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区域性交通干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罗 勇 徐东辉
(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广州
510045)
摘要:区域交通干道对区域城镇开发和经济发展具有引导性的作用。本文根据区域性交通干道的特点和国家的
政策要求,并结合广东省区域性交通干道的建设和管理实践,论述了区域性交通干道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的一
般程序要求、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反映了近年来广东省区域性交通干道建设的创新实践和发展态势,为将来
的区域性交通干道项目建设提供工作参考。
关键词:区域性交通干道;规划;建设程序;运营管理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Regional Main Road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bstract:Regional main roads play a guiding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wns.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main roads, the state's policy requirements, and the experience of Guang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general procedure, work content and workflow of regional road from planning, construction to
management. This paper reflected the innovative practices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regional road construc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which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future work.
Key words:regional main roads;planning;construction procedure;management
1.概述
区域性交通干道对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提高沿线城镇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区域性交通干
道主要指区域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中所涉及的高速铁路、铁路、城际轨道和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①
,主要有
以下特征:一是交通运输网的骨干,承担着区际运输联系的大部分或全部运输任务,通道是否畅通对于运
输网整体的效益起决定性作用;二是运量大而集中,主要以区际交通运量为主;三是有一定的层次性,高
层次的运输通道由多种运输方式组成,通过能力大,能适应各种运输需求,低层次的则由单一方式组成或
以某一运输方式为主;四是经济区域具有扩展性,除直接联系和经过的区域外,还影响到非相邻区域③
。
目前珠江三角洲的区域交通网络日益显现高等级、多层次、网络化等特征,但在区域交通运设施建设
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珠江三角洲内部也出现了交通网络不衔接的问题,不同城市之间、不同交通方式之间
未能充分协调;在城镇密集地区还出现大量土地已被使用,使区域中适用于建设交通线路的通道地区用地
急剧减少,为区域性交通干道的建设带来障碍,从而影响了区域交通运输网络整体效益的发挥。为了实现
区域性交通干道的可持续、健康、良性发展,需要加强对区域性交通干道的宏观管理,强化和突出项目建
设的程序性和规范性。区域性交通干道的一般工作程序可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规划、建设和管理。本
文将结合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和广东省区域性交通干道的建设实例论述区域性交通干道从规
划、建设到管理的一般程序要求和工作流程。 图1 区域性交通干道一般工作流程图
规划阶段
建设阶段 报请国家或省发改委审批立项
报请国家或省发改委审批
管理阶段 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水土保持评估报告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地震安全评估报告
文物调查评估报告
规划选址评估报告
用地控制评估报告报请国家或省环保局审批
报请省水利厅出具审查意见
报请省国土厅出具审查意见
报请省国土厅出具审查意见
报请省文化厅出具审查意见
报请省建设厅核发选址意见书
报请国土部或国土厅出具用地预审意见
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
建设准备
建设施工
竣工验收
政府监督、引导
项目公司运营管理报请项目主管部门审查
报请项目主管部门批准
报请验收委员会验收
2 32.区域性交通干道的规划
2.1开展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规划是龙头,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区域性交通干道的综合效率。区域性交通干道作为区域重大的交
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时间长、报批程序多,做好前期的规划和研究工作非常重要④
。
区域性交通干道的规划研究工作涵盖在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之中,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核心任务是
在对交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交通发展战略,预测交通发展趋势和
运输需求,对未来区域交通发展作出统筹安排。规划的内容体现综合全面的原则,主要包括:
(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和综合交通体系现状(航空、铁路、公路、水运、交通枢纽);
(2)区域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3)区域交通发展趋势分析;
(4)区域交通体系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
(5)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布局规划(航空、铁路、公路、水运、交通枢纽);
(6)近期建设重点;
(7)区域交通政策。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由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它融合了由其他交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交通
专项规划,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公路、航运发展规划;铁道部门编制的铁路发展规划;航空部门编
制的民航发展规划。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基础,是区域性交通干道建设的指
南。
2.2 设立一级空间管治区,实施红线管制
区域性交通规划能否得到有效实施与规划管理分不开,为了加强规划管理,广东省从抓源头入手,在
规划编制方法和管理手段上进行了创新。由建设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组织编制完成的《珠三角城镇群
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创新性的提出了对区域性交通通道实施一级空间管治(监管型管治),强化
对区域性交通通道“红线”的监督管理。此项措施已由《广东省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条例》颁
布实施②
。
《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指出,区域性交通通道是组织全区域交通网络的通道
地区,包括高速铁路、铁路、城际轨道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地区。对该类地区实施一级空间管治的目的,
是通过城镇体系规划和总体规划控制好重要的交通通道用地,保护好战略性空间资源,从而一方面充分发
挥区域交通设施对城镇发展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减少区域交通设施实施过程中对城镇的干扰。区域性交
通通道需由省级政府进行重点监控。
在管制措施方面,规划指出区域性交通通道地区由省和城市两级政府部门共同划定,各城镇政府依据
本次规划的要求,在城镇体系规划和总体规划中具体落实交通走廊位置;相关城镇政府磋商确定相邻城镇
交通走廊接口位置,省政府统筹,并监督实施,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具体的开发建设等环节。区域性重大交
通通道地区的调整必须经由省政府的建设、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各级城乡规划管理必须严格执行重
要交通通道“红线”的管理规定,应准确标注,不得擅自更改和挪动,防止侵占,并通过遥感监测、群众
举报等手段,强化对“红线”的监督。
3.区域性交通干道的建设
3.1 基本建设程序 4按照国家规定,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包括规划、选项、评估、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后评
价等阶段。结合区域性交通干道的建设实践,其规划阶段的工作前面已有详述,建设阶段的工作程序如下:
(1)根据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五年规划和交通发展需要,进行项目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
报请审批立项;
(2)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相关的评估报告(包括环境影响、地质灾
害、地震灾害、文物调查、规划选址、用地控制等),报请审批;
(3)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报请审批;
(4)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图设计,并进行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编制开工报告,
报请审批;
(5)施工及工程验收,建设单位组织项目的实施,施工完毕后,报请验收。
3.2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
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是以项目所在地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为依据,
通过现状调查,重点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实施可能性,为项目建议书的编
制、报批、项目立项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根据预可行性研究要达到的目的,其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
现状评价及发展环境研究;(2)运输发展预测及建设的必要性研究;(3)提出建设规模、标准及初步方案;
(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分析;(5)经济评价。
区域性交通干道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由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勘察设计单位承担编制。编制完成
后,由建设单位组织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进行初步评估、审查。预可行研究报告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
并作为项目建议书的依据。项目建议书完成后,由建设单位报请审批。因为区域性交通干道是国家或区域
的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金额大,所以通常由国家发展委员会审批立项,少数由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审批立项。
3.3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其他相关评估报告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建议书得到批准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是确定工程规模和主要技术方案的
重要依据,是政府审批工程投资概算、进行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建设单位委托具
有相应资质的咨询、勘察设计单位,对不同建设方案从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推荐优化
方案,确定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和投资估算,论证投资效益。报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区域社
会经济发展概况和问题;(2)运输量和交通量的发展预测;(3)建设规模与标准;(4)建设条件和方案选
择;(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6)实施方案;(7)经济评价。
因为区域性交通干道是国家和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请审批,需要编制相关
支持性评估报告并获得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这些支持性评估报告包括:(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水土保持方案报告;(3)地质灾害评估报告;(4)地震灾害评估报告;(5)文物调查报告;(6)规
划选址评估报告;(7)用地控制报告。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是项目能否得到批准的重要支撑报告,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评估咨
询单位编制,其主要内容包括:(1)拟建项目基本情况;(2)环境现状评价;(3)项目施工期间和运营期
间对环境的影响评价;(4)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分析;(5)环境管理和监控政策;(6)结论和建议。环境影
响评估报告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组织评审,并报国家环保总局或省环保局审批,即国家发改委审批立项
的项目由国家环保总局对环境影响报告进行审批,省发改委审批的项目则由省环保局审批。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项目概况;(2)水土流失预测分析;(3)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4)水土流失监测规划;(5)水土保持投资估算;(6)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编制完成后,由建设单位
报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项目沿线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条件;(2)项目沿线地质灾害的
类型、规模、分布和稳定状态等,分析评价对拟建项目建设及营运的危害;(3)分析预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