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复习题A及答案
一、填空
1.冷冲压分为和两大类工序。
2.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_________对材料_________,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的强度、硬度都_________,同时塑性指标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4.简单圆筒件拉深时变形程度以_________表示,其值越大,变形程度越_________。
5.材料的屈强比_________,均匀延伸率_________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
6.冲裁件的断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区域。
7.弯曲件的变形程度用_________表示,弯曲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为_________
8.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_________,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_________
9.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处于_________,并且由于采用了_________的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IT8-IT6级。
二、选择
1.弯曲时的变形程度以_________表示。
弯曲变形程度越大,其回弹值越__________
A、拉深系数
B、相对半径
C、大
D、小
2.弯曲变形前后_________长度保持不变,所以弯曲件展开长度的计算以_______为依据。
A、中性层
B、中心层
C、两者皆可
3.冲裁件的未注公差等级为_________级,一般要求模具零部件公差等级_________冲压件3-4个公差等级。
A、IT11
B、IT12
C、IT13
D、IT14
E、高于
F、低于
4.连续冲裁排样时,切断工序必须安排在_________工位。
A、最后
B、中间
C、第一个
5.当弯曲件外形尺寸有要求时,应先确定_________工作部分的尺寸。
A、凹模
B、凸模
C、都一样
6.拉深时的主要问题是起皱与开裂,起皱可以通过加压料的方式克服。
因此,压料力越_________,越有利于成形。
A、大
B、适中
C、小
7.下列属于成型零部件的是。
A、模柄
B、导正销
C、推件板
D、压边圈
三、判断
()1.校正弯曲可以减少回弹。
()2.冲裁间隙越小,冲裁件精度越高,所以冲裁时间隙越小越好。
()3.在生产实际中,倒装式复合模比正装式复合模应用更多一些。
()4.胀形时,坯料变形区受两向拉应力的作用,因此,可能产生的最大问题是起皱。
()5.由于模具要求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所以不能使用铸铁材料制造模具。
四、根据问题判断对错并简述理由
1.计算拉深工艺力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合适的压力机吨位。
已知拉深时总拉深力为15吨,所以选择公称压力为16吨的压力机足够。
2.一般冲压模具的导套安装在上模,导柱安装在下模,并且采用非对称布置。
3.复合模冲裁精度比连续模高。
4.落料冲孔模具一般适合采用倒装结构。
五、分析题
对图示塑件的设计进行合理化分析,并对不合理设计进行修改。
答:(1)壁厚不均塑件,可在易产生凹痕的表面设计成波纹形式或在厚壁处开设工艺孔,以掩盖或消除凹痕。
(2)壁厚不均匀,易产生气泡、缩孔、凹陷等缺陷,使塑件变形。
答案
一、填空
1.冷冲压分为分离和成形两大类工序。
2.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的强度、硬度都提高,同时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4.简单圆筒件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表示,其值越大,变形程度越小。
5.材料的屈强比小,均匀延伸率大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
6.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四个区域。
7.弯曲件的变形程度用相对弯曲半径表示,弯曲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为弯曲回弹
8.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单向拉应力,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开裂
9.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并且由于采用了极小的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IT8-IT6级。
二、选择
1.弯曲时的变形程度以 B 表示。
弯曲变形程度越大,其回弹值越 D
A、拉深系数
B、相对弯曲半径
C、大
D、小2.弯曲变形前后 A 长度保持不变,所以弯曲件展开长度的计算以 A 为依据。
A、中性层
B、中心层
C、两者皆可
3.冲裁件的未注公差等级为D级,一般要求模具零部件公差等级E冲压件3-4个公差等级。
A、IT11
B、IT12
C、IT13
D、IT14
E、高于
F、低于
4.连续冲裁排样时,切断工序必须安排在 A 工位。
A、最后
B、中间
C、第一个
5.当弯曲件外形尺寸有要求时,应先确定 A 工作部分的尺寸。
A、凹模
B、凸模
C、都一样
6.拉深时的主要问题是起皱与开裂,起皱可以通过加压料的方式克服。
因此,压料力越 B ,越有利于成形。
A、大
B、适中
C、小
7.下列属于成型零部件的是D。
A、模柄
B、导正销
C、推件板
D、压边圈
三、判断
(√)1.校正弯曲可以减少回弹。
(×)2.冲裁间隙越小,冲裁件精度越高,所以冲裁时间隙越小越好。
(√)3.在生产实际中,倒装式复合模比正装式复合模应用更多一些。
(×)4.胀形时,坯料变形区受两向拉应力的作用,因此,可能产生的最大问题是起皱。
(×)5.由于模具要求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所以不能使用铸铁材料制造模具。
四、根据问题判断并简述理由
1.
回答:错
理由:曲柄压力机的许用负荷随滑块行程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其标称压力是在离下止点前特
殊位置产生的最大作用力。
拉深时,由于其工作行程长,因此当选择压力机时,并不仅仅只要满足工艺力的大小就可以,必须同时考虑满足其工作负荷曲线才行。
2.
回答:对
理由:导套安装在上,导柱在下以及采用非对称布置的目的是为了安全需要,防止导套在下模时工人误把东西掉在导套孔内发生模具或设备损坏,导柱导套非对称布置可以防止上下模具装错方向,避免损坏模具。
3.
回答:对
理由:由于复合模是同一副模具的同一位置上完成多道工序的冲压,不会存在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所以精度比在同一副模具不同位置上完成多道工序的级进模的要高。
4.
回答:对
理由:落料冲孔模具采用倒装结构可以利用冲孔废料直接从下模的凸凹模漏料孔中排出,而工件通过上模的推件板从凹模中推出落在模具工作面上而方便排出工件,便于下一工件的冲压
五、分析题
答:(1)壁厚不均塑件,可在易产生凹痕的表面设计成波纹形式或在厚壁处开设工艺孔,以掩盖或消除凹痕。
(2)壁厚不均匀,易产生气泡、缩孔、凹陷等缺陷,使塑件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