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心楼板施工方案

空心楼板施工方案

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2.2 设计概况2.2.1生产楼设计概况2.2.2厂房设计概况2.3分项工程概况2.3.1空心楼板概况本工程现浇空心楼板采用PCM空心楼板体系,PCM现浇钢筋混凝土内模是一种由暗梁和芯模上下均为现浇混凝土板的空心楼板组成的楼盖,面积约为15000m2。

空心楼板设计厚度分别为250、300、350,采用1000×500×120(150、200)mm及1000×1000×120(150、200)mm等系列内模,内模抗压荷载大于1000N。

2.3.2主要截面尺寸2.3.2 钢筋工程概况空心楼板内模之间设计有暗梁,宽度150mm,高度同板厚。

2.3.3混凝土工程概况空心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外墙部位、室外有防水要求的板为C30P8,柱头部位为C40。

3、施工部署3.1质量目标3.1.1 整体质量方针:塑造精品工程,提供满意服务3.1.2 结构工程目标:北京市结构“长城杯”。

3.1.3 混凝土工程目标:北京市结构“长城杯”质量标准的“精”等级。

3.1.4 钢筋工程目标:北京市结构“长城杯”质量标准的“精”等级。

3.1.5 模板工程目标:北京市结构“长城杯”质量标准的“精”等级。

3.2工期目标3.3空心楼板工程部署3.3.1空心楼板结构施工划分为南北两个施工区,北区由安徽长城劳务队负责施工,南区由江苏兴泰劳务队负责施工。

3.3.2空心楼板厂家为北京睿达华通化工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厂家派技术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

3.3.3在施工技术上,提前从选材、施工方法及工艺、施工季节的选定和测温养护等考虑,采用综合性的措施,有效克服混凝土浇筑不到位以及保温等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3.3.4加强内部协调各部门提前做好工作部署,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预先提出解决的办法。

施工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应密切配合,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有足够工作责任心,团结协作,搞好各项工作。

3.3.5提前与交通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做好浇筑时混凝土运输车辆的协调管理工作。

3.3.6提前与供电部门联系,确保施工用电。

3.3.7施工前技术部门编制空心楼板工程施工方案,并组织方案交底和技术交底。

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技术部门提前对空心楼板供应厂家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对空心楼板的技术要求,进行资质备案。

并要求空心楼板供应不断档。

要求厂家按“长城杯”标准提供全套空心楼板技术保证资料。

4.1.2技术质量部门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方案交底,针对工程特点,制定施工方法、施工步骤。

4.1.3工长对空心楼板施工人员进行上岗操作知识培训。

根据施工方案及工艺标准要求组织所有的空心楼板施工员进行培训,并做好书面的技术、质量、安全等交底。

4.1.4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底,对粗骨料粒径和坍落度进行相应调整。

4.1.5空心楼板进场后,由材料人员收取空心楼板厂家出场合格证和检测报告,转交技术部门归档。

技术部门组织材料的进场检验和复试工作。

4.2人员准备4.2.1施工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部针对空心楼板工程施工特点,根据施工部位、施工量的不同安排人员,管理、监督控制空心楼板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顺序、施工质量。

4.2.2施工操作人员:配足人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2.3人员要求:➢管理人员:施工经验丰富、管理协调能力强,责任心强,实行生产主管负责制。

➢施工人员:素质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管理完善,听从指挥。

➢试验工: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具备相应的试验工作资格。

➢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操作上岗证,并报监理审查备案。

4.3 机具及材料准备主要机具及材料:其它:手推车40辆、铁锹、铁盘、木抹子、小平锹、水勺、水桶、胶皮水管、标尺(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电闸箱等。

4.4现场准备4.4.1空心楼板安装前,模板安装和底铁钢筋、暗梁钢筋绑扎已做好,抗浮点已施工完成。

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检查模板稳定性、支撑情况。

安装完成后进行各工种自检,办理隐、预检、交接检,之后进行上铁绑扎,验收合格后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书。

审批合格后报监理,取得同意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4.4.2浇筑前检查并清理板内、模内的残留杂物。

4.4.3轴线尺寸、标高等均经过检查,验收完毕。

控制线已按要求设置完毕。

4.4.4检查电源、线路并做好照明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

4.4.5浇筑混凝土的架子、马道支搭完毕。

并有良好的安全措施。

4.4.6计量器具、试验器、振捣棒等检验合格。

操作者具有完好的绝缘手段。

4.4.7物资部门提前做好有关材料的进场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4.8加强气象预测预报联系工作,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

4.4.9加强现场指挥和调度。

避免车辆拥挤堵塞。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5.1流水段划分南区划分为7个流水段,北区划分为5个流水段,共12个流水段。

详见流水段划分图。

5.2施工工艺流程5.3模板与钢筋5.3.1现浇钢筋砼PCM 内模箱体楼盖的模板与钢筋施工,应遵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

必须根据楼盖的总厚度、暗梁的宽度与平面具体位置作恒载取值,进行竖向和侧向稳定计算,设计模板、龙骨与支撑。

5.3.2龙骨和支撑的布置应考虑兼作内模箱体抗浮锚定的要求,模板应双向起拱2/1000—3/1000。

5.3.3模板安装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对、内模箱体、预埋管、孔等作放线定位,核对无误后方可转序施工。

5.3.4暗梁内模箱体楼盖底层钢筋及内模箱体间肋钢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板的上浮,在板下铁和暗梁钢筋绑扎完成后用12#铁丝将暗梁钢筋与模板主龙骨绑扎牢固,间距不大于1000mm 。

5.3.5抗浮点绑扎完成后,验收合格并确定钢筋的垫块完整可靠后,方可进行铺设内模箱体施工。

5.3.6上铁通长筋和负筋摆放在同一平面以减少梁柱接点位置钢筋高度。

5.3.7楼板上铁钢筋安装完毕,应按现行国家规范完成钢筋工程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

5.3.8在楼盖的一定面积范围内利用钢筋作板厚和内模箱体标高控制标识,以保证其在后续混凝土浇注中能符合设计要求。

5.3.9 PCM水泥箱的排放应综合考虑楼板预留孔的位置,PCM水泥箱处以孔留于少切断板受力主筋处为原则,因楼板留孔而切断板受力筋时加筋原则为:在留孔四周板肋内加一半被切断钢筋,且直通入两端梁内300,图纸中注明除外。

因楼板留孔使板受力筋无法穿过且孔宽<300时,板受力筋应按1:6弯度绕孔穿过,此处板肋内受力筋可等面积代换以减少钢筋根数。

(详见下图)5.3.10 空心楼板的后浇带设置在靠近跨中部位的一块内模范围内。

见下图:5.4内模的加工和验收5.4.1内模底面为正方形,四周边缘有一定坡度,在内模中部设置竖向孔洞。

5.4.2内模应具有可靠的密封性,外表面不得有孔洞和影响混凝土形成空腔的其他缺陷。

5.4.3内模的重量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竖向抗压荷载大于1000N,侧向抗压荷载大于800N。

5.5堆放与吊运5.5.1内模箱体的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洁净。

未作表面硬化处理的堆场,其基层应坚实,表面应铺垫洁净砂土厚度不少于50mm。

5.5.2内模在运输、堆放及装卸过程中应小心轻放,严禁甩扔。

5.5.3内模箱体应按规格型号分类平卧叠层堆放,叠堆两端头应各留有不少于800mm 宽的通道,内模箱体在施工现场的叠放层数应符合表一的规定,有定型垫板包装的内模箱体叠堆可不受表一限制,内模箱体叠堆后应作储放标识,并应明显警示禁止人员攀爬。

内模箱体现场叠放允许高度5.5.4应采用专门的吊笼(箱)吊运内模箱体,笼(箱)内的容许叠堆高度同依照上表,且不得高出笼(箱)侧挡板。

严禁用缆绳直接绑扎内模箱体进行吊运。

5.5.5内模箱体被吊至安装楼层后应及时排放,不得再叠层堆放。

5.6内模箱体的安装5.6.1内模箱体被吊至安装楼层排放前须对其外观完好情况作逐根检查。

对内模箱体破损不超过下表所规定标准,而有可能漏入混凝土物料者,均需进行封补、填塞,然后方可入模。

缺损严重超标者不得使用。

5.6.2调整对线,保证内模箱体之间及内模箱体与暗梁、墙、柱之间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并将内模箱体垫至设计标高后,在每段内模箱体两端头约1/4处至少应各有一点作抗浮固定。

相邻内模箱体用内模箱体顶部伸出的铁丝纵横拉结,保证纵横肋距和内模箱体下砼密实。

抗浮固定应根据内模箱体高度等条件,作具体计算设定。

抗浮固定必须牢固可靠。

5.6.3内模箱体下的预留水电线管盒应按线预埋,为减少其对楼盖断面的削弱,管线盒宜尽可能布置在内模箱体间肋位置。

与内模箱体相交的埋管宜采用钢管,预埋管交叉点应布置在内模箱体间肋处。

竖向穿板管先预埋套管。

必要时预埋管线部内模箱体可断开或在内模箱体底部锯缺口并堵填,让出管线位置。

5.6.4放线排布内模箱体时,与靠近的梁、墙钢筋的净间距为80mm,与预留孔洞的净间距为80mm。

5.6.5内模箱体安装完成后须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转序施工。

检查的情况应及时、如实、确切地记录于上述隐蔽验收表中。

该表的整集归档要求与其它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相同。

5.7 混凝土的浇筑本工程空心楼板部分板厚250、300、350mm,空心楼板下侧楼板厚度最小仅为60mm,此厚度包含双层钢筋绑扎厚度。

上层安装内模后再绑扎上铁,致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模下混凝土不能进行振捣,为了达到振捣的效果和要求,在施工时采用“赶浆法”由单侧浇筑灌浆,同时在暗梁部位进行振捣,待内模中心预留的竖向孔洞有混凝土泛浆,表明板底混凝土已灌满到位,这样避免了混凝土局部不能浇筑而导致漏空的现象。

5.7.1泵送混凝土的水平管、转向接头、布料口支座或运送混凝土物料小车的通道,应在内模箱体上架空安装、铺设。

5.7.2浇注混凝土时,应安排适量的木工与钢筋工,随浇注作业及时修补、调整内模箱体与钢筋。

并应安排木工对模架进行护模。

5.7.3混凝土的浇注,应沿内模箱体纵轴单向进行;不能沿垂直内模箱体纵轴作多点围合式浇注。

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小于16cm,且布料与振捣应同步进行,以保证内模箱体底被充填饱满,无积存气囊、气泡。

5.7.4混凝土中的石子粒径控制在5—20mm。

以免石子粒径过大卡在底铁之间,导致灌浆不均匀等现象发生。

5.7.6浇注混凝土内模箱体楼盖时,应采用小型插入振捣器(30)振捣。

不得将震动器直接触压内模箱体进行震捣。

若配合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应采用500W的小功率振动器。

5.7.7楼板砼浇注完成后,上部模板支撑应待砼达到终凝后再进行铺设,模架立杆下加设垫板,并应对垫板进行抗冲剪验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