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环境分析
(一)市场状况
1. 第三方支付规模高速增长,移动支付占比持续提升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加快增长,从2013年起,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平均以50%的年均增速增长。
2016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总交易规模达59.7万亿元。
保守估计,2017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超过100万亿元。
图表1:2010-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单位:万亿元)
同时,由于支付企业对线下移动支付场景的持续投入,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近年呈现爆发性增长,在第三方支付整体行业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2016年,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所占比例上升至
54.8%;据新一期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713458.6亿元人民币,而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支付在2017年前三季度交易规模达178429.3亿元人民币,为移动支付的四分之一。
图表2:2013-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结构(单位:%)
2. 少数企业占据行业绝对优势
目前,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呈现双寡头垄断格局,其他支付机构的集中度在不断提升。
目前,在移动支付领域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微信支付、QQ钱包)占据绝对优势。
据调查,2017年第3季度,移动支付市场中,市场份额前列包括支付宝、腾讯金融、壹钱
包、连连支付、联动优势、易宝、快钱、百度钱包。
其中支付宝占比53.73%,腾讯金融占比39.33%。
图表3: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市场格局
3. 第三方移动支付跨境发展态势良好,潜力巨大
随着移动支付产业在中国的成熟、出境游受消费者青睐、跨境贸易发展等因素,跨境成为国内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趋势。
图表4: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跨境发展有利条件
为中国出境游用户提供便捷、普惠的服务,海外场景拓展成为当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首要任务。
在海外市场的开发中,从中国出境用户切入的方式为第三移动支付平台谋得了大幅度的进展。
据统计,2017年国庆期间,使用支付宝在境外消费的笔数为2016年同期8
倍多,人均消费金额提升近50%。
境外消费主力军90后用户人均消费金额达到了1301元;00后人均消费达到532元。
此外,退税方面,通过支付宝退税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80%,人均退税金额达到922元。
而在渗透范围上,目前支付宝已在欧美、日韩、东南亚、中国港澳台等33个国家和地区上线,涉及范围包括餐饮、超市、百货、便利店、免税店、主题乐园、海外机场、退税等消费场景。
占领地域和场景也是微信支付在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
通过境外合作伙伴攻占东南亚、北美等市场,微信支付目前已经接入超过19个国家和地区,支持10种以上外币直接结算,覆盖全球境外商户超过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