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


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
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古) 1、不搀杂别的成分(今) 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今)
捷径:邪出的小路
近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关于军事的
2020/9/14
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动:取名 字余曰灵均 名→动:取字 纫秋兰以为佩 动→名:佩饰 朝搴阰之木兰兮 名→状语:在早晨 夕揽洲之宿莽 名→状语:在黄昏 不抚壮而弃秽兮 形→名:秽政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形→名:美德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 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 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 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 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 后因屈2020原/9/14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悔遁: 反悔变心。
2020/9/14
通假字
• 1、肇锡余以嘉名 ”
“锡”通“赐
2、来吾道夫先路也 “道”通“ 导”
3、 何桀、纣之昌被兮 “被”通“ 披”
4、指九天以为正兮
2020/9/14
“正”通“证
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吾路 将漫
离 骚上 漫 下其 而修 求远 索兮
2020/9/14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 “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 “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 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 重五,也称重午。
《离骚》、《天问》、《渔父》、
《九歌》(11篇)、《九章》(9篇)、 《招魂》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

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

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是中国文学史

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 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

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

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
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
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
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
“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
的形成。 2020/9/14
《离骚》代表楚辞的最高 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 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 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 “离”──遭遇,“骚”──忧 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 愁而写成的诗句。王逸则说: “离,别也;骚,愁也。” 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 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 归)人。 战国末期楚国人,楚 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 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 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后人 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 “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 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 统的源头。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屈原被 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 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来表情达意,如以鲜花、香草
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佩
2020/9/14
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 主义诗歌总集。战国时 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 歌样式。 因楚辞中最有
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 《离骚》,所以后人也 有以“骚”(骚体诗) 来指称楚辞的。从汉代 开始,“楚辞”又成为 屈原、宋玉、唐勒、靳 差等2020/9/人14 作品的总集名。
2020/9/14
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宾语前置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纫秋兰以(之)为佩
省略句
(美人)不抚壮而弃秽兮 省略句
2020/9/14
解释下列各组词:
又重之以修能 美好
修 邹忌修八尺有余高 故
修守战之具 修造
夫唯灵修之故也 缘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 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广故数言欲亡 所以
特意 及前王之踵武 赶上
及 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

2020/9/14
反信谗而齑怒 相信 低眉信手续续弹 随意 烟涛微茫信难求 的确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全诗373句, 2464字,是屈原的 思想结晶,是一篇扣人心弦 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2020/9/14
猖披( pī ): 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 狂乱不羁 。
惮( dàn):害怕。
捷径: 比喻政治上的邪道 。 踵( zhǒng): 脚后跟 。 荃( quán ):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 jiǎn ):忠贞的样子 。 羌( qiāng ):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
2020/9/14
屈 原 被 贬 离 开 国 都
2020/9/14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
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 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 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 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 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 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 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 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上 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 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 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顷 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 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 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 忠贞爱国之志。
屈 原 被 文、地理、礼乐 制度、治乱兴衰都很 熟悉,他总结了许多 纪世治平之理,在其 作品中随处表现出强 烈的忧国忧民和忠君 的思想感情。他的政 治理想是“美政”, 即圣君贤臣的政治。 古代贤臣“忠”的美 德在他身上有充分的 表现。
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
《天问》、《九歌》、《招
魂》、《九章》等不朽诗篇。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
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
长的抒情诗,充分表现出他的
“美政”(圣君贤相)理想、
坚持节操,及忧国忧民、矢志
献身于祖国的决心和 “虽九
死其犹未悔”的斗争精神。他
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
精神,充满神奇的想像和意境。
此外,还常有一系列比兴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