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PPT课件
• 请大家在自己的纸上写出你的 答案!
每一个回答都有他自己的原因。 • 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应该先救他。 • 然而,每个老人最后都只能把死作为他 们的终点站, 你先让那个医生上车,因为 他救过你,你认为这是个好机会报答他。 • 同时有些人认为一样可以在将来某个时 候去报答他, 但是你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 你可能永远不能遇到一个让你这么心动 的人了。
思考问题一
• 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不同?
思考问题一答案
• 思考方式的不同!
啊,我也30(40,50)了!
请你把两手握在一起,食指伸直, 平行,相距2公分左右。注视自己 的食指,想象有一根绷紧的橡皮 筋缠绕在上面。 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的手指被 拉得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越来越近……”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 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 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 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 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 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 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 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 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 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 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九个人过桥的试验
教授说:你们九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曲曲弯弯的小 桥,千万别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没关系,底下就是一点 水。——顺利过桥 走过去后,教授打开了一盏黄灯,透过黄灯九个人看到, 桥底下不仅仅是一点水,而且还有几条在蠕动的鳄鱼。 ——吓了一跳 教授问:现在你们谁敢走回来?——没人敢走了
心理暗示效应 巴纳姆效应
• 巴纳姆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 福勒于 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 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 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 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 了自己的人格面貌。而要避免巴纳姆效应, 就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不可能每时每刻 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 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于是只能借助 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正因如此,每个 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 示,迷失在环境当中,受到周围信息的 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 参照。“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 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 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 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二、何谓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不仅没有主观不适的感觉, 而且能使自己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心理健康的人从事某种活动一般能达到 比较理想的水平,自身也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反之,如果一个人在某种活动、 中不能充分发挥潜能,不能达到理想水平,就说明他在心理功能的发挥上受到了 某种干扰,遇到了某些障碍,就意味着他的心理发展处于不够健康的状态中。
提升心理健康素质 演绎精彩大学生活
• 请用你们的两个食指 摆一个“人”字给我看
一、何谓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健康概念: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和虚弱现象。也就是说,健康至少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把健康概念深化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 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并提出具体的健康标志: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疲劳和紧 张; 2、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 其中1、2、3、4、5 6、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 项都是对心理方面提 7、体重适当,身材匀称而挺拔; 出的要求。 8、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 9、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10、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1、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
• 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动脉硬化、高血压、消化性溃疡、 月经不调等,人类65%-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抑感有关, 因此,这类病,被称为心身性疾病。 • 心理学发现:一个人在大发雷霆时,身体产生的压力激素, 足以让小鼠致死。因此“压力激素”,又称“毒性激素”。 • 如果人是快乐的,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 • • 益性激素让人心绪放松,产生快感,这种身心都很舒服的 良好状态,可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用了40年时间,对204位成年人作了跟踪 调查,发现在21岁至46岁之间过着舒畅精神生活的59人中, 只有2人在53岁时得了重病,其中1人死亡,在同一时期内, 得不到舒畅精神生活的48人,都在55岁以前死去。 美国生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证明,生气十分钟会耗费大量精力, 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生气的生理反映十分强 烈,分泌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都更具有毒性。因此动不动 生气的人很难健康。(爱生闷气的人?)
俄罗斯的兹马诺夫斯基经长期研究列出一个健康公式: 健康==情绪稳定+ 运动适量+ 饮食合理 / 懒惰+嗜烟+ 嗜酒
因此,健康幸福快乐长寿,很重要的一条是及时调节心理, 保持情绪稳定,维护心理健康。
•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等总 结出的长寿之道是:人要活百岁,合理膳 食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 用占到了50%!只有愉悦的心情,才是人 生终极的追求。
与家人 / 朋友 / 同学的相处令你发脾气。 与人交谈时候,打断对方的话题。 上床后觉得思潮起伏,很多事情牵挂, 时间轻松一下也会觉得内疚。 做事急躁、任性而事后感到内疚。 觉得自己不该享乐
• 0-10分 精神压力程度低、但可能显示生 活缺乏刺激,比较简单沉闷,个人做事 的动力不高。 • 11-15 分 精神压力程度中等,虽然某些 时侯感到压力较大,仍可应付。 • 16分或以上 精神压力偏高,应反省一下 压力来源和寻求解决办法 上述的测试主要是引发大家对精神健康的 关注,若发现分数不理想或不切合你的 状况,请不必介意。
(二)我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6、人格完整和谐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三、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临床医学实践发现:近50年来的人类十大死因的前三位 都是心因性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 过去:肺炎、结核、大脑炎; 现在: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 主要原因:心理压力大,不良情绪体验多,长期处于应激 状态,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障碍。 美国新奥尔良的奥施纳诊所曾做过统计,发现500个连续 求诊入院的肠胃病人中,因情绪不好而致病者占74%;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门诊部统计,求诊病人中因情绪紧张 而致病的占76%;
11
这个试验揭示的原理
心态影响生理
12
心态对你的影响
心态好 ——生理健康,能力增强。 心情不好 ——生理差,能力差。
13
• 新的研究表明,“目标感很强”,对健康有益, 因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这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态, 进而决定其生理状况。 •
• 英国科学家在40~90岁的人群里做了一个7年的 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比 有明确生活目标的,病死或自杀的人数,足足高 了1倍;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多了一倍。
教授说:你们要用心理暗示,想象自己走在坚固的铁桥 上。——只有三个人愿意尝试:第一个人颤颤巍巍,走的 时间多花了一倍;第二个人哆哆嗦嗦,走了一半再也坚持 9 不住了,吓得趴在桥上;第三个人才走了三步就吓爬下了。
这个试验揭示的原理
心态影响能力
10
死囚试验
教授把一个死囚关在一个屋子里,蒙上死囚的 眼睛,对死囚说:我们准备换一种方式让你死, 我们将把你的血管割开,让你的血滴尽而死。 然后教授打开一个水龙头,让死囚听到滴水声, 教授说,这就是你的血在滴。 第二天早上打开房门,死囚死了,脸色惨白, 一副血滴尽的模样,其实他的血一滴也没有滴 出来,他被吓死了。
• 人人皆有压力,然而在压力面前,有些 人能从容应对,而某些人却陷入困境, 这就是一个心理问题。
(二)、你应付心理压力的潜力 有多大
• 下面的测试题,可以测试出你应付压力 的潜力大小。请你试测。 (1) 你有一个支持你的家庭吗?如果 是的话,请你记10分。 (2) 你是否以积极的态度执着追求一 种爱好?如果是,请记10分。 (3) 你平均每月会参加一次社会团体 活动?如果是,记10分。
• •
不同的选择有什么不同呢? 请大家勇于发言
•结果不同 !
最佳答案
• “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 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 公车!”
• 大家思考为什么这个答案是最佳? • 透过现象看本质?请勇于发言!
给我们的启示
• 如果我们能放弃一些我们的固执,狭隘, 和一些优势的话,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 • 这个故事给我们在积极思考的态度及积 极学习的态度做了很深的一课!
• (4) 根据你的健康、年龄、骨骼结构 状况,如果你的体重保持在“理想”范 围内,请记15分。
• 北方人理想体重= (身高cm-150)×0.6+50(kg) • 南方人理想体重= (身高cm-150)×0.6+48(kg) • 一般来说,超过标准体重的 10%,称为超重, 而超过20%,就属于肥胖了。肥胖又根据超过 标准体重的程度而分为轻度肥胖(超重20%)、 中度肥胖(超重30%)和重度肥胖(超过50%)。但
• • • • • • • •
4 5 6 7 8 9
遇到挫败时很易会发脾气。 担心别人对自己学习工作表现的评价。 觉得领导和同事都不欣赏自己。 担心自己的经济状况。 有头痛/胃痛/背痛的毛病,难于治愈。 需要借烟酒、药物、零食等抑制不安 的情绪。 10 需要借助安眠药帮助才能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