,旨在探讨积极修辞在许嵩创作的歌词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许嵩;歌词;积极修辞;其他特点。
一、许嵩歌词中辞格的运用积极修辞多体现在多种辞格的运用,它是以生动的表现生活体验为目的,表达方式是具体的,体验的,带有情感性的。
在许嵩的歌词中,比喻、反复、拟人等辞格运用自如,并以其独特的意象和陌生化语句使其歌词呈现出别样的艺术特点,受到广大青年人的追捧。
下面就对许嵩歌词中辞格的运用一一进行分析。
(一)比喻,生动形象比喻,俗称为打比方。
是指“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就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对象。
”(注1)1。
就是把一物比作另外一物。
比喻在歌词中的运用是极为常见的,词人借以表达感情,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让听歌者可以更好地感受。
许嵩在歌词中主要运用了明喻、隐喻、借喻,其中明喻占大部分。
1、明喻明喻,即“甲如同乙”,是本体、喻词、喻体同时出现,喻词多为:“好像、如同、仿佛”等系列词。
在许嵩歌词中出现大量的明喻。
例(1):落地窗上好像已经蒙上厚厚的雾气/刚倒的一杯热水/凉了/像极了我和你《降温》将热水到凉水的过程比喻成男女之间的关系,由初始的热烈到分开后的冰冷。
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转变只在一瞬间。
运用的十分贴切。
例(2):有些爱像断线的纸鸢/结局悲余手中线/有些恨像是一个圈/冤冤相报无了结《半城烟沙》这里把“爱”和“恨”分别比喻为“断线纸鸢”与“一个圈”。
纸鸢已脱离线而去,爱也早已不在,空留一丝断线在手中,表现出深深的眷恋感。
没完没了的恨则像缠绕的圈,剪不断、理不清,浓浓的离愁被描写的淋漓尽致。
2、隐喻即暗喻,相当于“甲就是乙”。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用“是、成为、变为”等系列词代替“好像”等系列词。
许嵩歌词中部分运用到了该修辞手法。
例(3):你已成风/幻化的雨下错了季候《城府》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把人比作风,形成的雨下错了季节。
比喻的形象生动,似乎在责怪别人在不恰当的时候做了不正确的事。
给听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例(4):暖色的梦变冰凉的枷锁《灰色头像》/ 当这所有的一切变成一组无解的方程《七号公园》把“梦”比作“枷锁”,把“一切”比作“无解方程”。
这种比喻较为新颖,前者描写了一对恋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因分手而破灭。
温暖的梦瞬间成冰冷的枷锁,充满遗憾。
后者仍是描写恋人分手的场景,过往的一切事情现在成为了一组无解的方程,没有明确的答案。
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总是充满遗憾的。
3、借喻借喻比隐喻更进一层,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词代替本体。
借喻的使用在许嵩歌词中出现的较少。
例(5):我的精神世界绝不能被蚀成废铁《我们的恋爱是对生命的严重浪费》喻体是指“废铁”,本体是指没有出现的“已经没有感情的恋爱”。
虽然没有了爱却依然在一起,因为责任。
同时告诉我们,要对自己的感情负责,一旦接受就该好好珍惜。
例(6):天空倒挂着一轮寂寞迅速下降《朝舞》喻体是指“寂寞的心”,本体指未写出的“月亮”。
冷冷的孤月总会让人感到寂寞。
在这里许嵩想表达的是自己在音乐道路上遇到的一些阻碍,一些困扰。
理想不被理解,倔强的自己不愿认输但现实很残酷,独留下孤独的月亮和自己寂寞的心。
(二)引用,内涵丰富引用分为眀引法和暗用法,许嵩歌词中主要使用的是暗用法,且大多引自古代的名诗词。
暗用法是指并不说明引自哪里,直接用引用语代本文。
引用的运用使得歌词的内涵更为丰富,更具美感。
例(7):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庐州月》“桥边红药”一词引自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其中二十四桥又称红药桥,源于附近盛产红芍药花。
“红药”指的就是红色的芍药花。
桥边的红芍药花,仍年复一年地绽放着,却不知为谁而开。
这句话赋予了红药人的气息,同样是借景抒情。
将女子思念爱人的哀怨之情委婉的表达出来。
更为巧妙的是许嵩将古诗词进一步的化用,显得更为独特。
例(8):金戈铁马 /替谁争天下/一将成万骨枯/ 多少白发送走黑发《半城烟沙》“金戈铁马”、“一将成万骨枯”分别化用了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和唐代曹松《己亥岁》中“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的词句。
许嵩将两者巧妙的结合,毫无违和之感。
歌词中为我们展现出百姓备受战争带来灾难的场景。
同时为这首爱情歌曲添上悲壮的色彩,一扫缠绵的姿态。
例(9):太多的伤/难诉衷肠/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庐州月》该句则引自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是纳兰性德纪念亡妻而作,表达无尽的思念。
这里被用来描述对与恋人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当时只是寻常的事情,至今思来是那么美好,只剩下无穷的思念与悔恨。
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失去后才叹道:当时只道是寻常。
许嵩歌词中也出现了明引法,即指明引自哪里。
例(10):三月三/小三去登山/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小三山上大声喊/离天只有三尺三 ( 选自民间传统绕口令《小三登山》) 《别碰我朋友》这已指明选自民间传统绕口令《小三登山》,歌词中插入该绕口令,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唱起来十分押韵,且节奏感很强。
(三)拈连,自然顺畅拈连指的是“甲乙两项说话时,趁便就用甲项说话所可适用的词来表现乙项观念”2(注2)。
许嵩歌词中出现的较少,但有所运用。
例(11):爱走了/心走了/你说你要走了;天灰了/雨坠了/视线要模糊了《如果当时》前者拈连的使用还属于逆式拈连,本是你走了带走了心,爱也随之而去。
后者是由“天灰”拈来“雨坠”很自然的拈来了“视线模糊”,因为下雨的天更增添分手后伤心的心情。
词间透出的都是分手后的状态,写得很自然顺畅。
例(12):江水悠悠/我心悠悠《你若成风》将江水悠悠的自然状态巧妙的运用到人的心情上,借用江水起伏不定的状态,来表现自己面对暗恋多年的女孩时,忐忑不安的心情。
(四)比拟,意境深远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3页。
比拟分为拟人(即把物比作人)、拟物(即把人比作物),在许嵩歌词中,拟人的使用占主要部分。
将人的情感与行为赋予事物,使歌词的意境充满活力,更具优美之感。
例(13):墙角散落的花瓣/张牙舞爪的藤蔓/诉说了喧嚣弥漫/叫时光打散《寻风新小样》赋予了静止的生物鲜活的生命,“藤蔓”可以“张牙舞爪”,可以张口“诉说”,借植物表达对这喧嚣世界的不满。
拟人的使用让歌曲的内涵更为的深刻,人与物相互融合,意境也更为深远。
同样的例子还有:例(14):残朵停止呼吸渗入大地没人注意《玫瑰花的葬礼》/血腥的风放肆嘲笑漫天的黄叶《内线》/白堤柳帘垂泪好几遍《断桥残雪》这些精彩语句的描写,使得歌词内涵更为的丰富,语言更加优美,意境也更为深远。
静止的生物都具有了生命,展现的画面鲜活、具体可感。
更为独特的是连续拟人的使用。
例(15):花谢的季节悲伤躲在身后/静静体会榻榻米上的温柔/凋谢的向日葵还傻傻等候/也许默默等待我说句挽留/花开的季节麻木渐渐渗透/喃喃自语早已别无奢求/七月北海道花儿日渐消瘦《北海道花季》许嵩独具匠心,大胆的使用了连续拟人的修辞方法。
含蓄的表达了对北海道花季的不舍和留念,以及分手后对恋人的不舍。
将自己的心情赋予事物,表达不会过于苍白,而显得意韵无穷。
(五)夸张,宣泄情感“说话张皇夸大过于客观的事实”3(注3),叫做夸张辞。
这种用法旨在抒发宣泄主观的情感,借用这种方式,情感的表达更为顺畅。
许嵩用起来十分得心应手。
例(16):星光飘落你肩膀/美丽白发三千丈《幻城》星光怎能如落叶般飘落,白发怎可长达三千丈,这忽略事实的夸张,营造出了一幅唯美的画卷。
一位遗世而独立的美丽女子,柔柔的星光笼罩着她,即使披着一头白色的头发,却无损她的美丽。
例(17):十月秋天不断的落叶/枯叶堆砌遮天《圣所菲亚教堂》/ 我已等过花开满楼/你怎么还不归/等过秋凉星转百斗/已物是人非/我已等过残烛流泪/你怎么还不归/等过白雪覆盖黑色的眉《花满楼》前者是对秋天萧瑟景象的描写,夸张的运用更突显秋天的萧瑟悲凉。
后者的夸张更为的明显深刻,描写痴心的人苦苦等待恋人,却一直没见到他的身影。
深深地期盼,也透出浓浓的失望。
哀怨之情表达的十分顺畅。
(六)复叠,语调和谐复叠是指“同一的字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4(注4)。
包括复辞和叠字。
在歌词中的运用具有增强节奏感、加强感情表达的作用。
是借声音的反复增强语感,使语调更加和谐。
1、复辞复辞是指重叠时词与词之间是间隔的,或相连接但意义不相同的。
在许嵩歌词中体现的是词的反复。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第104页。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第137页。
例(18):我怀念/别怀念/怀念也回不到从前《素颜》通过对“怀念”这一词的重复,使情感的表达更为的清晰,不要对过去的事情过于怀念,因为那早已消失不见。
遗憾之情跃然纸上。
2、叠字许嵩在歌词中主要运用的是叠字,或者称为叠词。
指的是词或字是紧相连接且意义相等。
例(19):厚厚的雾气/渐渐的平缓《降温》/慢慢的变老/静静体会/默默等待/渐渐渗透/傻傻等候《北海道花季》/声声催天雨/涓涓心事/月影憧憧《清明雨上》这里叠字的使用属于单纯的AA式,“厚厚、渐渐、慢慢、静静、默默、傻傻、声声、涓涓、憧憧”都是属于该式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