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期期末检测八年级 语文考生注意:本试题共8页,3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共26分)1.选出加点词语读音有误獉獉的一项( )(2分)A.浣獉妆(huàn) 悲天悯獉人(mǐn) 噙獉住泪水(qín) 分道扬镳獉(biāo)B.籼獉米(xiān)砭獉骨(biǎn)举世瞩獉目(zhǔ)忍俊不禁獉(jìn)C.安谧獉(mì)淘汰獉(tài)眸獉子(móu)强獉人所难(qiǎnɡ)D.拈獉轻怕重(niān)擎獉天(qínɡ)热忱獉(chén)半身不遂獉(suí)2.下列词语中没有獉獉错别字的一项( )(2分)A.聒燥 拙拙逼人 按步就班 B.炫目 无动于衷 尾尾动听C.肆虐 大相迳庭 循规蹈距 D.喧嚣 劫后余生 矢志不移3.默写填空。
(9分)(1)足蒸暑土气,。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官阙万间都做了土。
(4)《渔家傲》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5)退休老师邓玲子离岗不离心,退休不退职,仍然时时处处关心少年儿童,难怪有人称赞他是,。
(用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相关诗句填写)(6)?,休将白发唱黄鸡。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人们常说,,其实未必如此。
我市第二皮革厂最近生产了一种仿皮轧花书包,做工讲究,款式新颖,一个才卖12元呢!A.价廉很可能物也美 B.价廉就不可能物美C.价高必定物美D.价高未必物美5.名著阅读。
(5分)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
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
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个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
(1)请填写上面的空格,这人后来也上了梁山,他的绰号是什么?姓名: 绰号:(2)请写出七个贩枣人中的任意两个人名: (3)以上情节出自《》6.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
(3分)本报讯(见习记者 何明洁) 为了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日前由成都市教育局、共青团成都市委和清华同方三方主办的“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在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举行。
活动当天,三原师生制作了1600多件征文作品和电脑软件。
参加活动的同学一致表示,要文明健康上网,远离精神污染。
据了解,此次“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将途经20站,历时4个月,三原外国语学校是该活动的第12站。
7.综合性学习。
(3分)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上海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正在举行跨年夜活动。
由于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1)如果你想继续了解“上海踩踏事件”的进展,可以通过什么途径?(2分) (2)为提高学生在公共场所的自救能力,某校八年级准备举行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为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
(1分) 二、阅读与鉴赏。
(共44分)(一)阅读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4分)《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8.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答两点即可)(2分)9.请写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揭示的哲理。
(2分) (二)阅读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10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又何间獉焉 肉食者鄙獉小大之狱既獉獉克11.翻译。
(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2.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何以獉战 以獉其境过清B.战于獉长勺 天将降大任于獉是人也C.登轼而獉望之 而獉死于安乐也D.小大之獉狱 公将鼓之獉13.请简要评价曹刿和鲁庄公。
(2分)(三)阅读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10分)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
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伞悄悄地先走了。
①。
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流淌一条清凉、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的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②。
因为凡是以虚伪的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难的,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
等待他的人性的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③。
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保持欢迎的态度。
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着虚伪,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④。
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的真正的人生价值。
对于庸俗的人,你可以反观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在读自己。
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是读懂怎样为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与大度,才能读出一些有益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欢乐和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方面去阅读。
14.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和。
(2分)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分)16.以下四个句子是从原文中①②③④处抽取出来的,且顺序已被打乱,请将正确的顺序填在相应位置。
(只填代号)① ② ③ ④ (4分)A.你读他时,千万别反感他B.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C.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D.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17.“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四)阅读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10分)(1)①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
②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含量(光合作用对氧气循环极为重要,能确保大气中不缺乏氧气)。
③其次,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
④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
⑤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
(2)地球在过去的5亿年岁月中,已经经历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
但这不是最严重的一次。
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 45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生命大规模灭绝,77%到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的生物也大量灭绝。
(3)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同以前所发生的灾难一样,生命将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
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以及身体几乎透明和骨头为绿色的草蛙。
(4)伟大的自然主义者、探索家查里斯·威廉·毕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如果某种生物的最后一个个体停止呼吸,只有在出现新天体或地球重新恢复生机之后,才能再次见到这种个体。
”(节选自《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18.用“∥”给第一段划分层次:① ② ③ ④ ⑤ (2分)19.“首先”“其次”两个词语表明第⑴段的说明顺序是。
(1分)20.第(3)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21.“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一句中的“很可能”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五)阅读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10分)韭菜饺子儿子回乡下的老家看父母,但只能在家待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5点半就要走,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儿子跟母亲坐在老房里一直聊到深夜。
临睡前,儿子有些遗憾地说:“妈,这次太匆忙,等下次有空,我一定在家多待几天陪陪您,还要吃小时您亲手包的韭菜饺子,那个味道太好了,我一直都想着呢。
”之后,儿子便到里屋睡觉了,可母亲却没了睡意,她走到另一间屋,叫醒已经睡下的父亲,说:“老头子,你赶紧起来,去问问谁家菜园里有韭菜,跟他打个招呼,割点儿回来,娃想吃韭菜饺子了,我得给他做。
”躺在床上的父亲一听,立即明白,连说:“好,好。
”然后迅速穿上衣服,下了床。
母亲又说:“老头子,你动静小些,别吵醒了娃,他明早还要走呢。
”父亲再次“嗯”了两声,然后别上一把菜刀,悄悄打开大门,出去了。
此时,正是初冬的深夜,外面很寒冷。
父亲开始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敲门,借割他们菜园里的韭菜,冬日,菜园里韭菜很少,好在敲了数十家门后终于找到了。
村里各家各户的菜园都离村子很远,加上夜路不好走,等父亲割完韭菜回家已是夜里11点多了。
接下来,两位老人开始择韭菜,把两斤多韭菜择完、洗净后,差不多已经是凌晨了。
接下来是擀饺子皮,然后包馅。
这一切如果是在明亮的灯光下完成,不需要太长时间,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在手电筒的光亮下完成的———两位老人怕开灯惊扰了儿子的好梦。
这一切都做完是凌晨3点多,两位老人想了想,还有一会儿得煮饺子了,干脆别睡了,给儿子烧点儿热乎的水,这样,他一起来就有热水洗脸。
5点30分,儿子的手机闹铃准时响了,儿子从睡梦中醒来,一睁开眼睛,便隐约闻到一股似曾相识的香味,这香味越来越浓,最后在厨房里达到了鼎盛———大锅韭菜饺子在翻滚呢。
看到儿子,母亲连连说:“娃快趁热吃了吧,你最喜欢的韭菜饺子,吃过再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