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预防知识ppt课件
3、对并发症早发现,早 治疗。
18
19
20
1、加强流感监测
2﹑服用预防药物:盐酸 金刚烷胺或盐酸金刚乙 胺对甲型流感有预防作 用,但对乙型无效。三 氮唑核苷,也称病毒唑, 在体外已证实,它既能 抗甲型也能抗乙型流感
3﹑疫苗接种214、 Nhomakorabea我保护 4.1平时锻炼身体,增强对各 种疾病的抵抗力。
蛋过敏、发烧时、孕妇 等不宜接种。 副作用:疼痛、低烧、 头晕、出汗等。 组成:2个甲型毒株和 一个乙型毒株。
23
24
感冒
25
其他预防措施
1、室内的温度应保持于摄24至28度,而湿 度则以70%为最理想.
2、饮食要营养充足, 均衡摄取蛋白质、糖 份、脂肪、矿物质、维他命等各种有助增 强体魄的营养素.
6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 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感冒病。主 要由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流 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 中,最常引起发病的是甲型 (H1N1,H3N2)。甲型流感病毒常 在10~15年内发生突变,出现新 的亚型,引起大流行。
7
特点
传播迅速 传染性强 发病率高 病毒容易变异 全身症状明显 呼吸道症状轻
4.2流感流行季节要根据天气 变化增减衣服。
4.3少去甚至不去,更不要带 儿童去公共场所和正在患类流 感疾病者的家中。
4.4节假日娱乐要适度,不能 暴饮暴食。
4.5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 持清洁。
4.6不接触病禽和病畜。 22
流感疫苗的说明
注射时间:流行开始时 适用人群:全体,但鸡
2
流感病毒
H3N2 禽流感病毒 H5N1 H7NI
SARS病毒
3
病毒特点
在外界抵抗力弱,56度下30分钟内 死亡
100度1分钟死亡 0-4度存活数周 对紫外线和化学有毒剂敏感 甲、乙、丙三型,甲型易变异并流
行。
4
怎样传播的:
飞沫---咳嗽、喷嚏 、说话、尘埃等
5
什么是流 行性感冒?
中央人資衛生部 劉建波
1
流感历史
全球于1957年、1968年和1977年发生 的3次流感大流行均始于亚洲。至今世界 各地均有流感流行,每年约5亿人罹患流 感,因流感并发症死亡的人数超过100 万。而这看似普通的疾病,却曾屡屡酿 成大祸。1918~1919年蔓延全球的 “西班牙流感”至今令人心有余悸。这 场流感最终导致死亡的人数2000万超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阵亡人数。
28
謝 謝﹗
29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30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31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32
33
15
流感和感冒区别
流感病毒 突然畏寒发热头痛 高热 成批出现 传染性强 并发症多
鼻病毒、冠状病毒 等
鼻塞咽痛咳嗽
低热
单独出现
传染性弱
并发症少
16
流感怎样治疗?
17
1、多休息,多饮水,要 嗽口,保持鼻、咽口腔卫 生。
2、对症治疗:解热镇痛, 止咳,抗病毒等。
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 咽干、咽痛、咳嗽等
10
11
并发症:
肺炎型流感:主要发生于老幼体弱者。 典型流感1~2日后病情加重剧咳、吐 稠痰或血痰,呼吸急促,可伴发心力 衰竭。双肺满布湿罗音,X线检查双 肺散在絮状或结节状阴影。
胃肠型和中毒型流感:胃肠型流感除 呼吸道症状外主要以腹泻、呕吐为特 征。中毒型极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 血压下降,易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 亡。流感亦可引起心肌炎、脑炎。老 幼体弱者易并发细菌性感染。
12
13
我怎么是流感而不是感冒?
14
(1)接触史及集体发病史 短期内 有较多患者出现感冒症状体征, 一个办公室出现很多同事或家庭 成员或集体员工“感冒”.
(2) 普遍发热,肌肉关节酸痛, 而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出现 较迟.
(3)流行特征 流行性感冒发生突 然,传播迅速,同时有明显的地 区性流行.
8
在我国,几乎每年深秋、冬季 和春季都会有范围或大或小的 流感流行(9月—下年3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公告, 全球每年的流感病例为6亿至 12亿例,其中重症流感病例 300万至500万例,死亡25万 至50万人。我国是流感多发 区,流感的流行或局部爆发年 年发生.
9
传染后表现
全身症状:突发高热、头 痛、头晕、肌肉酸痛、身 软无力、消化不良等
3、多饮绿茶,绿茶由于含有Catechin,有助 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入侵.
26
醋的妙用
1.个人口、鼻洗漱法 2.空间消毒法 3.住宅熏蒸(煮)法
27
流感期间的饮食
1.选择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 菜汤、稀粥、蛋汤。
2.饮食宜清淡少油腻。 3.保证水分的供给,可多喝酸
性果汁如山楂汁、鲜橙汁、西 瓜汁等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 食欲。 4.多食含维生素C、E及红色的 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