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议论文知识点整理(1)

议论文知识点整理(1)

议论文一.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又叫,是以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解决“要证明什么”的问题。

议论文的论点要求正确、鲜明。

(1)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论点的类型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①有的文章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②有的文章有几个并列的分论点。

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论点必须是陈述句,它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往往是一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统帅分论点),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2)论点与论题区别:(1)定义不同: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

(2)形式不同:论点的提出一般是一个较完整的判断句,论题的出现常常是一个短语。

(3)位置不同:论点的位置灵活,论题的位置一般在标题或文首。

(3)论点位置①经常放在文章开头;②放在文章中间;③放在文章结尾;④标题直接提出;⑤需要读者概括的(4)提出论点的方法①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②文章的开头直接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的结尾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④列举生活现象引出中心论点;⑤列举生活实例或引用故事童话、寓言等引出中心论点;⑥引用名言、警句提出中心论点。

提炼和概括论点的方法如下:(1)从位置上寻找:①标题、②开头(“我认为”、“我们要”、“我们应该”等)、③文章中间〖(很少出现)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④结尾(关注“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2)研究论点与论题:论点是对论题的扩充。

(3)分析论据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摘录分论点(此类文章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然后)、第三(再次、接着)、最后等。

注意:①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找出来即可。

②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辞等手法。

2.论据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

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根据作证明后,才会有说服力;没有根据的论点,即使正确,即使深刻,也不能说服人。

所以作者在表明自己观点态度的同时,也必须提出充足有力的根据,比如赞成什么,为什么赞成,认为某个现象不好,根据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根有据,以理服人。

(1)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①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

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必须真实、确凿,并且有代表性,所选的事例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影响了议论效果。

②道理论据:包括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格言、谚语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

(2)应该注意:①无论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它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一篇文章中,而是通过些议论性的语言将它与中心论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的时候,不能采用只堆砌事实,形成论点加例子的形式;应该在叙述事例之后,对事例加以分析,揭示这个事例与论点的关系,以理服人。

在使用道理进行论证的时候,不可空发议论,要注意联系实际②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论据的内容③能分析论据的典型性、有广泛性、真实性,普遍性,有说服力④能围绕中心论点另举论据☆概括、分析、补写论据的方法如下:(1)概括事实论据的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全文中心论点或该段中作者的观点;第二步,找出论据包含的两大要素——人物、事件,如果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等具有特殊意义,也要找出来;第三步,采取“人物+事件”的基本格式进行表达,要求语言尽可能简洁,还要紧扣该段中作者的观点。

(2)分析论据内容及其作用的步骤:第一步,明确论据类型,回顾其一般作用;第二步,采取下列格式作答: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中心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要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的作用。

(3)补写论据的基本原则:紧扣中心论点,如果该段中有分论点,则要紧扣分论点。

基本方法:①补写事实论据可采取“人物+事例+简短评价”答题格式,做到所选事例典型、真实,表述语言简洁概括。

②补写道理论据要选择大家熟知的名言警句、格言、定理等,做到书写准确,有出处的一定要写清出处。

补充说明:①一定要看清楚补充论据的要求,是名人的还是其他的,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

②列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③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特别提醒:有些同学会因对论点与论据之间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理解不深入,在分析论据作用、概括或补写论据时,往往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置之不理,使得补充的论据与论点不一致或论据分析“无所依傍”,造成失分。

常见题型(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属论据(填事实或道理),是为了从(填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

方法:依据论点、论据的知识点去确定答案。

变式题型1:××论据能否去掉一个?一般不能去掉。

原因:作者从古今(中外、正反、不同身份等)角度论证的,去掉后不全面,缺乏代表性,使论证不充分严密。

变式题型2:××论据能否互换?一般不能。

原因:⑴结构上:与前文某些词句依次照应或有古今中外顺序,互换后结构不严谨。

⑵内容上:此论据是为了证明……的小观点,不能证明另外一段的观点。

概括论据的内容(规定字数)。

格式:人物(事物)+主体特征(发生发展结果)根据论据概括段落的观点、内容。

调换论据的顺序、删除题型应对技巧:①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或者就是按照前文或后文中的一句话的内容来进行安排;②论证角度:正面、反面、不同种类等;③论证的观点及其关系(多为递进)答题模式:不能调换(不能删),因为它们是按照(顺序)或分别从(角度)来论证观点,使论证更加全面、严密。

3.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1)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以下两种①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

用这种方式写作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

②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方式叫驳论。

这类议论文常称为“驳论文”(2)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事时,就要独立出来,其作用在于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论证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方法如下:(1)论证方法的判断:①回顾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判断依据;②细读文段,对号入座。

议论文析事说理上的逻辑顺序一般总是先提出一个问题,提出议论的对象,回答“是什么”。

接着分析说理,根据不同的议论内容,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从各个方面对提出的论点进行论证,回答“为什么”,这部分是议论的主体。

最后是根据议论过程进行综合,或总结全文,或照应全文,或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使文章的议论前后贯通,使开头提出的问题得以解决,回答“怎么样”。

议论文展开论述的逻辑顺序,大致可分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逻辑顺序就产生并制约着议论文的总体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有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和总分式四种。

(1)并列式。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

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在论证中,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并列式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分论点并列式,二是论据并列式。

(2)递进式。

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论点。

“深入”的路子很多:可由现象说到本质;可由可能性说到必然性,可从经验说到问题,再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从“是什么”说到“为什么”,再说到“怎么样”…。

这种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

它能使问题的剖析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3)总分式(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

a总分总式 b总分式 c分总式);(4)对照式(是指文章一般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分析议论,最后进行总结。

)开头的一般作用:①提出中心论点;②引出论题。

这两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式,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轶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有的是通过社会现象等等。

答题规范格式: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的论题)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结尾的一般作用:①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结论;②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③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④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严密。

四.议论文语言特色1.议论文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为:(1)准确——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2)严密——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3)鲜明——①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②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4)概括简洁——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

不宜详细叙事。

否则会喧宾夺主。

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2.语言特色考查命题形式(1①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2)解答词语作用这类题型可按以下思路:①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②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

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

(3)解答词语顺序类题型可按以下思路:①解释词语的含义;②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