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知识点总结

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知识点总结

小说三大要素:情节、人物和环境。 所以考试也会围绕三个要点展开。 读小说第一步要读懂小说,理清课 文情节思路,体会这样安排的意义(比如 倒叙的作用),归纳主题思想; 第二步分析小说人物,特别要抓住 小说人物言行、心理(环境对人物塑造也 有作用,如《炮兽》)进行分析,从而归 纳人物形象,通过知人论世,了解背景解 读塑造该人物的意义;
小说必有主题,宽泛意义的主题称为 “母题”。有时材料比作家想要表达的 更有思想。 写作目的不外两种:讲故事和讲 道理。 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主张 “形象大于思想”,小说的主要功能是 叙事而不是说理,小说通过形象将“理” 蕴涵其中。 小说通过客观描绘、隐喻、象征 暗示出主题,因此主题就有多种可能。
从“主题”角度对小说进行欣赏的要点和步骤: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记叙和描写了 怎样的故事(内容),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2、结合上述的内容和形象的特点,表现(揭 示、讽刺、鞭挞、赞美、歌颂等)了怎样的 思兽》雨果(法国) • (1)内容:描写了“炮兽肆虐”“人兽之战”“赏功罚过” 三个场景,塑造了一个临危不乱、有勇有谋、赏罚分明、 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将军形象。 • (2)艺术特色 • A.对照法 • B.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 样神奇、动人心魄。 • 4.《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俄国) • 通过描写苹果丰收、庄园生活、深秋打猎、小地主生活等 四幅图画,将读者带入那个已逝的田园梦境,在对昔日的 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贵族衰落的不满, 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 • 【艺术特色】 • (1)绘景艺术: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的写景状物手法。 • (2)结构艺术:用思绪来组织内容;首尾呼应。以欢乐喜 悦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打猎场景结尾,形成强烈的 对照。 • (3)象征手法: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丰收、甜美、富足的 乡村生活。
4、从作品的整体出发来分析人物 我们评价人物形象,必须从作品的整体出 发,围绕作品的主题进行考察、鉴别、判 断、评价,切不可用部分代替整体,以一 叶而障目。人物具有怎样的个性,为什么 会具有这种个性,都得用主题要素来衡量, 人物的只言片语、一举一动都不可能游离 于作品的主题。
从“人物”角度对小说进行赏析的要点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虚构
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 小说。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 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 小说最终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 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固 然与生活的真实有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 等于生活的真实。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小说考点解释之一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场景
场景是小说最小的构成因素,有 大小场景之分。就是我们常说的“场 面描写”,不同于环境描写,是以人 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 事件和环境组成。是生活的横截面。 场景作用:(1)给全篇定调; (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 引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和为后 文铺垫)(4)揭示人物性格;(5) 作为象征,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用什么笔墨塑造的(结合作品列举典型例 子),塑造了怎样的人物,有着怎样的性 格,蕴涵着什么认识意义。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情节之一
情节是文学作品中的事件、主要故事 的策划或设计,按照因果关系联系起 来的一系列事件的逐步展开。情节是 故事的核心,它在整体上决定了故事 的走向和发展。细节比情节更具体, 更有针对性。三者故事最大,情节次 之,最末细节,最富有表现力。
• 5.《丹柯》高尔基(苏联) • 通过塑造丹柯这一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敢于为 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英雄形 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求光明;同时也批 判了那些懦弱、忘恩负义的人们。 • 【艺术特色】 • (1)浪漫主义手法 • (2)对照手法:丹柯——族人 • 6.《炼金术士》保罗· 戈埃罗(巴西) • 通过叙述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历经千辛万苦却最 终未能找到宝藏的寻梦经历,启示人们要想实现 梦想,就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勇气、 智慧、执著和经受考验,需要付出代价。同时鼓 励人们要敢于为梦想打拼。(三种人:爆米花小 贩、矿工、圣地亚哥)
1、从“只言片语”、“一举一动”来认识人物
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常常借助于语言、行动、外貌 和心理等描写方法,鉴赏人物形象,一定要抓住 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内 心活动,深入细致的加以分析。尤其是在篇幅短 小的阅读语段,作品中人物的“只言片语”、 “一举一动”、不易察觉的神情、细微的内心波 澜,都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具体呈现;对深入鉴赏 人物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叙述之二
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 者的距离,便于抒情。但在叙述上会受限制。 (《墙上的斑点》叙述者是我,但是全知视角) 第三人称比较自由,可以深入人物内心, 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但它缺乏亲切感,有一定的距离。契诃夫的 《万卡》就采用了第三人称,但里面人物的信 和内心独白是第一人称。既利于交代背景,也 有利于抒发感情,令人心酸落泪。 第二人称“你”既拉近叙述者和人物的距 离,又有别于第三人称的两相疏离,别有一种 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2、从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来发现人物
作者每塑造一个人物,都是把他作为一定社会历 史时期的典型人物来对待的。合理地鉴赏人物形 象,便要注意紧扣环境因素,把人物置于一定的 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在把握鲜明的人物个性 的同时,看他是否代表了那个时期很多类型的人 物。否则,就不能从中发现更多的人,就不能领 会作品的社会认识价值,这样的鉴赏评价自然流 于肤浅。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情节之二
情节的运行方式有: 1、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基本 模式)(注意倒叙) 2、摇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 契诃夫的《变色龙》故事不是一下子讲 完而是在摇摆中进行) 3、出乎意料和情理之中。(欧亨利式 的结尾:《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篇 长青藤叶》、《警察与赞美诗》)
从“结构”角度对小说赏析的要点和步骤:
1、抓住小说的“容器”即结构要点
2、判断结构是依赖情节的力量还是情绪的 勾连等来构成 3、分析属于哪种结构模式 线性结构(延迟)、生活横断面、心 理时序 4、描述要点并联系主题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情感
感动是衡量小说的重要标准,情感是小说的动力, 感情是一个作家创作得以维系的根本保证。作家根 据材料的“情感价值”来取舍时间,一秒钟可以很 长,十年也可以很短。 悲悯情怀是最崇高的情感。情感的处理往往是节 制胜于放纵,适当的节制更能打动人。 小说家要将情感不断积累升华,蓄势待发,比 如《山羊兹拉特》。现代主义小说出于反思和批判 西方现代工业化社会对人的“异化”的目的,渐渐 远离温情的关照,甚至把情感降低到了“零度”, 不再将感情作为小说的题材。但这并不是说小说不 要情感,而是表达方式收敛了。
4、古典小说中的人物:个性化;现代小说 中的人物:类型化。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是 具体的,尽管他的性格中蕴涵着人类的普 遍特性,但确实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性格 鲜明的人。而现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越来 越模糊,甚至连人物的外貌面目都没有, 留下的只是“心理的真实”,这个人物是 一群人的缩影,甚至是人类的缩影。如 《沙之书》《骑桶者》。
3、简要说说小说主题的价值和意义。
注意:要结合小说,注意主题的多义性, 新颖和创新
贴着人物写 揣摩人物的心理
人物
描摹人物的语言与行动 “圆形人物”与“扁平人 物”* 人物在现代小说的退隐*
要点: 1、“贴着人物写”。一是贴着人物的心 理写,直接深入人物内心,写出人物的精 神世界。一是贴着人物言行写,以人物自 身的言语和行动来刻画人物。 2、最常见的心理描写手段是内心独白;梦 境描写和幻觉描写也是一种心理描写手段。 梦境往往是现实无法达到的渴望的折射和 反映。《卖火柴的小女孩》 3、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封闭的,情感、 情绪、念头等,最终都会流露出来。(言 语、行动、神态、细节)
3、从多侧面、多层次来把握人物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有多重复杂 的性格。鉴赏人物形象,不要停留在静态 的、单一的思维上,不要用一种解释去框 套人物,不要轻易下非此即彼的简单绝对 结论。要处理好两层关系:一是主要人物 与次要人物的关系,重在主要人物的赏析; 二是主要人物的主要倾向与次要倾向的关 系,重在主要性格的把握、理解与评价。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小说考点解释之二
第三步分析小说的环境,主要是归纳 环境的特点和环境的作用(重点是环境对 情节推动的作用、人物塑造的作用和主题 深化的作用)。 第四步,要认真品读小说的语言,分 析某些词、句在文中的作用,比如对塑造 人物、表现环境、深化主题上的作用,学 会鉴赏评价。
• 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美国) • (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 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 的回归。 • (2)艺术特色: • A.以小见大 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 • 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爱尔兰) • (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 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 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 (2)艺术特色 • A.辐射状结构 B.自由联想
走进文本,掌握小说阅读的方法
(一) 体验——阅读的起点
作者世界 学生世界 研究者抽象出来的世界 引领体验和感悟,进入了文本世界。 二、精化——丰富深入
从局部细节到整体的隐喻
从强调之处到有意空白所传递的内涵
文本的意义空间就在细读中得到丰富 与深化。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叙述之一 叙述角度:小说要有一个讲述的人, 即故事由谁来讲。叙述可以分为全知 视角和有限视角。 第一人称,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 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 度来讲述故事,是有限视角。 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是无 限的(全知)。传统小说《三国演义》 就是全知视角,莫泊桑的《项链》也 是。
从“场景”的角度欣赏小说的要点与步骤: 1、结合小说具体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说描写了怎样的场景(…的人在…的环 境里做…的事) 2、用一两个双音节词点明这个场景的特 点 3、点明场景描写在小说中起到的具体作 用。 4、点出这个场景描写与小说主题之间的 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