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2008年试卷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的题号填在括号中。
(20*1分=20分)1、心理学是研究( D )及其规律的科学。
A、心理过程B、生理变化C、行为过程D、心理和行为2、“自然、真实”是心理研究中( A)方法的主要优点。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法3、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D )A、扩散B、集中C、兴奋D、反射4、飞行员在飞机上升和下降的5-6分钟内需要对飞机性能做出200多次的关注,此时反映出注意的主要特征是( C )。
A、范围B分配 C 转移D、稳定5、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之间成( A )关系。
A、反比例B、正比例C、常数D、对数6、严格而言,夜晚驾驶室内的灯光应关闭,是为了防止( A )现象出现,。
A、明暗适应B、视觉对比C、感觉干扰D、感觉差异7、电影是依据( D )现象的原理而摄制和放映的。
A、空间知觉B、眼动C、错觉D、似动8、将物体的物理特性在头脑中登记的过程是一种( B )。
A、长时记忆B、感觉记忆C、短时记忆D、外显记忆9、主体依据事物外部特征将物体记忆,只是一种( C )记忆策略。
A、精细记忆B、精确记忆C、机械复述D、有意记忆10、位置处在中间的材料往往遗忘多,说明记忆材料会受到(D)的影响。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前摄、倒摄两种抑制11、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先快后慢,它说明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是( C )。
A、材料性质B、数量C、时间D、检查指标12、一般说来,复习的时间分配对记忆效果会产生影响,分散复习往往要( A )于集中复习的效果。
A、优B、差C、相等D、多13、人脑产生想象的来源是( A )。
A、表象B、感觉C、知觉D、回忆14、下列不属于表情的是( C )。
A、面部表情B、姿态表情C、利尿激素的增加D、语调表情15、“前怕狼、后怕虎”是意志在( B )上的薄弱表现。
A、盲目性B、果断性C、独立性D、坚定性16、高考所测量的能力主要是( A )。
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技能D、言语信息17、《红楼梦》中描写的人物王熙凤的气质类型更偏向于(B)。
A、胆汁质B、多血质C、抑郁质D、粘液质18、“持续的低迷活动状态、无兴趣表现”是描述一个人性格中的( C )特征词语。
A、现实态度B、理智C、情绪D、意志19、“请你说说砖的用途…..”,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更需要下列( D )的思维方式。
A、集中B、辐合C、求同D、求异20、下列( A )不属于问题的基本构成要素。
A、知识B、给定C、目标D、障碍二、填空题(15×1分=15分)1、心理是人脑对__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____________的反映。
2、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条件反射叫__操作_______条件反射。
3、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已经到达了形式运算阶段。
4、“狼孩”卡马拉经过了人类8年的教化依然具有狼的一些习性,说明心理发展中具有时效性,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发展的_____关键期______。
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____集中________。
6、耳蜗能将声音刺激转化为听神经冲动,心理学把这种感觉发生过程称为__编码____。
7、一般来说,人的感受性会随着早期的实践锻炼而升高。
8、由于主体经验的影响,知觉有时会发生错误,心理学称为___错觉______。
9、记忆都会经过三个基本过程:编码、存储和_提取______。
10、想象是在______表象_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
11、根据解决问题的方向可以将思维分为求异(发散)思维和求同思维。
12、暗适应发生时,视觉的感受性在____升高________。
13、激情的主要特点是____强烈________,并具有爆发性。
14、能力的发展会受到了知识的影响,能力是掌握知识的____必要_____条件。
15、当人们所从事的是中等难度的任务时,最有利于问题解决是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
三、名词解释(5×3分=15分)1、无意注意2、知觉的整体性3、遗忘4、创造性思维5、能力四、简答题(6×6分=36分)1.说说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3.教师如何利用心理学原理来帮助学生提出问题?4.在学生学习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防止遗忘?5.说说想象有什么作用?6.仔细的看图片,然后说说它包含着哪些心理现象?五、论文题(1*14分=14分)下面列出了几个中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对话,请就材料来说说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情境1:有的同学总想显得高人一等,于是就扒医学词典,半天找到一个词:electroe ncephalograph。
于是就去问同学知不知道什么意思。
见同学作沉思状,丢下一句:“脑电图仪嘛,这都不知道。
白痴!”说罢扬长而去,留下同学站在那里发呆。
情境2:现在许多同学家里条件都比较好,基于上一条的原因,A问B:“你的MP3多少钱买的?”“800。
”“耶!我的比你的贵。
”“那又如何?你的内存多少?”“64MB。
”“我的是128MB的,怎么样,物美价廉。
”……争吵中,无聊的攀比仍在升级。
情境3:有这样一种同学,而且不在少数。
一身名牌,梳着分头,头抹得光光的,一见人,就忙不迭去抿抿他的头发,摆出帅哥的姿态。
兜里揣一张100元大钞,却从来不花,一张嘴就是:“有事找我,我带了100块钱。
”情境4:A:“我星期天见了个人,长得好像你啊!”B:“胡说,世界上有像我这么帅的吗?”C:“谢霆锋长得好帅啊!”B:“他能帅过我?他要是见了我定要仰天长叹:‘怎么有这么帅的人?’然后拔刀自刎。
”答案: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的题号填在括号中(1*20分=20分)1-5:DADCA 6-10:ADBCD 10-15:CAACB 15-20:ABCDA二、填空题(15×1分=15分)1.刺激(客观现实) 2.操作 3.形式 4.关键期(敏感期) 5.集中 6.(感觉)编码 7.升高 8.错觉 9.提取 10.表象 11.求同(集中) 12.升高 13.强烈、(或短暂) 14.必要 15.中等三、名词解释(5*3分=15分)1、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来参与的注意状态。
2、知觉的整体性:人的知觉常常是从物体的整体出发和进行的,而不是作出的局部反映。
3、遗忘:记忆中保持的最大的变化。
4、创造性思维: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创造活动是指能产生新的、独特的、社会价值并改变原型的活动。
5、能力: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并直接影响这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四、简答题(6×6分=36分)1.答:性格是在不断发展变化。
遗传和环境的合金:遗传和先天环境提供了性格发展的物质基础;家庭教育起着最初、最直接的作用;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社会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其他因素的一定作用。
2.答:情绪状态会影响一个人的活动的动力,是人们活动效率的晴雨表。
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可以从下列方面进行:1保持平常心境,即保持乐观豁达、积极向上、始终如一的情绪状态;2合理控制激情,即鼓励和动员积极的激情、抑制无效和有害的激情;3尽量避免应激,即避免应激事件的发生,并加强应急训练。
3.答:问题解决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当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个人的思维任务,就提出了问题,提出问题同人对活动的态度、兴趣及原有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也与人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有关。
教师可以考虑如下方案帮助学生有效的提出问题:1教师要诱发(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好奇心);2教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挑战权威);3教师要提供学生发现问题的知识经验(表象和概念的准备)等等。
4.在学生学习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防止遗忘?答:影响遗忘的因素有许多,时间、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系列位置、记忆态度等要素都影响记忆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样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防止遗忘:正确的组织复习(及时复习、以分散复习为主、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注意材料的系列位置等)、加强外部记忆、注意用脑卫生等。
5.答:想象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它作为一种形象思维特征具有思维的解决问题和形成概念的基本作用,还具有补充认识、预测事件、满足愿望、调节生理等作用。
6.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效果:白色背景下的两个面对面的黑人和黑色背景下的一个花瓶(象棋或酒杯)。
它表明随着我们知觉的方向和角度不一样,所看到的图形是不一样的,并且相互转换。
这种现象说明了知觉具有选择性。
五、论文题(1*14分=14分)参考答案:从上述材料看,中学生表现出了四个方面的特点:现摆—攀比—扮酷—自恋。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下列的一些特点:1认知上的发展以假设和命题为主要思维方式;2情绪和社会的发展是将快乐与烦恼相伴、游戏与真实并存;3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自我概念比较客观、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分化与统一;4行为上的自我关注、喜欢争议、理想化和自我批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