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思维

财务思维

财务报表反映了公司经营的状况,反映了公司战略的意图,反映了公司价值的未来。

同时,它也隐藏了公司所有的雄心和企图,隐藏着所有的理念和选择,也隐藏了花招和欺骗。

遗憾的是,很多人都觉得财务语言就像天书,它只流通在少数人中间,大部分人对它是又爱又恨。

要找到那把直通财务的钥匙,它就是:财务思维。

一. 财务思维:结果导向性思维请看这张图,在这个框的左边,是业务人员的视角。

业务视角讲究的是过程,但是我们财务视角讲究的是结果,因此无论有哪些业务的变量,最后都希望体现在一定的财务变量上。

财务变量请看右边这个框,就是收入的上升,利润的增加,现金流变得充裕。

资产质量得以提高,负债得以控制。

在管理会计理论上,有一套非常著名的工具,叫做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包括四个方面:财务角度、顾客角度、内部经营流程、学习和成长。

这几个角度分别代表企业三个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股东、顾客、员工每个角度的重要性取决于角度的本身和指标的选择是否与公司战略相一致。

1、财务层面财务业绩指标可以显示企业的战略及其实施和执行是否对改善企业盈利做出贡献。

财务目标通常与获利能力有关,其衡量指标有营业收入、资本报酬率、经济增加值等,也可能是销售额的迅速提高或创造现金流量。

2、客户层面在平衡记分卡的客户层面,管理者确立了其业务单位将竞争的客户和市场,以及业务单位在这些目标客户和市场中的衡量指标。

客户层面指标通常包括客户满意度、客户保持率、客户获得率、客户盈利率,以及在目标市场中所占的份额。

客户层面使业务单位的管理者能够阐明客户和市场战略,从而创造出出色的财务回报。

3、内部经营流程层面在这一层面上,管理者要确认组织擅长的关键的内部流程,这些流程帮助业务单位提供价值主张,以吸引和留住目标细分市场的客户,并满足股东对卓越财务回报的期望。

4、学习与成长层面它确立了企业要创造长期的成长和改善就必须建立的基础框架,确立了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

平衡记分卡的前三个层面一般会揭示企业的实际能力与实现突破性业绩所必需的能力之间的差距,为了弥补这个差距,企业必须投资于员工技术的再造、组织程序和日常工作的理顺,这些都是平衡记分卡学习与成长层面追求的目标。

如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员工培训和技能等,以及这些指标的驱动因素。

这个平衡计分卡工具的作用是什么?使得具体的业务变量,跟我们的财务变量对应起来,把战略落实。

这个平衡计分卡最高级别的就是财务变量。

在财务变量下一个等级是客户方面的变量。

就是说我们为了追求好的财务绩效,必须要服务于顾客,要去了解市场。

然后在这市场的下一个维度,是我们业务流程的问题,具体的业务流程来支撑我们的顾客,支撑我们的产品,最后一个维度是学习跟发展的维度。

每一个维度都会有每个维度的一些指标。

这个工具的作用就是将我们的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分解成具体一些业务指标,让业务指标跟我们战略性目标,以及财务性目标能够顺利的对接。

财务思维第一个特征,就是一定要强调财务的结果。

我们把它叫做结果导向性的思维。

二. 财务思维:整体性思维这张图反映的是各种财务变量之间的一种关系,从中可以看的出来,任何的财务变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比如说一个公司的收入情况,它会受到公司资产的制约。

这个资产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收入,但同时收入的增加也会影响资产的增减变动,资产也会影响到债务,那负债就会有增减。

我们的收入变动了,利润可能会发生变化,利润变动会导致现金流变动,现金流变动会导致公司的净资产发生变动。

所以这个思维叫做整体性的思维,因此我们在优化财务变量的时候,一定要联系起来去看。

假设我们公司未来的目标是要大幅度提高公司的收入,于是公司就去为这个东西做准备,要去购置相应的资产。

资产多了就会引起债务的增加。

债务增加,就会有费用,可能会有一些借款费用,就会影响到利润。

最后可能会使得公司资产负债率上升,同时由于债务成本特别高,公司的利润不一定会同比的上升,所以我们任何一个业务,都会影响到多个财务变量。

一定要用整体性的思考方式,要用联系性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公司的业务和财务的问题,千万不可孤立的去看待任何一个变量。

三. 思维误区之与利润表:企业收入高,利润一定高01、企业的收入与成本企业收入越多,利润就越高,这个命题显然是不成立的。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有可能我们为了追求高的收入,公司可能会进行扩张,会招更多人来做事。

也有可能背负更多的债务,导致公司的费用大幅度上升,最终可能会超过收入的增长百分比。

就会导致利润不成正比的一种变化。

这个问题的根源出在什么地方?我们来看一下,收入是什么活动的结果?这里一定要清楚,收入其实是战略和经营的结果。

为企业选择正确方向,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

根据战略进行经营活动,从而获得收获。

但是跟收入相配比的还有支出,支出就不是战略和经营的结果了,而是公司管理的结果。

管理实际上是要追求最经济和最适合的方式来达到公司的目标。

管理是为战略服务的,所以如果管理没有服务好战略,就会出现支出的极大增加,收入增加赶不上支出增加,最后导致公司的利润并不是非常理想的情况。

02、利润表在财务里面,有没有一套报表来反映以上提到的关系?当然有这样的报表,也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报表-利润表。

请看我们下面这张图片。

这张图片是利润表的逻辑结构,左边反映的公司的各项收入,右边反应公司经营管理的成本。

其中营业成本与期间费用详解如下:最后将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即为利润。

利润表中有一些关键性指标,如毛利、营业利润。

1.毛利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就是毛利。

毛利除以营业收入就是毛利率,这个数字越大,表明公司产品的竞争力越强,或者说市场的独特性越强。

为什么?比如说像茅台酒,成本10块钱可以卖到100块钱,所以毛利率就90%。

因此这个酒一定是一个市场竞争力非常强的产品。

2.营业利润毛利减掉期间费用。

这个营业利润既反映出我们产品的市场竞争,也反映出公司一项管理能力。

一般来说,对于正常的公司来讲,营业利润都要为正,如果是营业利润是负就表明这个公司是一种入不敷出的状况,是特别不好的一种情况。

四. 思维误区之与资产负债表:资产规模大,企业一定强01、知识经济时代到来,资产规模不再决定企业强弱决定收入的并不是资产的规模大小,而是资产质量的高低和资产周转的快慢,以及商业模式是否优化。

例如我的公司有一大批货物,质量低,卖不出去,这样就产生不了收入,公司就被滞缓了。

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此前阿里公布了一张图。

就是沃尔玛花了54年的时间,雇佣了220万名员工,达到了三万个亿的销售收入。

但是阿里巴巴?13年,8000名员工就做到了,资产规模小于沃尔玛。

所以我们可以看的出来,同样都是3000万亿的收入,但是两个公司的资产规模却非常的悬殊,那是为什么?主要是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的经营业绩越来越不取决于我们财务报表里面的有形资产,而是越来越取决于财务报表以外的一些无形的资产。

所以,这是新商业模式的设立。

公司是如何来反映这一切的?我们要通过一张资产负债表来反映这个事。

02、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反映的是我们公司具体有哪些资产。

右边指所有者权益和债务,加起来就是公司的资产。

货币资金、应收帐款、存货,这三种资产是公司正常运营过程当中是要转化的。

由货币资金变成存货,再由存货变成应收,再由应收变成货币资金。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图来表达这样的过程。

这个图反映的是我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和这些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刚刚说了,包括应收、货币资金、存货,它们三者之间有这样一种循环的关系。

这三者循环一旦中断,那公司的经营过程就停止了。

五. 思维误区:企业获得融资一定是好事01、债务融资带来的财务杠杆一个浅显的例子如下。

02、债务融资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之前提到资产负债表的左边部分,但是右边部分也是需要注重的。

流动负债:例如短期的借贷。

比如向银行借了一笔短期贷款,但是没有在规定日期还清,信用就会下降,多几次以后可能影响企业今后的借贷,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

非流动负债:例如长期的借贷。

比如向银行借了一笔钱,为期20年,但是最后没有还上,银行有权对你的公司进行破产清算,将你的公司拍卖,拍卖所得归银行所有,以保障它作为债权人的权益。

所以企业的债务没有企业的资产作为保障的话,可能会给公司带来破产的风险。

03、股权融资的利弊股权融资的好处即引入一个股东给公司投资,但是这笔钱不需要归还。

坏处也显而易见,会稀释公司的控制权。

六. 思维误区之与现金流量表:企业利润高,一定很有钱01、企业的利润有多种表现形式现金只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例如卖出商品但还未收到账款,表现形式即为应收账款。

卖出商品得到现金,但立刻转而购买原材料生产存货等等。

所以企业利润高,不一定都以现金的形式展现,也就不一定“有钱”。

02、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其实就是将我们现金增减变动区分成了三种不同的活动。

对于一个正常型企业来讲,经营活动现金流一般来说要是正数,为什么?经营活动现金流是一个负数表明是个什么效果?就是我们卖产品的收入,还没有我们采购物资的现金流出多。

这个对于公司来讲就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可能公司正常情况不能产生现金了,就要靠外部一些输血,比如说像引入新的投资者,或者是变卖掉一些资产,比如说变卖掉股票,就像我们股灾的时候,很多投资者被迫割肉,割韭菜,就是在干嘛?我们现金太不充裕了,所以只能变卖这样的资产,就会导致公司经营过程遭到相应的损失。

通过这个现金流量表,得到各种活动的现金关系,其实可以成为我们判断公司现金流正常与否的一个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