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发展史
1.1.1 文字的萌芽时期
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字的创造和产生是人类文明的起点。
在人类社会中,文字的起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先有语言,再有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原始人利用口头语言进行交流,为了便于流传,记录语言和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便产生了
文字,人类用声音表达语言,文字用形象表达声音。
也就是文字的萌芽时期。
我国的半坡
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符号以及美国印第安人的结绳和画书都属于萌芽的文字。
文字的萌芽得益于图画。
在古代的原始绘画当中,人类的祖先,创造了各种形象的符号,这些洞穴中的涂鸦之作,奠定了原始文字的基础。
我国原始时期、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器、石器、玉器上就已经出现了几何形、符号等文字的雏形。
从最初的以图形为主的象形文字,发展到利用抽象的符号记录事件和思想,文字的起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萌芽中的文字分为几种:
刻符:包括陶文和木石上的刻画符号。
岩画:包括岩洞、山崖和其他处所含有表意作用的石壁素描。
文字画:它使图画开始走向原始文字。
车偃部落父子汇款信
父亲托人带信给儿子并
捎去银元53元。
两个“鳖”表示他
们都以“鳖”为图腾,53个小圈代
表53元,父亲口中有回曲的线条
表示叫儿子“回转”。
至今所能看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三种,5500年前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5000年前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象形文字;3300年前中国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字。
经过了长久的时间磨砺,这些古老的文字,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三种文字类型:拼音文字;象形文字:音形结合文字。
例如英文是典型的拼音文字,而中文则是象形文字的演绎,日文混合着表音和表形的因素.
1.1.2 文字的成长时期
在记事图画的基础上,用经过简化的图形作为符号来代表语言中的词。
这样就产生了人类最早的文字——表形文字。
表形文字在字型上保留对实物的直接模拟特点。
(步)(子)现在全世界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文字体系,推本溯源的话,有四个互不关联的发源点 。
——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美索不达米亚,语出希腊文,意为“两河流域”,即西南亚的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平原,曾建有巴比伦、亚述等古国。
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文字”。
多刻在石头泥版上,笔画呈楔形。
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由苏美尔人所创造后,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等都使用它记录自己的语言,
到了公元 前331年随波斯王国的灭亡而衰亡。
“天”和“神”字的演进。
“在”字的演进,最初为读音符号,意为“水”。
“头”字的演进。
“口”字的演进,由“头”字多加两条线而成。
“饮”字的演进,由“口”字加“水”字组成。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全世界最长的一条河流是非洲的尼罗河,它自南而北,下游经过埃
及,入地中海东部。
在尼罗河的哺育下,埃及成为北非的文化摇篮。
古埃及圣书字的创始可能略晚于楔形字,在公元前3100年,它已经以发达的形式而存在了。
古埃及的文字有三种字体:圣书字(碑铭体),僧书字(草体),民书字(人民体)。
古埃及人把文字看作是神圣的,是上帝的文字,故为“神圣书体”。
圣书字又可广义地包括三种字体,是埃及字的总称。
圣书字同样来源于象形图形。
“他说,安宁地来到这里并穿越天空的人,就是太阳神。
”
——中国的汉字;汉字实际上指的是在中国占绝大多数的汉民族文字,汉字可以说是现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它起源于象形文字。
早在公元前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状态的文字符号就已经出现。
禾
生
汉字:从甲骨文到现行的楷体,其间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化。
——中美洲的图形文字;由亚洲经白令海峡,约公元前三千年前定居在中美洲的一支印第安人——玛雅人,于公元前后到十六世纪在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地建立过若干奴隶制城邦,有统一的文化,史称玛雅文明。
玛雅人的古文字写在一种树皮纸或鹿皮上,或雕刻在石材上。
自公元初期至十六世纪使用,由于受到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玛雅人遭屠杀,文书卷遭焚毁,仅存三个残本。
近年科
1.1.3 文字的发展时期
随着历史的变迁,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都已逐渐消亡。
这其中,埃及象形文字的部分表音字母经腓尼基人传人古希腊,发展为现在的字母文字体系:拉丁文字。
拉丁文字属于表音文字.世界上一切拼音字母,都是在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的混合中演变而来的。
同样起源于象形文字的中国甲骨文字,则逐渐演变为现代汉字,成为原始文字中仅存的一种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形体从开始的象形逐渐演变到象征,从象征演变到抽象,由开始的单纯变得繁杂,又由复杂发展到简化,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不断地锤炼、精简、综合,才一步步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样式。
1、字母的传播
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居住在地中海东岸北部腓尼基人,主要依据古埃及文字制定了历史上第一批字母共二十二个。
——腓尼基子音字母
公元前一千年前后,希腊人在腓尼基字母基础上进行改革,并将书写顺序改为自左向右。
——希腊表音字母
公元前七百年罗马人又将字母演变为现在的拉丁字母。
——罗马字母
2、汉字的演变
篆书:
它包括商周的甲骨文、金文、春秋战国文字、
秦小篆。
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即钟鼎文)。
后来还出现了籀文和石鼓文。
以上早期文字通称大篆。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所统一的文字,称为小篆。
甲骨文(局部)清、邓石如小篆
隶书:
隶书的出现,是为了加快书写的速度。
是汉字一种比较简便易于书写的字体。
它出现于秦代,大量使用于汉代。
隶书将篆书的笔画减少,将圆匀的线条截断,化圆为方,变弧线为直线。
唐朝,石门颂
楷书:
又称“真书”“正书”、“正楷”。
楷是法式之意。
楷书萌芽于西汉,魏晋以后盛行。
楷书是隶书的定型化,它把隶书的波势挑法变得平稳,把隶书的慢弯变成了硬勾,把隶书的平直方正变成了长方形,成为直到现在都十分通行的字体。
唐颜真卿颜勤礼碑
草书:
草书是为了适应快速书写的要求而出现的。
草书作为一种字体而正式具有其名,还是东汉章帝时的事。
章草保持有隶书的笔势,比隶书简易,有些点画有所省略。
唐怀素自序帖
行书:
行书兴起于东汉,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的书写速度比楷书快,但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识,兼有楷书字形易识、草书书写快捷之长。
晋王羲之兰亭序
近一个世纪以来,在西洋文化的影响下,汉字文化圈逐步萎缩。
只有在汉字的发源地中国,汉字的地位依然稳定,在中国人看来,方块字已不仅是文字符号,它承载了大量传统文化的积淀。
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人比欧洲人更加珍爱这些祖先传下的符号,在它们身上倾注了无比深厚的民族感情。
随着科技的进步又将汉字的输入方式与计算机相连,更扩大了汉字的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