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广义的文化?什么是狭义的文化?文化结构四层说包括哪四个文化体系?
答: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成为“小文化”。
物态文化层,(衣食住行);制度文化层,(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等);行为文化层,(民风民俗);心态文化层,(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
2,简述中国古代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答:从纵的方面讲,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
从横的方面讲,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括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经济成分。
3,宗法制度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有哪些特征?
答:1,家天下的延续: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2,封国制度不断:分封制度曾是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构成中国传统社会基石的以血源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始终非常稳固。
4,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4唐文华的隆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文化背景——隋唐文化的气象恢弘,与地主阶级结构的深度变化休戚相关。
、2,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体现在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其次,体现在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
3,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中国文化发展至唐代,显示出一种阶段性的集大成的灿烂风采,其辉煌令后世追慕不已。
诗歌、书法、绘画、散文。
5,什么是中国文化?它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1中国文化是指由中华名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
2.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瀚如烟的文化典籍,佳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6,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农耕经济的早熟性——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
7,明清时期对古典文化进行了哪些大总结?什么叫西学东渐?
答:在图书典籍方面,对几千年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物进行收集、考证、考编,编纂了《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大典》《四库全书》
在古典科技方面,出现了一批科学技术巨著。
《本草纲目》《河防一览》《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物理小识》
在学术文化方面,对中国古代文献展开了空前规模的整理与考据。
西学东渐是指欧洲耶稣会士东来,将近代的世界观念以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技成就广泛传播于中国学术界。
论述题:
1、从宋代文化的雅与俗谈起,说说当代文化的雅文化与俗文化。
晚唐以降,尤其是入宋以后,江南文化领域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是原本高高在上的士人文化逐渐摆脱“唯我独尊”的精英观念,开始走向普通大众,呈现出由“雅”到“俗”的转变,其突出表现是话本小说、戏文、通俗诗词等文学式样的日趋流行。
二是原本局限于下层社会的民间文化逐渐突破等级观念的限制,开始跻身主流文化行列,呈现出由“俗”到“雅”的转变,其突出表现是说唱、歌舞、戏剧之类艺术的空前活跃。
推动这两种文化转变的便是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和不断成长的市民意识,市民文化也由此兴起。
因此,市民文化既源于士人雅文化和民间俗文化,又超越了传统文化雅、俗对立的二元结构,属于雅、俗共体的新型文化形态。
雅俗是相对而言。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普遍规律。
就我个人看来,雅俗文化其最终目的都是在传播文化,知识其手段不同而已。
雅文化有属于他自己特殊的群体,是一些知识分子,而俗文化知识方便普通大众阅读和认知的,也无可厚非,因为有些专属名词,他们不理解,也不明白,只能用最浅显易懂的话使之明白,也就出现了俗文化。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是相对而言的,雅文化与俗文化历史根源一样悠久。
比如“百家讲坛”倍受欢迎,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成功的进行了雅俗文化间的转换,既有利于雅文化的传播,又有利于人民大众的认可。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更加有利于雅俗文化的融合和传播。
2、明清时期启蒙思想家出现的意义。
产生于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未受外来思想影响的,土生土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启蒙思想家。
他们发起的思想启蒙运动虽不如同时期西方启蒙运动那样声势浩大,但在当时的中国也确实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使沉闷了近二千年的思想界为之耳目一新。
一、在政治上都明确地反对君主独裁专制,具有民主、民权、近代平等思想的倾向
二、在经济上,都否定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三、在法律思想上,提出了具有民主、平等观念的“法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