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勘测设计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①将上、下行车流分开,提高通行能力。 ②可作为设置公路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 ③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眩目,还 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作用。
④中间带两侧的路缘带能引导驾驶员视线,又增加侧向余宽。
2)中间带的宽度
3)中间带过渡
图5-10 宽度大于规定或大于4.5m时的中间带宽度过渡方法
3)圆曲线上的加宽值
bN(A2 0.05V) 2R R
图5-6 半挂车的加宽
二、三、四级公路的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设 置加宽。
表5.3 公路平曲线加宽
三类加宽值的采用: 二级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40km/h的三级公路有集装箱半挂车 通行时,应采用第3类加宽值; 不经常通行集装箱半挂车时,可采用第二类加宽值。 四级公路和设计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可采用第一类加宽 值。
图5-3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基本型式
图5-3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基本型式
5.1.3 道路建筑限界
(1)定义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道路净空,它是为保证道路上各种车辆、
人群的正常通行与安全,在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 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
(2)道路建筑限界组成
1)净高
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的净高为5m,三、四级公路为 4.5m。
表5.4 城市道路圆曲线每条车道的加宽
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 四级公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宽度时,当路面加宽后剩余
的路肩宽度不小于0.5m时,则路基可不予加宽;小于0.5m 时,则应加宽路基以使路肩宽度不小于0.5m。
双车道公路当采取强制性措施实行分向行驶的路段,其圆 曲线半径较小时,其内侧车道加宽值会大于外侧车道的加宽值, 设计时应通过计算确定其差值。 (4)加宽值的过渡方式
120 5500 7500
100 80 60 40 30 20 4000 2500 1500 600 350 150 5250 3350 1900 800 450 200
2)不设回旋线或超高过渡段时,加宽过渡段的长度应按渐 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10m的要求设置。
3)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加宽过渡段的设置, 应采用在相应的回旋线或超高、加宽过渡段全长范围内,按其 长度成比例增加的方式。
5.1 道路横断面 5.1.1 公路横断面
(1)公路横断面的组成 高速公路、 中间带、行车道、路肩。 一级公路: 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护坡道、碎落台等。
图5-1 公路横断面的构成
二、三、四级公路:行车道、路肩(错车道)。
图5-1 公路横断面的构成
(2)公路路幅布置类型
图5-2 道路图片
5.1.2 城市道路横断面
5.3 路肩、分隔带、人行道及路缘石
5.3.1 路肩
(1) 路肩的作用
1)增加路幅的富余宽度;
2)诱导视线,开阔视野。
3)为公路的其他设施提供设置的场地。
4)增加公路整体的美观。
(2) 路肩的组成
1)硬路肩
2)土路肩
图5-9 路肩的组成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分离式路基,应设置左侧路肩。
5.3.2分隔带 (1)中间带 1)中间带的作用
图5-13 路缘石
5.4公路路基宽度
整体式断面指路基顶面的总宽度。还应包括紧急停车带, 爬坡车道、变速车道、避险车道、错车道等。
城市道路最小净高:各种汽车4.5m,无轨电车5m,有 轨电车5.5m,自行车和行人2.5m,其他非机动车3.5m。
2)净宽
图5-4 道路建筑限界
(3)道路建筑限界边界线的确定
图5-4 道路建筑限界
5.1.4 道路用地
5.2 行车道宽度
5.2.1 公路行车道宽度
(1)一般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
表5.1 车道宽度
①普通汽车的加宽值
bR(R1B)
(R 1B )R 2A 2R 2 A R 28 A R 4 3
b单
A2 2R
图5-5
普通汽车的加宽
对于N个车道: b NA 2 2R
②半挂车的加宽值
b1
A1 2 2R
b2
A2 2 2R'
bN(b1b2)NA122 RA2 2N 2R2A
2)摆动加宽值的计算
b' 0.05V R
4)中央分隔带的开口 中央分隔带开口间距应视需要而定,最小间距应不小于2km。 中央分隔带开口不宜大于40m;八车道高速公路开口长度可 适宜增长,但不应大于50m。中央分隔带开口应设活动护栏。
图5-11 中央分隔带的开口
5)中央分隔带形式
图5-12 中央分隔带形式
图5-12 中央分隔带的形式
5.3.3人行道 人行道宽度为0.75m、1.0m、1.5m、2.0m以0.50m 递增。 人行道上有步行道宽度、种植带宽度和设施带宽度。 5.3.4 路缘石 路缘石的形式有凸起式和低平式。
表5.2 城市道路机动车行车道宽度
设计速度(km/h)
> 60km/h ≤60 km/h
车道宽度(m) 大型客(货)车或混行车道 3.75 3.75
小客车专用道 3.5 3.25
5.2.3 平曲线的加宽设计
(1)加宽原因 前后轮轨迹不重合、 横向摆动 (2)加宽位置 曲线内侧 (3)加宽值计算 1)几何加宽值的计算
段: 设置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且有美观要求的路段。
4)改进直线过渡
图5-8 加宽的改进直线过渡
(5)加宽过渡
1)设置回旋线或超高过渡段时,加宽过渡段的长度应采用 与回旋线或超高过渡段长度相同的数值。
表5.5 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设计速度(km/h)
不设超高圆曲 路拱≤2% 线最小半径(m) 路拱>2%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车道宽度
3.75 3.75 3.75 3.50 3.50 3.25
3.00
(2)有中央分隔带公路行车道宽度
高速公路为八车道,内侧车道宽度可采用3.5m。 设计速度为20km/h且为单车道时,车道宽度应采用
3.5m。
5.2.2 城市道路行车道宽度
1)直线过渡
bx
Lx L
b
可用于二、三、四 级公路。
图5-7 加宽直线过渡2)高次抛物源自过渡bx(4k33k4)b或
bx 4k3b (0xL/2)
其中k Lx
bx[14(1k)3]b (L/2xL)
L
适用于高等级道路、桥梁、立交等。
3)回旋线过渡
可 位于大城市近郊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用 路
桥梁、立交桥、高架桥、挡土墙等构造物路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