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一册期末测试题
(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26分)
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差使蹒跚菜畦
chāi pán xī
B.钢笔踱步卜问
gàng duó bǔ
C.酝酿应和抖擞
yùn hè sǒu
D.称职膝盖踌躇
chèn xī zhù
2.下面词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字。
(2分)
A.鉴尝分歧狼藉()
B.一霎时不能自已字贴()
C.辨别园体字全副精力()
D.狡猾想象鞠恭()
3.依次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坐下。
)我的心稍微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②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
③个个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
A.①肃静②平静③安静
B.①平静②肃静③安静
C.①安静②平静③肃静
D.①安静②肃静③平静
4.把下面的作者、作品和朝代用线段连接起来。
(4分)
唐蒲松龄《归园田居》
清孟浩然《卖油翁》
北宋陶渊明《狼》
东晋欧阳修《过故人庄》
5.用下面的词造句。
(6分)
① 美丽
② 美好
③ 优美
6.李伟光同学要向宇航出版社邮购一本《初一语文辅导》,定价为13.50元,请你帮他在邮政汇款通知汇款金额栏内按格式要求填写。
(3分)
汇款金额
人民币
(大写)
7.按课文默写。
(7分)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②《木兰诗》:“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③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
”
④陆游《游山西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
”
⑤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
”
⑥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
”
⑦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
二.阅读(34分)
(一)阅读节选自《金黄的大斗笠》中的几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
风来啦!雨来啦!
姐姐带着斗笠来啦!
雨,只赶上洗洗斗笠。
风,总想掀开斗笠,看看下面遮着什么。
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在用斗笠临时搭成的小房子里,姐弟俩坐着,任凭雨水洗刷四只并排的光脚,脚指头还在得意地动呢。
金黄的大斗笠下还遮着笑,遮着小山羊偶尔发出的咩咩声,遮着姐姐和弟弟的笑语:
——姐姐,你怎么知道雨来啦?
那团乌云走过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
——姐姐,你怎么知道风来啦?
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诉我的。
——姐姐,你要不送斗笠来,哪怕晚送一会儿,我正好淋个澡。
可惜……
啪(是一只手打在另一只手上)。
——嘻嘻。
——咯咯。
笑声冲出银线织的雨帘,笑声掀动金黄的大斗笠。
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
阳光照着它,雨水润着它,它是那么有生气。
1.“风,总想掀开斗笠,看看下面遮着什么。
”请你说说斗笠下面遮着什么。
(2分)
2.“脚指头还在得意地动呢。
”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含义(2分)
3.为什么结尾说斗笠“是那么美”,“是那么有生气”(2分)
4.概述这几段文字(散文)所包含的故事大意。
(2分)
(二)比较阅读节选自邵燕祥《想起我的三位语文老师》中的一段文字(甲文)和节选自魏巍《我的老师》中的文字(乙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9分)
(甲)小学三年级的春天,碰上一个作文题《春》,鬼使神差地我想起寒假里跟哥哥姐姐一块儿备课时,听他们朗读《初中国文》第四册开卷朱自清的文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我就搬到我的作文本上,把“脚步近了”改成“脚步重了”,我还不太懂“重”字的意蕴;后面朱先生怎么写
的我记不住,只好用我的话语敷衍成篇。
没想到教我们作文的王法章先生看了以后,狠狠地夸了一通。
很可能是从这天起,我就把当发明家的志愿悄悄换成从文了。
假如王先生指出这篇作文几近抄袭,我也只能低头无话可说,后面的事情全得改写。
(乙)她(蔡芸芝老师)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1.王老师和蔡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与对学生的影响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分)
2.王老师和蔡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2分)
3.(甲)文的作者在作文中把朱自清的“春天脚步近了”改成“春天的脚步重了”,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4分)
(三)阅读节选自《为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2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语。
(4分)
① 蜀之鄙有二僧:
② 吾欲之南海:
③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④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2.写出下列语句的意思。
(4分)
(1)贫者语于富者
(2)何如?
(3)子何恃而往?
(4)以告富者
3.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2分)
4.这段文字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四)阅读《书湖阴先生壁》一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5分)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湖阴先生住的家和环境怎样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两山排闼送青来”与“开轩面场圃”(《过故人庄》)比较,写法有什么不同(2分)
三.作文(40分)
以“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1.C 2 赏帖圆躬 3 B
4.略 5 略 6 壹拾叁元伍角整(数字、格式要注意)
7.略
二.(一)1.姐弟的可爱形象/笑语/纯真的手足之情/春天的温馨/勃勃的生机2.姐姐及时给弟弟送了斗笠,弟弟雨中有姐姐送斗笠,彼此关爱的心得到满足。
3.斗笠不但外在美,主要体现内在美:姐弟的纯真可爱,手足之情。
斗笠遮雨遮阳光,体现了它的活力。
或者:雨过天晴,生机勃勃。
4.风来雨至,姐姐及时给弟弟送来金黄大斗笠,斗笠下遮着姐弟的形象和笑语,斗笠是那么美,那么有生气。
(二)1.教育:热心教育,热爱学生,都重视文学方面的教育。
影响:对他们喜爱文学走上文学道路产生很大影响。
2.王老师重在热情鼓励,蔡老师重在熏陶感染。
3.正、反都可,言之成理就行。
(三)1.边境到雇船到了第二年
2.略。
3.穷和尚从四川去了南海而返回,富和尚不能去。
4.事在人为。
或其他相近意均可。
(四)1.环境:简朴整洁,安静,山水宜人,又有田园风光。
人:恬静,勤快,爱美,爱自然。
2.“开轩面场圃”是一般叙述,人是主体,开窗观景。
而“两山排闼送青来”是特殊描写。
山是主体,推门而入,采用拟人手法写出山的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