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
珠三角地区。香港在内地投资设厂6万多家,其中513万 家在珠三角。香港对珠三角的经济辐射,在事实上已经 形成了以香港龙头的大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圈。 大珠江三角洲发展的进程中,香港、澳门等经济发展水 平比较高的城市作为辐射点,通过它们的影响和带动,向 周边地区扩散,形成了一个互相影响,互相推进的区域,其 成绩卓然。
➢ (1)辐射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 (2)辐射结果是拉平物体之间的能量差。 ➢ (3)一个物体的能量只要高于周围其他物体,净辐射出去的
能量数量就大于自然吸收的能量数量。 ➢ (4)两个物体距离越近,能量辐射就越大。 ➢ (5)两个物体能量落差越大,辐射越强烈,净辐射的能量数
量就越大,能量低的物体吸收的能量就越多。 ➢ (6)辐射的速度和程度和辐射的媒介有关。
(3)在辐射过程中人才流动比较复杂。
总的来看,人才的流动就是人尽其才。应该允 许人才在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充分流动。
人才浪费是最大浪费。 中心城市发展了,周边落后地区必然受益,才能吸
引大量的人才。 长远来看,中心城市发展必然会带动周边落后地区
的发展,为人才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周边地区的人才回流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辐射的具体内容
(1)在辐射过程中资本必然向投资效率高的地区流动。
资本流向的主导因素是资本的边际收益率的高低,是由 资本边际收益率低的地区向资本边际收益率高的地区流 动。在改革以后,极化效应和回波效应起主导作用,落 后地区的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国家的建设资金也大量流 向城市。这是由于中心城市资本的边际效率较高的原因。 市城市经济发展加快,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差距拉大, 我国经济目前仍处于这种区域差距拉大的态势。当城市 资本边际收益率低于周边地区时,资本才会向周边地区 流动。随着行业的不同,这种转变的先后也有不同。
指导思想是:在长期内求得共同快速发展而不是在短期内 求得相互平衡。
(2)在辐射过程中技术通常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 区流动
技术的可共享性决定了技术进步对中心城市和 周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都有好 处,主要差距在于城市发挥技术的各种条件优 势更强,周边地区不具备或利用技术的条件很 差。
技术在中心城市和周边落后地区之间流动机制 越好,流动范围越广,技术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首先,上海地势低平,自身面积小,经济规模大,很容易辐射到 附近的苏州、嘉兴等地区。
其次,上海不仅是中国首屈一指的海运港口,而且是扼长江“黄 金水道”龙头的港口,在物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聚集和疏散功能。
此外,上海在铁路、高速公路交通方面也是走在前列,经济辐射 能量的传导路径比较通畅。有专家预测上海的GDP每增长1%, 苏州的GDP增长1.19792%,杭州增长1.22646%,无锡增长 1.20845%,宁波增长1.23415%。可见中心城市的经济的增长, 带动周边地区以更高的速度进行增长。
(3)辐射的速度和程度与其距离和关系有关。
(4)经济辐射媒介主要是交通网、信息网、关 系网等。
(5)经济辐射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种效 应。
(6)主要方式有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
二、现代化与经济发展中的辐射理论
1.区域经济的辐射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现代化 与经济发展中的相互影响和扩散问题。
劳动力的流动不论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农村,都有着几 点作用:①把城市的技术、资金带回农村,发展农村经 济;②把知识、管理经验带回农村;③留在城市减少了 农村人口,增强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④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做出了贡献等。
资源的流动问题:①资源是有限的,流向发达地区,落 后地区后备资源会减少,甚至会耗竭,以后没有发展机 会;②资源的定价问题,中国目前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 定价太低,实质是对落后地区资源的一种掠夺,拉大了 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例如西气东输等。
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是指经济发展 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 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 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 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经济辐射的特点:
(1)辐射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对外开放和资源自 由充分流动。
(2)双向辐射,缩小差距。
(4)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辐射同样 十分重要。
中心城市先进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 惯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周边落后地区传播,但同 时会受到旧势力的抵抗,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 展会受到很大的阻力,甚至会出现反复。
(5)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辐射通常表现出单向辐 射的特点,即主要是由周边落后地区向中心城 市流动。
区域经济学 高洪深(第四版)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研究 第二节 梯度推进理论和辐射理论的比较 第三节 辐射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第四节 增长极理论及其局限性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研究
一、辐射概念 辐射是指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的物体通过一
定的媒介互相传送能量的过程。 特点
2.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辐射,辐射的范围 取决于其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
3.辐射的媒介主要是交通运输和通信等基础设 施,直接决定着辐射的有效性。
4.辐射的是所有影响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消极 因素和积极因素。
三、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 1.点辐射 点辐射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由中心
案例: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点辐射
珠三角:珠江沿岸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 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的区域。
大珠三角: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构成的区域。 泛珠三角: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江西,福建,贵州,
云南,四川,海南,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85%以上的制造业转移到
向外扩散,逐步扩散到较远的地区。
中心城市的优势:
①技术、人才、资金;②思想观念、思维方式;③管理水平; ④生活方式和习惯。
周边地区的优势:
①资源、劳动力、土地等;②生态、环境等。
优势互补,可以加快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地区现代化和 经济发展速度。
案例:上海对周围地区的辐射用
上海作为中国的超级大都市,自身的发展很快。是“长三角” 地区的龙头城市,其快速发展带动了相邻的江苏、浙江相关 地区的快速发展,其周边各个主要城市也主动和上海接轨、 协调,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长三角”在上海的带 动下群龙起舞,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