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肺复苏术后护理常规

心肺复苏术后护理常规

心肺复苏术后护理常规
【概念】
心跳呼吸骤停和意识丧失是临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针对这一情况采用一系列人工急救措施,使患者迅速建立有效地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血氧供应,促进脑功能的恢复,称为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分为:初级心肺复苏和高级心肺复苏。

初级心肺复苏即基础生命支持,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除颤前三者简称为CAB三部曲。

【护理评估】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等变化。

2、准确评估尿量,尤其是每小时尿量。

3、评估患者皮肤是否完好。

4、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有无恐惧、害怕等。

【护理措施】
1、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变化,判断昏迷程度,出现异常立刻通知医生。

2、持续吸氧,机械通气者执行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3、抬高床头15°~30°,促进脑部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

4、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切开或插管者按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护理常规护理。

5、亚低温治疗,控制肛温在33℃~35℃之间,并及早使用冰帽,保护脑组织。

遵医嘱给予脱水剂、激素、促进脑细胞代谢等药物,从而减轻脑缺氧,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

6、留置导尿,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每小时尿量变化。

7、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压疮和皮肤冻伤。

8、保持肢体功能位,预防肢体畸形,足下垂。

9、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

【健康指导】
1、安抚和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与家属沟通,取得其理解与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