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中药PPT课件
10
B、用药方法 方药配伍 单味药用量宜大;复方应用用量宜
小 剂 型 入汤剂用量宜大;入丸散用量宜小。 使用目的 功效不同,用量也不同。如:槟榔
:行气消积用6~15g,驱虫用60~120g。
11
C、患者情况 与年龄、体质、病情的关系: 一般老人、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
因此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和及时更新合理使用中药的知识 和相关技能。
8
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
一、中药剂量
1.概念: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的分量。一般 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
中药的计量单位有:重量、数量、容量。
中药的用量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 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药量 过大,克伐正气,不论用量过大,还是用量过 小,都会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不利的后果,因此 ,对中药剂量的使用应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 。一般来讲,确定中药的计量,主要有以下几 方面的因素:
4
中药注射剂
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
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
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
5
合理用药的目的
1.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治疗效能,将不良反 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2.用最少的支,冒最小的风险,得到最好 的治疗。
3.最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减少浪费,减轻患 者经济负担。
9
2.确定剂量的依据
A、药物的性质性能 药材质量 质优力强量宜小,质次力弱量宜大。 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理论的具体体现,有着源远流长的应用历史,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
系到其临床疗效的好坏和生命的安全。中药饮片质量涉及一系列环节:药材品种, 生长环境,采收,加工炮制,贮藏保管等,每环节必须认真规范操作,方能保证药物质量, 提高药物临床效果。一,药材品种 药材品种问题是用药最为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 药材的真假优劣.一药多源,形态相似,真假易混,质量有别,药效不一一直是制约中药 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药典规定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软紫草),紫草(硬 紫草),内蒙紫草的根,实际上三者的成分或含量是不同的.紫草主含乙酰紫草素,其余 与新疆紫草类同;从紫草奈醌色素含量看,新疆紫草含6.3%,内蒙紫草含2.7%,硬紫 草含1.79%;三者的抑菌效果也不同,新疆紫草最强,内蒙紫草次之,硬紫草最差.防 己就有十余种,有粉防己,木防己,广防己等,主要属于防己科及马兜铃科植物,各种商 品防己含有的生物碱等成分有较大差异,功效亦有别,故药典将粉防己,广防己分别收 载入药.以上均说明药材品质不同,直接影响着饮片的质量及疗效. 药材质地 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用量宜小;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物,用量宜 大;干品量宜小,鲜品量宜大(一般为干品的四倍)。 药物气味 气味平淡用量宜大;气味浓厚用量宜小。 有毒无毒 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防止中毒。
15
传统煎煮方法 1.水 洁净而无杂质的泉水、河水、井水、
自来水等。 2.用具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
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选用陶器砂锅、 不锈钢或搪瓷器皿,避免直接接触铁、铅和 有害塑料制品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 或污染药液。 3.煎药火候 分文火、武火。
4.方便患者使用所选药物。
6
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1.安全---把用药安全应放在首位。 2.有效---保证所用药物对防治的疾病有效。 3.简便---用药方法要简便。 4.经济---用药不滥,经济实用,并有利于环
境保护。 注:四者缺一不可。
7
合理应用的重要性
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服务的需求不断 增长,中药的应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疾病谱的改变,人口老龄化也为 中药的使用拓展了新的空间。
合理使用中药
1
中药的合理应用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 一、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 二、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二、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2
中药定义 凡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用以防病、治
病的药物的总称。 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包括中药注
射剂) 1.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 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 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在一些疑难病症和多系统病变的治疗中,中药以其整体调整和多靶点的作 用特点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
目前,我国临床应用的中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每种中药又含有许多组 分,作用机制复杂。治疗中既要考虑致病原因,又要顾及辨证分型,还要 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 药物的双重性决定了药物既有治疗疾病的有利一面 ,又有产生不良反应对机体不利的一面,药物使用不合理,不但达不到治 疗效果,还能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剂。 2.外用剂型 膏剂、散剂、丹剂、搽剂、浸
洗剂、熏剂、灸剂、栓剂、药条。 中药新剂型
注射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水丸 剂、气雾剂、膜剂。
14
三、中药煎煮
中药汤剂在临床用于急症时,疗效仅次于静脉 给药,在用于慢性病、疑难杂症、滋补等时是西 药无法替代的,中药煎煮的好坏对疗效有直接的 影响,除了传统的煎药方法外,如今中药煎煮机 和药液包装被广泛应用,中药煎煮机更加卫生、 便捷,但中药材煎煮火候很重要,煎煮机在操作 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于先煎后下、烊 化等才能达到药效的药材,不适宜使用煎煮机。
3
2.中成药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
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 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 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 、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 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 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要量宜小; 体质强的病人用量宜大; 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 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12
3.中药的常用剂量
一般中药的常用剂量约5~10克; 部分常用量较大为15~30克; 新鲜药物常用量为30~60克。
13
二、中药剂型
中药传统剂型 1.口服剂型 汤剂、丸剂、散剂、酒剂、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