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关系分析
安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
【摘要】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电子商务的一部分,解决了商务活动中的资金流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各个银行纷纷推出了网络银行服务以及网上转账和在线支付等新的金融产品,并开始在在线支付方面下大功夫,从而直接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在线支付业务构成竞争与威胁。
本文从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角度出发,对第三方支付和网上银行的发展概况以及两者的互相关系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提出了第三方支付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关键词】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网上支付电子商务
一、基本概念介绍1.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是银行利用Internet 技术,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账、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
国内网上银行在这几年呈跳跃式发展趋势,艾瑞咨询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2005年中国个人网上银行用户规模为3460万户,2006年该规模增长为7000万户,年增长率达到102%,2007年中国个人网上银行用户规模达到1.17亿户,未来几年中国个人网上银行用户规模将继续大,2010年将超过2亿户,达到2.15亿户。
2.第三方支付。
2.1第三方支付的概念。
所谓“第三方支付”,是指在电子商务企业与银行之间建立一个中立的支付平台,为网上购物提供资金划
拨渠道和服务的企业。
一般来说,第三方支付公司必须是和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
2.2支付流程。
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然后再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其步骤包括:(1)用户在Internet 上,用Web浏览器进行商品的浏览、选择、购买、填写订单,然后在网上提交订单。
(2)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进行网上支付,将资金划入第三方账户托管。
(3)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商家可以发货。
(4)商家通知物流公司发货。
(5)物流公司把货物送达指定的客户。
(6)客户收到后进行货物验收,确认满意以后通知第三方支付,同时给对方进行评价。
(7)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获得客户的收货确认以后,把资金和划到商家的第三方账户。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第三方支付进行交易的前提条件:(1)客户和商家都使用同一家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2)客户在第三方支付账户上必须有足够的金额可以支付货款。
客户可以通过对应的开户银行对第三方支付账户进行充值。
(3)商家不能直接从第三方支付提取现金,必须通过对应的开户
银行提取现金。
2.3第三方支付的特点。
归纳起来,运用第三方支付进行网上交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便于小额交易。
如果使用传统的支付方式,有的交易成本甚至高出商品本身价值,而电子支付的成本几乎为零,这种支付方式使小额交易的成本降到最低。
(2)买卖双方对网上交易具有安全感。
由于有了可靠的第三方做保障,买卖双方均能接受,更容易被传统消费者接受和信任,买家和卖家都有了安全感。
(3)支付平台降低了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直达银行的成本,满足了企业专注发展在线业务要求。
我国有大大小企业3000多万,大量的企业走上电子商务后都表示愿意选择第三方支付的服务。
(4)提供竞争优势。
适合薄利多销等业务,比传统的结算方式更有竞争力。
(5)提供创新优势。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个性化服务,使得其可以根据被服务企业的市场竞争与业务发展模式,同步定制个性化的支付结算服务。
(6)对于解决境外支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渠道,使用户可以用人民币在网上购买境外产品成为可能,例如支付宝的“跨境交易”功能。
二、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关系1.第三方支付作为网上交易的担保信用机构。
第三方支付是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电子支付担保信用机构,如淘宝的支付宝、易趣的安付通、。
AY。
AL、快钱、易宝支付等。
买家将钱汇到第三方机构。
收到卖家寄来的东西、在确认没问题后,再通知第三方机构将钱转汇给卖家。
第三方支付不是银行。
正如淘宝网总经理所说:“支付宝不是银行,而是担保信用机构,与银行有显著区别。
支付宝与其他电子支付的区别在于有中介担保作用。
2.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离不开银行。
第三方支付是电子商务的产物,但是,第三方支付必不可少的要进行资金划拨和清算。
因此,从第三方支付机构诞生的那一天起,他与银行业之间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目前我们国家法律还不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比如第三方支付公司吸收存款,客户的钱如果要进入他的账户,必须通过银行。
银行在电子支付领域是无法取代的,而且银行应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应该意识到自身在推动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有应尽的责任,应该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事实上,支付公司之间的竞争最先反映在和银行关系的竞争上。
能否与各大商业银行形成紧密合作,能否在和银行的谈判中将价格谈到最低,成为支付公司竞争的首要手段。
3.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竞争。
当前,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但长远看竞争是难免的。
从一定角度来看,电子支付更像银行业务中的增值业务或延伸业务,而这是当前银行业务电子化中的主要业务之一。
当前,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但从长远看,在市场成熟、利润空间比较稳定之后,银行会独立开拓这一领域,甚至会反手吞掉一些有实力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可能性。
毕竟,
这种第三方支付的形式和传统银行业的中间业务、信用卡业务模式有很强的类似性。
3.1在法律层面上看。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设计者基于其对现行法律的理解和把握,力图将自身纳入现行的法律框架内,以期不挑战现行法律制度的规定。
将自己的分标注为信用中介人,将网上支付平台业务定位于商业担保业,避免将自己称为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但实际上其业务触角已伸展到金融行业。
3.2从功能层面上看。
第三方支付平台只是借用了银行的清算业务模块,而其开户业务模块、授权业务模块、支付业务模块、系统管理业务模块等网络银行的主要功能模块均是独立的系统。
其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并不限制和排斥彼此之间在网上支付业务拓展上的竞争。
3.3从支付环节层面上看。
银行若是想介入第三方支付业务,在支付能力的确认上将使担保的过程更便捷(即不必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上充值或者预付)。
如果传统银行涉足第三方支付,在电子支付过程中省去担保等中间业务,其优势将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无法相比的。
3.4从安全层面来看。
银行介入第三方支付业务,将会提高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
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除支付宝等少数几个并不直接经手和管理来往资金、而是将其存在专用账户外,其他公司大多代行银行职能,可直接支配交易款项。
这就有可能出现不受有关部门的监管而越权调用交易资金的风险。
三、第三方支付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监管空白,在缺乏规范约束的情况下发展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急需要相应的法规制度进行规范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秘书长曹红辉指出:“关于电子银行的主体的监管,主要是由中国银监会制定相应的业务管理办法来进行,但是对于电子银行业务的一些主要竞争对手,比如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对这样一些主体怎么来进行界定和监管目前是一片空白。
”国家应尽快出台对第三方支付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金融策略,同时建立起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技术标准等。
对第三方电子支付实施“准入制”,提高准入门槛,规范无序的竞争状态,并对其业务进行必要监管。
参考文献:
肖江.从支付宝看中国电子商务中的第三方支付平台[J].现代商业,2007(17).
彭媛.我国第三方支付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科技广场。
2007(06).
王罡,李锴乐.我国网络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及风险探析[J].中国信用卡,2007(12).35财税金融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