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整体浇铸的身体泰森谈力量训练方法
拳击手应该进行力量训练
以前的拳击教练总是告诉拳击手,不要进行力量训练,那会让你四肢粗大,关节僵硬,在拳台上变成活动的靶子。
幸好库斯(库
斯·达马托,泰森的启蒙教练和养父)不这样认为。
力量和灵活性并
非不可兼得,索尼·利斯顿(前重量级拳王,以力量著称)能纵劈叉,尽管他的大腿有36英寸(1英寸=2.54厘米)。
用拳击的眼光重新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
首先是大腿,在拳击的每一个动作里,大腿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腿的主要任务是在重击时发力,绝对力量越大越好,如果你
能像火箭一样启动是最好的。
你不可能每一拳都憋足了劲打,那么
大腿的耐力对拳击手并不十分重要。
因此大腿该如何训练就十分清
楚了。
以重击能力著称的重量级拳王的深蹲成绩都在1000磅以上,
我的最好成绩是1017磅。
训练时目标非常清楚,就是增加重量,提
高绝对力量,我从不做每组次数超过6次的练习。
腰部是力量的通道,把大腿的力量传递到上身,腰部本身也能产生很大的力量。
腰部产生的力量比大腿小,但使用的频率更高,职
业拳手的每一拳都应该充分借助腰部力量。
对腰部绝对力量的要求
可以低一些,但耐力不能忽视。
我通常用400~500磅(1磅=0.45公斤)的重量,每组做6~10次。
脖子对于拳击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位。
野牛一样的脖子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
要是你的脖子又细又长,头部被击中时就会像梨型
球一样摆来摆去。
脖子不主动发力,因此力量和耐力都不重要,重
要的是肌肉,也就是要把他练粗。
我用头倒立、俯卧颈屈伸来达到
这一目的,完全采用肌肉训练法。
这里我不关心重量和次数,只要
能长块就行。
哪个部位是拳击手用得最多的?大腿?腰部?肩膀?正确的答案是小腿。
只要你不想成为活的沙袋,就得保持移动,小腿就要一直保持
紧张。
发力时小腿要有良好的弹性,才能流畅地发力。
小腿最重要
的是耐力,训练关键是次数、时间。
我用500磅做每组300次的提
踵练习。
据说阿里的训练每组1000次,但我不知道他用的重量是多大。
肩部是拳击手最重要的部位,任何动作都需要肩部。
但这决不意味着你要把肩部练得像保龄球一样。
肩部并不是发力的部位,它的
灵活性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肩部应该像小腿一样练习。
最好的动
作是侧平举和直立上拉,我通常用5磅的小哑铃和20磅的杠铃,能
做多少次就做多少次,通常每组不少于200次。
这样你才能一直保
持规范的拳架。
如果你到了第8回合胳膊就抬不起来了,结果可想
而知。
拳击手有一个部位可能是所有运动员中最发达的,那就是腹肌。
它要非常强壮,才能耐住重击。
这个部位的惟一要求就是肌肉发达,仰卧起坐、仰卧举腿、悬垂举腿,需要什么就练什么。
钢铁一般的
腹肌才是拳王真正的金腰带。
背部是发力部位,但只是辅助的。
对它的要求和腰部差不多,但力量上的要求更低,耐力上的要求更高,这个要求实际上和肌肉训
练的要求很相似。
所以,很多拳手都有漂亮的背阔肌。
杠铃划船是
最好的练习动作。
胸部的要求比较简单,力量、耐力要求都不高。
肌肉发达些可能有好处,但也很少有人被击中胸部倒地的。
总之,这个部位要求更低。
过分练它反而会给出拳和防守造成障碍。
卧推作为发达上身的
基本练习还是应该练的,但不用花太大精力。
胳膊是最容易引起误解的部位。
胳膊本身的发力是很有限的,你越主动让胳膊紧张,就越现得笨拙。
胳膊应该像钩子,而不是起重机,那是腿部该干的事。
对二头肌和三头肌的要求就是耐力。
你可
以挑一副哑铃,然后就开始数数吧。
但是前臂的要求有所不同,它
是直接接触部位,很容易受伤。
它的力量、耐力和肌肉,你都要比
较留意。
哑铃腕屈伸、握力器都是可以发达前臂的。
很多家伙上臂
很粗,比前臂粗的多,这些家伙肯定不是拳击手。
拳击手的前臂比上臂更重要,上臂多细都行,但前臂一定要发达。
现在你看到了,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要求,按照要求练习,你才能成为优秀的拳击手,而不是中看不中用的人。
如果你在拳台上看到胸肌、胳膊、肩膀涨得像面包的家伙,尽管跳上去揍他们好了。
但是如果你的对手大腿和腰部粗壮,腹肌像罗马的铠甲,脖子粗得像犀牛,那你就得当心了。
了解对手的训练,那更能说明问题。
如果他能像千斤顶那样做深蹲,像上了发条一样做仰卧起坐,那他一定是个难对付的家伙。
如果他只是猛练卧推,或者经常照镜子看二头肌,那如果不是作秀,就肯定是门外汉。
拳击是运动员双方通过两只拳头的对抗,进行体能、技术和心理的较量。
拳击竞技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两人在正方形的绳围比赛场地中,戴着特制的柔软手套,按一定的规则和技术要求,进行攻防对抗。
攻防的武器只能是戴上特制手套的两只拳头,攻防的目标只限于对方腰髋以上的身体部位。
拳击被人们称作是“艺术化的搏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