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使用(30 分)1.下列各项中对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伫 (zh ù) 立酝酿 (r ǎng) 枯涸 (h é) 骇(h ài) 人听闻B.附和 (h è) 落难 (n àn) 看(k ān) 护忍俊不禁(j ìn)C.诱 (y òu) 惑雏(ch ú) 形收敛 (li ǎn) 猝(zh ú) 然长逝D.玷 (di àn) 污泯(mǐn) 灭宽恕 (sh ù) 苦心孤诣(y ì)2.下列语境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2 分)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B.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形容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翼翼,谨慎、严肃)D.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形容言语、动作有意思)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纪念中国电影诞生 100 周年,中央电视台举行了一台隆重的节目。

B. 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C.兰州市文明办、城管局、绿化委联合展开、策划的“我给金城添抹绿”大型爱心志愿活动,得到了市民很多的响应。

D.在韩国学生赵承熙制造了校园枪击惨案后,立即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注重。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某些部门稍一放松,那些制假造假的地下工厂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兴旺起来。

C.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 !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根深蒂固的人,都看不见这种有奇特功能的衣服。

5、周日到了,同学张力到你家一起写作业。

作业完成后,张力提议到附近的网吧去打电子游戏。

他说反正作业也写完了,就对父母声称到外面的小区去买学习用品,这样就能够万事大吉了。

(4 分) (1)你怎样拒绝他的提议 ?(40 字以内 ) (2 分)(2)如果你还想劝说他也不要去网吧,你又会说些什么?(2 分)6.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A.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B.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D.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7.文原句填空。

(每空1 分,共10 分)①,正一帆。

(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禅房花木深。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③君期未有期,。

(李商《夜雨寄北》)④ ?有源活水来。

(朱熹《有感》)⑤“你容一点,其自己留下来一片海天空。

” 我想起孔子在“恕”儒家思想所的一句:“ ,”。

”⑥《塘湖春行》一尾写人被美的春色所陶醉,留忘返的句是:“,”。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⑧ ,洪波涌起。

(曹操《海》)8.下列法不准确的—是( 2 分) ⋯()A.《》了孔子的一句:“吾日三省吾身”。

B.《金色花》是印度文学家泰戈所作。

C.《聊志异》是一部以写狐鬼故事著称的文言短篇小集。

它大多以狐鬼的形式刺了的黑暗和官的罪。

D.《女造人》是一篇神。

它反映了我的先民自身起源的探索。

9.名著 (4 分)(1)《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中很多内容是影射当的社会。

例如:A.《乌龟和老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B.《蚂蚁和蝉》讽刺了好逸恶劳的人。

C.《狼和小羊》告诉我们要互相合作才能活的更好。

D.《两只口袋》提醒人们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

上面的四个选项表述不准确的一句是( )(2分)(2)《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

(2 分 )二、第二部分( 60 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 4 分)(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下车引之()(4)元方入门不顾 ( )11.翻译下列句子。

( 4 分)(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君与家君期日中。

12.“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2 分)13.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 分)14.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2 分)(二)阅读《一个美丽的故事》这篇文章,完成15-18 题。

( 13 分)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 , 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 , 智力受损 , 学习起来很吃力。

打个比方 , 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 , 他却只能写三五行。

但即使这样的作文 , 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 , 题目是《愿望》。

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 , 然后极认真地写 , 那作文极短 , 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

第一个是, 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

第二个是 , 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不过 , 就是这篇作文 , 深深地打动了老师。

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但给他分 , 在班上带感情地朗诵了这篇作文 , 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

请放心 , 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 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 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 , 是妈妈的生日 ------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

那天 , 他起得特别早 , 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 , 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 , 那小男孩咧着嘴笑得正甜。

他静静地看着妈妈 , 等妈妈醒来。

妈妈刚刚睁眼醒来 , 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 , 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 , 今天是您的生日 , 我要送您一件礼物” 。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 , :“我的作文。

”说着 , 双手递过去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 , 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果然 , 看着这篇作文 , 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 , 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 , 搂得很紧很紧 , 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 ,15、从小男孩的作文《愿望》看,他希望得到什么?老师满足了他的愿望吗?( 3 分)16、从文中看,你认为老师是怎样的人?( 3 分)17、“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这句话除了讲天气、时间外,还有别的意思吗?( 3 分)18、文章最后缺少了一个揭示主题的结尾,请根据你的理解使用形象的语言加以补充。

( 4 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9--24 题 (17 分)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黑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③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不过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④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⑤不过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个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19、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3 分)20、第①段和第②段划线句都是描写,分别衬托了“我”的心情和孩子们的心情。

( 3 分)21、“我”对放风筝十分厌恶,有哪两种具体表现?请概括回答。

(2 分)22、第③段哪些语句体现了小弟弟对风筝的喜爱?选用了哪些描写方法?(4 分)23、第⑤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2 分)24、探究:“我”为什么称毁坏小兄弟风筝这个幕为“精神的虐杀”?(3 分)(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6 分)洗脚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

二十多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

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多少。

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不过那毕竟是在电影里。

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

”父亲的脸上先是chà异,然后笑了。

他看出儿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你先去打一盆水来。

”“温度怎么样?”他问。

“蛮好蛮好!”父亲说。

然后,再怎么办呢?他问自己。

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chù摸它,不过心里却有些犹豫。

不由自主地想:[ 甲] 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

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的地嬉笑,直到他们生气。

[ 乙] 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在水里却安静地有些害羞。

自己心里有微微的酸。

“帮我把毛巾拿来。

”父亲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