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教版-语文-高一-步步高学案导学17至18版粤教必修2文档第四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

粤教版-语文-高一-步步高学案导学17至18版粤教必修2文档第四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

训练目标在写作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林觉民的《与妻书》是一篇情理交融的动人文章,为了向妻子表白自己的心态与爱憎,烈士写道:“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这里烈士将至情深埋于至理中,让人读后更加钦佩于其理,更加感动于其爱。

古人云:“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

”冰心说:“要对读者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文以情生”,这是许多人所熟知的。

写文章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感是作文的灵魂与生命。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只要作者情感的闸门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

作文命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间处处有真情,我们要善于体验自身所得到的真诚的关心、爱护,观察周围生活中的闪光点、动情点,即发现、领悟人间真情。

人间自有真情在,只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观察、体验、领受,就一定能采撷到“真情”的花朵。

请你以“真情”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本借鉴佳作赏读亮点评析门框看着这生离死别的一幕,我的心剧烈地颤抖着,怎不令人肝肠寸断,悲痛欲绝!娘啊,娘……飞扬的纸灰,请你飘过对面那白雪皑皑的青山,捎去我的心愿,说给我娘听,她就会天天回到我的梦中。

纸灰飞扬着,迷蒙了我的视线,朔风旷野中,飞又复止,止又复飞,冥冥之中是在传递着阴阳相望的母子之间的呼唤?(9)娘啊,娘……总评正如本文的题记所说,这篇文章是用眼泪写成的。

读了本文之后,真的被读者那声声泪、字字血的语言文字感染。

这种强烈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手法渲染出来的呢?作者通篇运用的呼告修辞方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娘啊,娘……”增强了整个呼告的抒情表达效果,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悲痛情感。

可以说,这种呼唤的情感贯穿全文,也使文章回环往复,荡气回肠,使读者也受到强烈的感染。

技法总结文章感情真挚五大妙招:(1)选取熟悉真实的人和事;(2)活用化虚为实巧显真情;(3)运用细节描写打动人心;(4)借鉴抒议结合融入情理;(5)多用第一人称真切感人。

作文命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目光千姿百态,富有意味。

有的人,目光如炬;有的人,目光似火;有的人,目光像锋利的剑……当你帮助他人时,人们投来感激的目光;当你尊重他人时,人们投来尊敬的目光;当你宽容他人时,人们投来欣赏的目光……关于“目光”,你有哪些经历、见闻或者感悟?请以“目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少于800字。

病文展台目光①我的外公是个乡下人,但是很慈爱。

(1)尽管外公离开我们许多年了,但我一直惦记他目光里的爱。

②外公的目光,很特别。

看中好吃的,给我留着;看中好玩的,给我买着;看中好听的,给我记着。

每当我想打牙祭、想解闷、想听故事,就找机会往外公家跑。

(2)③记得小时候我很调皮,有一次,外公他们在地里弄玉米,我看着那些小玉米牙挺好玩的,便在后面拔了起来,粮食就是庄稼人的命根子呀。

外公看见了,目光盯着我。

(3)但回家以后,外公又拿好吃的给我,哄我。

外公很会讲故事,语调、语速会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每次我们都听得很入迷,甚至吃饭的时候也缠着他给我们讲上一段。

④而每次我们去,外公总是早早地站在门口那块青石板上等我,看见我,(4)就拉我进他的房间。

打开他那百宝箱似的抽屉,有他亲手制作的玩具,有他亲自加工的点心,当然也有买来的花花绿绿的小玩意,反正都是我喜欢的。

⑤外婆曾告诉我,为了买一包我爱吃的牛皮糖,外公走了许多店铺。

到家后才发现脚被粗糙的鞋子磨起了一个大水泡,可疼了。

(5)难怪在我要走的那天,外公走起路来好像一跛一跛的,原来是因为给我买糖呀!真是不好意思。

⑥为我花钱,外公很慷慨,眼光充满慈爱。

(6)但他对自己,总是很吝啬,说什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⑦后来,外公患了脑血栓,渐渐地开始失忆,甚至连亲人都开始认不清。

但每次都认得出我。

记得有次周末,我轻轻地推开那扇老旧的木门,轻轻地叫了一声:“外公。

”外公当时躺在床上,见了我,原本呆滞的眼睛,顿时焕发着光彩,嘴角也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7)外公将手颤抖地伸向我,要为我拿糖。

后来,外婆告诉我,那是外公一直留着的,就留着给我吃。

⑧最后一次看到外公时,外公已经安详地躺在冰冷的木棺里,眼睛紧紧地闭着,再也看不到他慈爱的目光。

其实,我是多么想再能吃上外公留给我的糖,无奈天人永隔,悲伤成河。

(8)⑨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星星,泛着美丽的光。

我多么希望,天上的星星就是外公的眼睛;多么希望,外公慈祥的目光,还爱着我!病因分析(1)第①段画线句表述不当,“乡下人”与“慈爱”不矛盾,不能用“但是”。

(2)写外公的目光特别,角度很新颖。

但过于概括,太虚。

(3)“目光盯着我”,是严厉还是慈爱?表意不清。

另外,第③段没有突出“目光”。

(4)第④段依旧没有描写目光的具体细节,“等我”“看见我”,勉强算是“目光”,依旧太虚。

(5)第⑤段写的是在行动中体现爱,没有对目光的描写。

(6)“眼光充满慈爱”,过于概括。

(7)“原本呆滞的眼睛,顿时焕发着光彩”,目光描写很准确,但还有进一步充实的空间。

(8)侧面写了目光,但很快就只顾直抒胸臆了。

佳作再续目光花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苗,外公慈祥的目光,是永远高挂在我心空的月亮。

——题记还记得,小时候每次来看你,你总是会早早地站在门口那块青石板上等我。

远远地我便能看到你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洋溢着的喜悦。

那时,你总是喜欢把我抱在怀里,塞给我一堆好吃的,然后带着我躺在那张古朴的摇椅上。

你手里拿着那支外表有些斑驳的烟枪,每每深深地吸一口,随即升腾起一个个可爱的烟圈,慢慢地扩散、慢慢地消失。

你总是慈祥地望着我,把眼睛悄悄地眯成一条缝。

在狭窄的缝隙中,流露着掩饰不住的幸福和怜爱,布满皱纹的眼角仿佛一道彩虹——你总是喜欢用这种方式来爱我。

但后来,医生说你患上了脑血栓,渐渐地开始失忆,甚至连亲人都开始认不清。

但唯独认得我。

记得有次周末,我轻轻地推开那扇老旧的木门,轻轻地叫了一声:“外公。

”你当时躺在床上,呆呆地看着泛黄的墙壁,目光有些茫然、木讷,似乎一切都很陌生。

我心里有些发虚,有些发冷,有些发蒙。

但还是不甘心地走近床边:“外公,你还认得我吗?”只见你轻轻地眨了眨眼睛,把视线转移到我的身上,原本呆滞的眼睛,顿时焕发着光彩,嘴角也露出了柔和的微笑。

我俯下身子,发现你的眼角又增添了许多沟壑般的皱纹,眼睛已经凹陷下去了;苍白的脸颊,只剩下一层蜡黄、枯老的皮。

不听话的眼泪,悄悄地滑过嘴角,咸咸的。

你的眼圈,顿时红了。

你将微微颤抖着的手伸向我,笨拙地为我擦掉眼泪。

你的眼神里,流露着我再熟悉不过的无边的慈祥。

突然,你转动着眼球,嚅动着嘴唇,似乎要表达什么。

你一会儿看着我,一会儿又注视着某个地方,像在寻找什么,又像在向我求助。

我慌张得不知所措,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外婆进来了,很快就读懂了你的意图,她打开桌子的抽屉,里面赫然躺着一包我平时最爱吃的牛皮糖。

你看着我吃糖,笑得如幼儿园的小朋友那般灿烂。

后来,外婆告诉我,那是你一直留着的,就留着给我吃。

外婆还说你最喜欢看我一边吃着东西,一边笑得天真烂漫的样子。

最后一次看到你,你已经安详地躺在冰冷的木棺里,静静地闭上眼睛。

你的慈爱的目光呢?外公!我还想吃你留给我的糖,可是你,为什么一动也不动?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星星,泛着美丽的光。

外公,那是不是你的眼睛。

你是不是在天堂,用你充满疼爱的目光穿越生死守望我?如今,我只要稍有空闲,只要闭上眼睛,就有一幅美丽的画面出现在我的脑海:你躺在古朴的椅子上,拿着斑驳的烟枪,慢慢地吐着烟圈。

每一个烟圈,都像你慈祥的眼睛。

每一个烟圈,都是你爱的漩涡。

命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是脆弱的动物,在心底最深处有条河流,轻轻一碰就会决堤,那奔涌而出的就是眼泪。

或喜或悲,或乐或哀……每一滴眼泪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滴眼泪都是一首诗,每一滴眼泪都有一段情思,让人沉迷,让人陶醉,让人喜极而泣,或者痛哭悲啼……请以“泪”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符合材料的意思,并在话题范围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审题导引话题“泪”即意味着以“泪”为取材、立意的中心和线索。

材料共有两小段:第一段是从“泪”产生的根源而言,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怒哀乐都可能导致哭泣流泪的现象;第二段则是从“泪”的内涵而言,暗示了我们谋篇布局的趋向。

可以记叙一个故事来展示感人的场面或者情节;也可以写成抒情散文来抒发自己对“泪”的经验与体悟;还可以通过叙议结合等综合手法,来表达自己在“泪”这种特定情感表达现象的前提下的某种情思。

“泪”是一个概念名词,过于宽泛,写作时要采用化大为小的立意思路,加一些限制性的词语,例如“谁的泪”“怎样的泪”“泪的作用”。

从提供的材料内容看,写法上要体现叙事、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抒发感情要真挚自然,切忌矫情做作。

佳作展台外公与芒果泪是热的,外公的是,我的也是。

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外公慈祥的面容,尤其是他临死前的那一行清泪。

小时候我最喜欢去外公家了,因为外公什么都依我。

有时我想吃零食,妈妈不让,外公却买了一大堆给我,还说小孩子在长身体,要多吃点,妈妈就没辙了。

外公就算饿着肚子也会为我做玩具,他是最疼我的人。

可是一切似乎在一个妹妹出现后都变了。

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外公家,有一个小女孩正在吃水果,外公说那是妹妹,是从舅舅家接回来的。

看着她手中诱人的水果,我忍不住也拿了一个。

剥开皮,有一种特别的香味,我张开嘴正要咬,外公惊慌地拍掉我手中的水果,我先是吓了一跳,然后木木地呆在那里,眼前的外公像变成了另一个人。

外公说:“你不能吃芒果,你吃了会烂嘴的!”“为什么我吃了会烂嘴,妹妹吃了就不烂嘴?”我反问道。

外公解释:“你和她不一样。

”我像以往一样向外公撒娇,可外公却不像往常那样“屈服”于我,只是一遍又一遍地说:“你吃了会烂嘴的!”看着吃了一个又一个芒果的妹妹,我似乎明白了,当大人想要打消孩子的某种愿望时,多半都是用吓唬的方式。

妹妹比我娇嫩,她不会烂嘴,就我会烂嘴!就留给你的心肝宝贝孙女吃吧,我只是你的外孙女而已!我转身跑开了,伤心的泪水夺眶而出。

从那以后,我便很少去外公家了。

虽然我们相距只有半小时的车程,但我感觉离得很远,即使去了,也只是礼貌地叫一声外公。

可气的是,每次都会看到有芒果放在桌上,而我是不被允许吃的。

对偏心眼的外公,我也没有了以往的亲热,当想到妹妹可以吃芒果,我却不能吃的时候,甚至有些恨他。

我开始习惯了,习惯了不吃芒果和淡然面对偏心的外公,我的心里有了一个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