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临床药物治疗学复习资料
1.1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评价浓度依赖性药物杀菌作用
pK/pD 的参数主要有:药时曲线下面积
/ 最低抑菌浓度
(AUC0 — >24h/MIC) 和血药峰浓度 /最低抑菌浓度 (Cmax/MIC) 。 1.2 时间依赖性且半衰期较短的抗菌药物 这类药物包括多数 β -内酰胺类等。抗菌作用与药物在体内大于对病原菌最低抑菌浓度 时间相关,与血药峰浓度关系并不系并不密切。主要评价参数为血药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的
8 第一、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代表,作用机制、特点、主要不良反应及处理
9 糖尿病诊断标准?治疗 1、2 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0 颈内动脉系统 TIA 的一般治疗原则
11、 Hp( +)溃疡的治疗及用药
12 常用降压药的作用机制及联合用药,轻度高血压用药,高血压急症用药 1 利尿剂主要通过排钠利尿、减少细胞外液和血容量降压,有些还可扩张血管降压。 2 钙拮抗剂 (CCB) 是一类降压效果较强的药物, 通过阻滞钙离子通道, 抑制血管平滑肌。对该类药物应提高 T>MIC 这一指标来增加临床疗效
1.3 介于二者之间的抗菌药物
3 实施循证医学的步骤 (P110)\
4 药物治疗的适度性原则 (P7)
5 药物 相 互作用发生机制 药物间相互作用 drug interaction
在防治疾病时,因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用而可能出
6 抗菌药物三级管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
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一) 非限制使用级 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 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 限制使用级 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 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三) 特殊使用级 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 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 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β 受体,
抑制过敏介质释放,预防过敏性哮喘的发作;本类药物对
α 受体的激动作用,可使呼吸道粘
膜血管收缩,减轻水肿,有利于改善气道的阻塞。主要代表药物: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沙丁胺醇等。
2、 茶碱类:主要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后者激动 表药物:氨茶碱。
β 2 受体,使 cAMP 生成增加。主要代
3、 M 胆碱受体阻断药, 通过阻断 M 胆碱受体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主要代表药物: 异丙阿 托品。
抗。其中,这一类不利的作用在临床占主要部分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①相同受体上的相互作用。 ②相同生理系统的相互作用。这类药物合用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受体以外的部位或相同生理系 统而实现的药物效应的减低或增强 ③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 2.2 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药物联合应用由于相互作用改变了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和 生物转化,导致产生药理效应的可利用药量的增减变化,从而影响了药物效应。 ①改变胃排空与肠蠕动 ②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 ③诱导药物代谢酶。 ④抑制药物代谢酶。 。 ⑤尿液 pH 的改变影响药物的排泄。
4、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作用机制与抗炎、抗过敏作用有关,并能增加
β 2 受体数量,抑
制 COMT 的活性和儿茶酚胺的摄取机制,提高血中儿茶酚胺水平。主要代表药物:丙酸倍氯
米松。
5、 肥大细胞膜稳定药,本类药物本身无平滑肌松弛作用,但能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过敏介 质的释放,预防属于 I 型变态反应的哮喘发作。主要代表药物:色甘酸钠。
6、 其他平喘药:扎鲁司特等。
内流,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收缩能力,使血压下降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4β受体阻滞剂
13 平喘药按作用机制及分类 平喘药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可分成六类:
1、 拟肾上腺素药,主要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
β 2 受体,使细胞内 cAMP 的生成
增加,细胞内的 Ca 2+ 水平降低,导致平滑肌松弛;此类药物还激动肥大细胞膜上的
现的药物效应的强度和时间的协同或拮抗,以及副作用的减轻或产生不应有的毒副作用。
按作用的性质分,药物间相互作用可分为两大类:
1 物理化学的相互作用 主要指药物制剂由于理化性质相互影响而发生的配伍变化,如药物混 合发生减效或沉淀反应等。
2 药理学的相互作用 主要有 药效学相互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两个方面。 2.1 药效学相互作用 包括药物在同一受体部位或相同的生理系统上作用的相加、增强或拮
7 妊娠期间可安全使用的抗菌药物和禁用的药物 (1)妊娠期间可安全使用的抗菌药物: ①青霉素类是最为安全的抗菌药。 ②头孢菌素较难通过 胎盘。③红霉素是妊娠期支原体感染治疗的重要药物,对婴儿没有治疗作用。④克林霉素常用 与治疗分娩期耐药的厌氧菌感染。 (2)妊娠期间慎用和禁用的抗菌药物: ①氨基苷类除庆大霉素属 C 类,其余都属 D 类,使胎儿的耳毒性发生率增加。 ②四环素属 D 类, 使胎儿骨和牙齿黄染。③氟奎诺酮类属 C 类,在未成年动物可发生负重关节的关节病。④磺胺 类与甲氧苄啶均为叶酸合成抑制剂,在妊娠前三个月应用是出生缺陷明显提高。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名词
填空
判断
解释
问 答
30 25 15
30
1 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ABCDEF型
2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评价其临床疗效的主要
PK 参数和 PD 参数( P138 )
在抗菌药物 pK/pD 研究中,依据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与其血药浓度或作用时间的相关性,大
致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