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各章节概念

金融学各章节概念

金融学各章节概念第一章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中,相互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具有相等的价值(即生产这两种产品时,必须耗费同样多的人类劳动),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

货币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这种特殊商品(黄金、白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

它通常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

信用货币包括辅币、现钞、银行存款、电子货币等形态。

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价格标准:指包含一定重量的贵金属的货币单位。

在历史上,价格标准和货币单位曾经是一致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单位名称和货币本身重量单位名称分离了。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就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贮藏手段:当货币由于各种原因退出流通界,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就停止流通,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

如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世界货币: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着世界货币职能。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铸币:是指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即贵金属的含量)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本位币: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本位币是指用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

本位币是一种足值的铸币,并有其独特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其特点如下①自由铸造。

②无限法偿。

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它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其形式有三种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无限法偿:即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款人不得拒绝接受,也即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无限法偿。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货币在每一次支付行为中使用的数量受到限制,超过限额的部分,受款人可以拒绝接受。

格雷欣法则: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银行券: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就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

它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②汇率制度的确定。

③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

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了消除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的混乱局面,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浮动汇率制度:汇率随市场浮动,各国政府对汇率的变动不予干预的汇率制度。

管理浮动汇率体系:管理浮动汇率体系是浮动汇率体系中的一种,在该体系中货币当局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干预外汇市场,使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的方向浮动,或维持在对本国有利的水平上。

联系汇率制度:所谓联系汇率制度,是指将本地的货币与某种特定的外币相挂钩,按照固定的汇率进行纸币的发行与回收的一种货币制度。

特里芬难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的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

因此,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美元,以满足国际间清偿的需要;同时,还要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

而这两方面是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风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而美元供给太少又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

这种矛盾就是所谓的“特里芬难题”。

区域货币一体化:所谓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实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

欧洲中央银行:欧洲货币联盟的执行和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是跨国家的银行,为欧洲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超国家金融机构,且与各成员国中央银行的并存,是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在组成结构上的一个创举。

欧元:欧元是欧盟各国统一使用的唯一法律货币,是区域货币的代表,其中罗伯特·蒙代尔因倡议并直接设计了区域货币——欧元,他因此获得了“欧元之父”之誉。

第二章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信用制度:信用制度即为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

信用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而非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国家信用:国家信用又称公共信用制度,伴随着政府财政赤字的发生而产生。

它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指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

其实质是通过赊销或消费贷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提前消费的条件,促进商品的销售和刺激人们的消费。

国际信用:国际信用是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

国际信用是进行国际结算、扩大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中长期贷款形式,是一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出口,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而对本国出口企业给予利息补贴和提供信用担保的信用形式。

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

卖方信贷:卖方信贷是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对出口商提供的信贷。

买方信贷:买方信贷是由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方式。

银行信贷:国际间的银行信贷是进口企业或进口方银行直接从外国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这种信用形式一般采用货币贷款方式,并事先指定了贷款货币的用途。

它不享受出口信贷优惠,所以贷款利率要比出口信贷高。

国际租赁:国际租赁是国际间以实物租赁方式提供信用的新型融资形式。

根据租赁的目的和投资加收方式,可将其分为金融租赁(Financial Lease)和经营租赁(Operating Credit)两种形式。

补偿贸易:补偿贸易是指外国企业向进口企业提供机器设备、专利技术、员工培训等,待项目投产后进口企业以该项目的产品或按合同规定的收入分配比例清偿债务的信用方式。

信用工具:信用工具亦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商业票据:所谓商业票据,就是以信用形式出售商品的债权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债权能够实现,所掌握的一种书面凭证。

分为商业期票和商业汇票两种。

银行票据:银行票据是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支付一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银行票据有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由银行承兑。

背书: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是转让票据权利的重要方式。

背书按照其目的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转让背书,即以转让票据权利为目的的背书,二是非转让背书,即以设立委托收款或票据质押为目的的背书。

承兑: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一种票据行为。

信用证:信用证是银行根据其存款客户的请求,对第三者发出的、授权第三者签发以银行或存款人为付款人的汇票。

信用证包括商业信用证和旅行信用证两种。

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投资者的入股凭证。

股票持有人即为公司的投资者,即股东。

债券: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指定日期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有价证券。

债券按发行者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国家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等。

信贷资金:信贷资金指在再生产过程中存在和发展的以偿还为条件的供借贷使用的货币资金。

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指通过金融市场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

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指通过金融中介组织间接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即资金供给者与金融中介组织的直接债权债务关系和资金需求者与金融中介组织的直接债权债务关系构成了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间接债权债务关系。

金融衍生工具:是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上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指的是一种特定的交易方式,另一方面,它又指由这种交易方式所形成的一系列合约。

远期:远期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数量和质量资产的交易形式,远期合约是根据买卖双方的特殊需求由买卖双方自行签订的合约。

期货:期货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数量和质量资产的交易形式。

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合约,对合约到期日及其买卖的资产的种类、数量、质量作出统一规定。

期权:期权交易是买卖权利的交易。

期权合约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种类、数量、质量原生资产的权利。

掉期:掉期是一种由交易双方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合约。

信贷资金运动:信贷资金是以偿还为条件供借贷使用的资金。

信贷资金的集聚、分配和再分配即循环运转的活动,构成了信贷资金的运动。

信贷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是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

利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

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指的是在市场存在多种利率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当它发生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