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小说阅读命题类型及答题思路
高考小说阅读命题类型及答题思路
高考小说阅读 命题类型及答题思路
2017年3月10日7时15分
【考点一】: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一、如何把握人物形象 要把握人物形象,就要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正面 (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相结合。具体说来有以 下几方面: 1.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性 格 2.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 把握人物性格 上述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故 分析人物绝不可忽视这些因素。 3.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的典型意义 4.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 5.注意从不同角度或者多侧面的把握人物。
事能有良好的心态。
2017年3月10日7时15分
【考点二】:小说阅读之环境的作用 题型有:
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 1、环境的分类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2017年3月10日7时15分
2、环境的作用(解题思路):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在小说的里,一般会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 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 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 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 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 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 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 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 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对于小说的理解,在做题时一定要建立‚情节—— 人物——环境——主旨‛四级循环的答题模式,解答‚小说 标题‛类题目时也应如此。) 2017年3月10日7时15分
【考点四】把握故事情节
题型有: 1.文中写了XX情节(细节)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1.联系内容分析 2.联系结构分析 前后照应;做铺垫(埋伏笔);线索作用 3.联系题目分析 点明题意; 4.联系手法、效果分析 创造悬念,引人入胜; 结尾出人意料,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2017年3月10日7时15分
例题:( 3 )‚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 简要分析。(6分)(2011新课标《血的故事》) 答: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
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
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
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
2017年3月10日7时15分
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 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 述。 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 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或推动故事情节(如《自行车后 座上的婚礼》让前一个故事为后一个故事的解决提供因 由),或丰富文章内容(如《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中插 叙爷爷独轮车上的婚礼、三叔大金鹿自行车上的婚礼), 或更好地表现主题(如《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插叙两 个故事强化了‚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产生不了幸福感‛的 主旨,表达了对于爱情婚姻幸福最朴素也是最深刻最本真 的理解。)
2017年3月10日7时15分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 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 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2011新课 标)
观点二: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合适。 ①‚血‛有类型之别,而语言有‚南腔北调‛之分,以 ‚血型的故事‛为题,可彰显作者的巧思;②小说的主要 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与 内容更吻合;③可显示‚验血型‛在文中的重要性,也与 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不相冲突。
这段环境描写赋予人物活动以特定的空间,顾客贫富 悬殊,阶级明显对立。这咸亨酒店正是当时黑暗社会的缩 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017年3月10日7时15分
(2)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暗示社会环境 以《药》为例,比如开头对时令的描写,作者以‚秋天的 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夜是黑沉沉的‛勾勒出黎 明前最黑暗的时代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还有积分恐 怖,从而渲染了夏喻就义市沉寂而肃杀的气氛。《祝福》 (3)烘托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4)烘托人物形象 如《炮兽》中对海上风浪的描写。《荷花淀》中开头对小 院的描写。 (5)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如《林教头风雪册神庙》中,‚风大雪紧‛的景物描写。 正是由于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见沽酒途中见 到小神庙,风雪紧草场被压倒,林冲到庙中御寒,才用巨 大后门,才听到仇人的谈话。这里对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 节发展。《药》 (6 )深化作品主题。 比如《祝福》中首尾对鲁镇祝福场 2017 年3月10日7时15分 景的描写。
三、题型有: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XX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有哪些性格特点? 4.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X X X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 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另一种分条阐述,答题模式:(1)观点(思想性格是 什么)+阐述(在原文中找)。(2)观点(思想性格是 什么)+阐述(在原文中找)……
2017年3月10日7时15分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 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 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2011新课 标) 答:观点一: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不合适。 ①‚血‛这个词可让人联想到‚血脉‛、‚血缘‛、 ‚血性‛等多种含义,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 题意就显得单一了;②外省人和台湾人血脉同源,这 是‚血般的故事‛ ③彭先生的恋爱故事,实质上折 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小说表 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
2017年3月10日7时15分
※7、和情节有关的题目,一般可从以下方面综合分析
①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突出 (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②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埋下伏 笔,设置悬念,线索,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使情 节曲折生动,对比,衬托,承上启下(过渡)等; ③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塑造 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 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等; ④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揭示 (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 题,丰富主题等; ⑤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设置悬 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 2017年3月10日7时15分 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2017年3月10日7时15分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 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 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2010新课标) 【参考答案】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 ①以‚保护人‛的故事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使结构 主干突出,不枝不蔓;②以‚保护‛与‚被保护‛为 纽带,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 序;③围绕‚保护人‛安排相辅相成的明暗两条叙事 线索,使结构收放自如,平中见奇。
2017年3月10日7时15分
考点三:小说阅读之情节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情节摇摆),作用是引人 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 完整。 3、就叙述顺序来说有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 述的方法。 作用是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 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 述的方法。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 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避免平铺直叙。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 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 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2010新课标) 【参考答案】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 ①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 种黑暗现实;②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 互推诿的丑恶现象;③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 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 ‚保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公正的思考与追求。
2017年3月10日7时15分
4、 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给读者想像, 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 喜剧式等。 5、贯穿情节的线索。小说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的情节发 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 以是线索人物(如《峡谷》中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展 开),也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作者感情的红线。线索一般有 单线和双线(明暗线双线并行交织)两种。寻找线索的途 径有:小说标题和小说中的中心点。 6、识记和情节有关的艺术手法:抑扬、对比、悬念、伏 笔、铺垫、细节、突转。
《半张纸》:‚小说标题‘半张纸’有什么作用? 请作具体分析。‛ 答:(1)半张纸是小说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先 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 接着又以半张 纸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 (2)半张纸是主人公对爱妻思念之情的载体; (3)半张纸与‚两分钟‛‚两年‛一起深化了小 说主题。
2017年3月10日7时15分
2011浙江《第九车厢》(4分)? 赏析划线句子的景物描写‚四周是一大片草原, 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九车厢的备用道 上。‛ 。
【答案】 3.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 荒芜的氛围。 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 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2017年3月10日7时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