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学校规划设计分析

国际学校规划设计分析

 
        国  际  学  校  规  划  设  计  分  析 
               
         
 


 
一、教育与设计的关系  学生作为校园生活的主体, 其行为、 思想发展的特殊性直接关系到对校园规划和建筑设 计的基本要求。

 
素质教育  饿 
要求 
人的主动性、创造性 
要求   
开放、自由的环境,空间气氛   
                     体现  显现                      客观 
中小学校园 
 
素质教育和中小学校园环境关系图 
作为国际学校, 教学方法及教学思想肯定超前于普通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的改变必然对 教学空间提出新的要求。

中小学校园的规划和设计就是教学环境中的环境空间设计, 这样的 环境,可以包括创造丰富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群体环境、广泛的交际环境、生动的科学环境 和优美的艺术环境等。

  二、 学校规划设计思路组织  (一)学校分区布局  作为 12 年制国际学校,学校承载了许多人从幼年、少年到青年期间的成长过程,尤其 是中学阶段, 是一个人长大成人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成长过程中的存异性, 小学、中学、高中的教学区以及生活服务区要做一定的隔离及区分,同一年龄段的教学区与 生活服务区在分区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便利性, 既要做到相对的独立又不能破坏 功能的实用性。

  在建筑功能分区上除了必须强调明确的功能组织, 即三个分区即独立, 保证每个学部都 有着自己独立的出入口,同时又要保证它们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因此,在设计中可通 过各种空间(廊、庭、院)联系着小学、中学、高中三个学部,同时这种廊、庭、院也是要 着重体现的交通空间。

  (二)中、小学校建筑功能的差异性  A、心理需求的差异  针对中、 小学生因为年龄上的差异导致他们心理年龄的差异, 建筑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还 得考虑中、小学生心理年龄对教学、生活上的需求。

教学区与生活服务区的规划及单体设计 上也要体现出这一特点,例如小学教区的营造一种活泼、愉悦的氛围。

中学教区建筑及规划
 


 
设计相对于小学教区较轻松、明快、逐步脱离了幼龄心理的设计元素。

两者虽然存在一定得 差异性,但同时又得把握建筑风格的统一。

  B、建筑功能需求的差异  随着中学教育的深化,教学对建筑功能的需求存在了特殊要求。

例如初、高中对物理、 化学实验室的需求使初、高中物理、化学实验室的功能要求更高,除了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 外还应充分考虑易燃、易爆、强腐蚀及有毒的物品的存放与排放的需求。

  C、外部空间需求的差异  小学的教育模式因为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使教育形式较轻松、 活跃, 小学学部的相对于初、 高中增大了室外活动空间,同时在室外活动空间合理分布小型体育设施,但初、高中的体育 运动区的大型体育设施相对于小学较完善。

  (三)空间交流形态布局  A、轴线式布局形式  轴线布局形式的空间序列布局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明确的控制轴线。

它能够引导人们自觉 地沿轴向运动和观赏, 空间的连续性和时间的有序性在行进中也易于被人们所体验, 因此轴 线控制是古今中外建筑师进行空间序列组织常用的手段。

在轴线布局中, 各功能建筑沿以校 门为起点的主要轴线依次排列, 是现今中学设计中采用最多也是最成熟的空间组织形式。

此 形式能给人以庄严、肃穆和率直的感受。

 
  B、自由式布局形式  自由式布局布局的典型特征是无明显的控制轴线。

在这种布局中, 人流路线的方向自由 多变,人们在曲折迂回之中,处处可以获得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乐趣。

此形式比较轻松、
 


 
活泼和富有情趣,能创造更优美的校园环境。

 
  C、院落式布局形式  以学部为单位形成围合的私密性较强的空间布局形式。

在这种布局形式中, 庭院被建筑 围合或半围合,庭院内部可设置满足学部需求的体育运动区。

结合绿化设计,庭院在原有院 落的基础上可使得学生和老师产生归属感, 庭院内部的小品设置结合学生需求形成自由活泼 的室外课堂。

 
  (四)建筑风格推荐  A、英式风格  融合英国式校园的风格,通过校园入口强烈的主轴线、高低错落的建筑形式、虚实对比
 


 
的空间形态、反差强烈的色彩对比处理,建筑形象突显丰富多彩、活泼生动。

建筑色彩以三 色混砖红色为主基调,配以白色墙面点缀,强调师生间的亲和力。

细致入微的细节规划和设 计,独具匠心的建筑艺术运用,独具文化沉淀气息。

  英式风格学校建筑 
 
    B、欧式或西班牙风格(参考后面枫叶学校)  C、现代风格 
 


 
形体塑造手法具现代感,主要以完整的体块进行组织,并在既定的平面构成基础上,以 连续、穿插、切割等造型手段塑造出既统一又多变的建筑形体和建筑空间。

建筑强调虚实对 比,大面积的玻璃和砖墙凸显现代的风格。

建筑色彩以三色混豆沙色为主基调,配以白色墙 面点缀,采用红砖和白墙的组合,亲切活泼。

 
 
        实例考察  武汉枫叶国际学校   
 


 
 
学校总平面图  武汉枫叶国际学校总体布局采用轴线布局形式, 分区简单明确。

校区从大体上分东西两 大区:周恩来学校(国内中学部) 、外国子女学校(初、高中) ,中间以中轴广场(万万庆广 场—全校师生举行仪式,升国旗,操练的场所)分割,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对比较大。

 
  在主入口左边经过夸张设计一个塔楼与教学楼组合为一体。

顶部设计一个钟楼, 它既具 有象征作用,又具有实用功能,构成整个校园的构图中心,也是学校的标志 
 


 
外国子女校区包括初中、高中,教学区有三栋建筑(初中教学楼、行政图文中心、外国 子女 1#教学楼) ,以空中连廊形式连接,使 3 栋建筑连成一体。

 
 
  教学区与生活区利用高差和一条区内主干道区隔。

 
  融合欧式风格建筑,反差强烈的色彩处理,建筑本身显现出厚重感。

  周恩来学校图片: 
 


 
 
外表面以红色为主基调,配以白色墙面点缀,采用红砖和白墙的组合,显得亲切活泼。

建筑风格 有偏中式风格,采用传统的坡屋面。

 
 
食堂直接采用现代风格建筑  PS:其它地方的说明将结合总平面布局在会议上进一步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