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灸推拿ppt课件

针灸推拿ppt课件


目内眦 胸中
无名指端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大趾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 部位。
(二)腧穴的作用


1.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 的共同特点。 2.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 本规律。。 3.特殊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刺激某些腧穴, 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 用。

风池---防治颈椎病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 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 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清头明目,祛风解毒, 通利空窍 ★主治疗头、眼、耳、目、 口、鼻、脑疾患,精神神志 疾患,以及上肢病的常用要 穴。
头维穴---美容 定位:头侧部,当额 角发际上0.5寸,头正 中线旁4.5寸 。 功效:清头明目,活 血通络,止痛镇痉 ★胃经的五谷精微由 本穴分送头之各部 。 配合谷穴治头痛;配 太冲穴治目眩
适用于老年人血压高,视
力减退

关元---癃闭、崩漏

定位:脐下3寸,腹正中
线上

功效:保健要穴,有强 壮作用
★刺法:斜刺0.5寸,得气
后即可出针





神阙---强壮 定位:脐正中处 功效:保健要穴,补益 阳气,温肾健脾 ★灸法:间接灸,隔姜/附子 饼,隔盐灸 “凡用此灸,百病顿除,益 气延年”《扁鹊新书》
中脘---健脾胃 定位:脐上四寸,腹 正中线上 功效:强壮要穴,健 脾益胃,培补后天 ★灸法:直接灸,15 至30分钟,艾柱7~ 15壮





涌泉---强心益肾 定位:脚趾卷曲,前脚 掌中心凹陷处 功效:补肾壮阳,养心 安神 ★长灸此穴,健身强心,延 年益寿




太冲---疏肝泻火 定位:第1、2跖骨结合 部之前凹陷处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 活血 针灸:直刺0.5~1寸。 按摩:有明显的酸胀感效果 好 又称“消气穴”人在生气后 按此穴,有消气作用。可缓 解人因生气引起的一些疾病


刺法的意义较广,是指采用不同针具或非针 具刺激人体的不同部位,并运用各种手法以 防治疾病的方法; 灸法又称“艾灸”,是指采用艾绒或其他药 物制成的灸炷或灸条,点燃后熏熨体表的一 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针灸治疗作用

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正常功 能,阴阳归于平衡,从而达到防治各种病证 的目的。

丰隆---减肥
定位:外踝尖上8寸,
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
外2横指处
功效:沉降胃浊
★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 物质的作用,故为足阳 明络穴
承山----防痔 定位:当伸直小腿或足 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 出现尖角凹陷处 功效:理气止痛,舒筋 活络,消痔 ★随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 土微粒在此固化
二、刺灸法
针灸推拿
定义

针灸疗法:包括针法与灸法,它运用针刺与 艾灸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改善自身调整能 力,提高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 邪的目的。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表
食指端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大趾端
足太阴脾经
鼻翼旁
心中 小指端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小趾端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足三里---长寿要穴
定位:膝下三寸,胫骨外大筋内
功效:全身强壮要穴,健脾胃, 益气血,提高机体免力和 抗病能力 “要想身长安,三里常不干”

三阴交---安神、调经

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
内侧后缘

功效: 增强腹腔脏器功能,尤 其是促进生殖系统的健康
曲池---降压
定位:屈肘,肘横纹尽头 功效:调整血压,明目。
四、毫针刺法



(一)毫针 1.毫针的结构现临床所用的毫针多由不 锈钢制成,也有用金、银或合金制成的。 毫针的结构可分为五个部分:针尖、针身、 针根、针柄、针尾。
2.针刺前的准备


1.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 (2)夹持进针法 (3)提捏进针法 (4)舒张进针法 2.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1)针刺的角度 (2)针刺的方向: (3)针刺的深度
行针与得气


1.行针又名运针,是指进针后为了使病人 产生针刺感应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行针的手法有多种,这里主要介绍两种: (1)提插法: (2)捻转法: 得气亦称针感,是指针刺入腧穴后,针刺 部位产生的酸、麻、胀、重等经气感应及操 作者针下的沉紧感。
腧穴的定位方法



(1)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 纹头 ( 拇、中指屈曲成环形 ) 之间的距离作为 一寸。 (2)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关节宽度 作为一寸。 (3)横指同身寸(一夫法):
各经穴位主治特点:
(1)经络所过主治所及 (2)临近穴位周围局部治疗作用
针、灸、按摩常用保健穴位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1)固定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 的突起、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 ( 趾 ) 甲、 乳头、肚脐等。 (2)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 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 尖端等。
腧穴的定位方法


2.“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 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 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又称“骨度分寸定 位法”。 3.指寸定位法指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 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 又称“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一)针灸治疗原则

根据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以及针灸治疗疾 病的具体实践,可将针灸治疗原则归纳为标 本缓急、补虚泻实和三因制宜
(二)配穴处方原则
1.远部取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 腧穴,特别是在该经肘膝以下的部位。 2. 近部取穴是指选取病痛 ( 包括“阿是穴” ) 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 3.随证取穴亦名“对证取穴”或名“辨证 取穴”,是指针对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 机而选取腧穴。

命门---腰疼、椎间盘突出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 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11、肾俞---强肾壮阳 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 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益肾助阳,强腰利水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 灸10~15分钟



合谷---牙疼 定位:属于手阳明大 肠经。位于手背虎口 处,于第一掌骨与第 二掌骨间陷中。 功效:主治齿痛.手 腕及臂部疼痛.口眼 歪斜.感冒发热等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