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选种育种技术
可编辑ppt
5
2.次级同宗结合 减数分裂后4个子核,“雌雄”两两相配分别通过孢子 梗(小梗)进入孢子,形成2个含有异核的孢子。这种担 孢子一旦萌发,初期为多核,随之产生隔膜,将每一个细 胞分隔成只含有2个核的细胞。顶端细胞核又不断再进行 分裂,到一定程度又再被横隔成每一细胞内只含有2个核 的菌丝,周而复始。这种双核菌丝具有结实性,称之为次 级同宗结合。
3.两条可亲和的单核菌丝进行质配。
4.质配形成异核的双核菌丝。多数种类的双
核菌丝可见锁状联合,
可编辑ppt
9
一、伞菌的生活史 5.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双核菌丝体组织化,开成各种 食用菌所特有的子实体。 6.来自两个亲本的一对交配型不同的单倍体核在担子中 融合,进行核配,形成一个双倍体核。 7.双倍体核进行减数分裂,结果产生四个单倍体核,原 担子变成担子。 8.各个单倍体核分别移支担子小梗的顶端,形成担孢子。 至此,一个完整的生活史结束了。
第六章
食用菌选种育种技术
第一节 食用菌的繁殖方式 第二节 食用菌的生活史
第三节 选种技术第四节 育种术可编辑ppt1
教学目标:掌握常规菌种筛选技术;掌握孢 子分离技术;基本掌握诱变育种和细胞质融 合育种技术。 教学重点:
组织分离技术、孢子分离技术
可编辑ppt
2
第一节 食用菌的繁殖方式
食用菌的繁殖方式共有三种,即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和准性繁殖。
可编辑ppt
20
②成熟度的选择 组织分离一般选择幼菇,即器官分化尚未结束时 采摘。此时菇体正在生长。从最旺盛的“生长点” 挑取组织,其菌丝萌发快,长势好,而且操作时, 组织块纤维化程度低,容易挑取。
可编辑ppt
21
(二)菌种分离
菌种分离可以分为孢子分离、组织分离和基内菌
丝分离三种。
1.分离前的准备
立即用平板做拮抗试验(即分离的菌株菌丝两两配对接入
同一平板培养基内),适温培养,经十余日,不同菌株的
菌落内是否出现拮抗线,同时还可在平板或生长测定管上
测定菌丝生长速度及对温度的反应。
可编辑ppt
15
③菌株比较 比较各菌株的优劣,详细记录各菌株的产量、菇形、温 性、干鲜比、始菇期、菇潮间隔、形态等。为了试验的准 确性,要保证菌种的质量,培养基配方,接种,管理措施 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尽可能使之一致。试验还应按生 物统计原理进行安排。
可编辑ppt
6
(二)异宗结合 异宗结合是一种“雌雄不同株”自身不孕的有性生殖方 式。在担子菌亚门中,异宗结合占90%,主要有两种形式。 1.二极性异宗结合 一部分食用菌的单核菌丝有“雌”、“雄”之分,通常 用“+”、“-”表示。唯有两条性别不同的菌丝进行交 配产生的双核菌丝,才具有结实性。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18
(一)种子资源的获得
种子资源的获得有野外采集和栽培场所采集两种 途径。野外标本的采集,主要适用于食用菌的野 生种驯化、遗传育种、生理生态以及各种研究用 的一级种的分离。而在食用菌栽培上的一级种的 分离,其种菇的来源主要是从栽培场中经留种获 得的。
可编辑ppt
19
①种菇(耳)的选择 分离对象应从当地当家品种,或从外地引进并经 大面积栽培后表现出高产、稳产的菌株中选择。 留种种菇要求菇形理想,长势健壮,无虫无病的 子实体。
可编辑ppt
12
食用菌自然选育的基本流程: 收集品种资源
生理性能测定
品种比较试验
扩大、示范推广
可编辑ppt
13
2.方法 ①品种资源的收集. 尽可能的收集有足够代表性的野生菌株。确定采 种的目标,采集点的地理条件,并做好详细的采 集记录。
可编辑ppt
14
②生理性能测定
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采用多种分离方法获取菌株,随后,
一、无性繁殖
不通过有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由亲代直接产和新个体的生殖方
式叫无性繁殖,食用菌的无性繁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可以菌丝断裂的方式繁殖:
2.以产和无性孢子的方式繁殖:如香菇产生节孢子,双孢蘑菇产
生次生孢子,草菇产生厚垣孢子,黑木耳产生钩状分生孢子等。
3.以出芽方式繁殖:
可编辑ppt
3
二、有性繁殖 通过有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 式,叫有性繁殖。
可编辑ppt
16
④扩大试验
上述的品种评比结果仅是个阶段性的成果,还应和当地
的当家菌株同时进行栽培,证实它是更优良的菌株。
⑤示范推广
经扩大试验后,将选出的优良品种放到有代表性的试验
点进行示范性生产,待试验结果进一步确定之后,再由点
到面推广。
可编辑ppt
17
二、菌种分离
什么是菌种的分离呢? 将有价值的子实体的局部组织、孢子或基内菌丝 移接到斜面试管培养基上,获得纯培养菌丝的操 作称为菌种分离。
①培养基的选择
通常使用PDA培养基。特殊分离培养时,常采用
相应的培养基。
可编辑ppt
22
②种菇的预处理 种菇采摘后,若种菇水分太高,菇盖沾粘,可适 当风干后再进行分离。胶质耳只能用无菌水多次 冲洗,无菌滤纸吸干,然后让耳片子实层上重新 产生成熟的孢子供分离,这样可降低污染率。
可编辑ppt
10
二、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 一是质配后开始的异核双核阶段,即异核双核期。具有
产生子实体的能力。 二是核配后开始的短暂的双倍核期。 三是核配马上进行减数分裂,每个细胞中都有4个单倍
体核,称为单核期,此期亦短暂。
可编辑ppt
11
第三节 选种技术
一、选种的原理和方法 1.原理 食用菌的种性是通过菌丝体的繁衍逐代传递的,所以自 然选择就侧重于在不同菌株之间进行,而不是在同一菌株 的后代中进行。
7
2.四极性异宗结合 由同一子实体所产生的担孢子萌发的菌丝间 进行交配时,唯有1/4的交配组合能产生可孕 的双核菌丝。
可编辑ppt
8
第二节 食用菌的生活史
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从孢子萌发,经历菌丝体、子实 体阶段,直到产生第二代即同一种孢子的全过程。
一、伞菌的生活史
1.担孢子萌发
2.单核菌丝(初生菌丝)开始发育。
可编辑ppt
4
孢子核基因的不同就决定了其所萌发成的单核菌丝的 不同性别。有性繁殖根据进行质配的单核菌丝的性别,又 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一)同宗结合: 1.初级同宗结合 由单个孢子萌发而形成的菌丝全,无需亲和性,很快发 展成双核菌比体,并通过锁状联合增殖。每个细胞内的两 个核没有遗传上的差别,均能形成子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