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含解析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含解析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二十岁的父亲蔡怡①“爸爸,您几岁啦?”我问。

听到我喊他一声爸爸,他面有难色地望了我一眼,好像对我这叫了他五十多年的称呼无法接受。

但一向温文、有修养的他犹豫了好一会儿,用疏远又客气的态度回答:“二十岁吧!”【甲】②他说的时候,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不,我应该说他脸上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

那是三岁小娃娃那样的纯净的笑。

③“您是做爸爸的哟,怎么才二十岁?”我一面提醒他,一面拿镜子给他,要他看清楚镜中的老人。

④“瞧,您一头闪着银光的白发,不是二十岁吧?”我给他第二个提示,再次试探他的记忆。

⑤趁着父亲专心地望着镜子,我也在一旁细细地打量他。

他穿件浅绿色短袖衬衫,洗得泛白了。

本来我想帮他换上丈夫出差回来为他刚买的新衣,他却一直拒绝,直说没钱也不能穿别人的衣服。

⑥他总担心没钱,不知这是老年人的通病,还是失智老人独有的忧愁。

向他出示写着他大名的存折,并大声念出折子里的存款数额,是我每天的功课,但都无济于事。

每隔十分钟,他就要出门找教书的工作赚钱。

他一面说,还一面摸上衣口袋,于是我赶紧在他的口袋里放上几百块钱,然而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⑦父亲的焦躁让我心疼,不停地解说也很累人。

雇用的外籍看护担心我不在家的时候,中文不流利的她无法应付父亲,更担心父亲因急着找工作而趁人不备溜出大门。

他曾经很神奇地打开四道不同的锁,搭电梯下到一楼,所幸被已经打过招呼的警卫拦了下来。

⑧后来我为解决父亲的“工作狂”心态想出一条妙计。

我用他的口吻在一个纸板上大大地写着:“我,蔡某某,已经教了四十多年的书,现在领退休金在家养老,还有儿女奉养,生活无忧无虑,不需要再去工作赚钱了。

”⑨没事时,我就请他翻来覆去地大声朗读这些话。

每读一遍,他紧绷的神经就会松弛一些,脸上浮现出笑容。

但读完立刻忘记,所幸,他会自动重读一遍纸板上的好消息,每天读成千上万遍也不厌倦。

⑩不知道是这种暗示有效,还是他的记忆更加退化,他觉得自己已不再是要工作养家的中年人,而是在我家做客的外人。

他常扯着我的衣袖,一再地点头赔笑:“谢谢你的招待,请送我回家吧!”【乙】⑪我疲于应付父亲每日抛出的不同的球,也知道某些解释无效,只能忍住眼泪,期许用紧紧接抱所传达的爱与关怀,把他留在我经营的陌生“民宿”里。

⑫此时,父亲在镜中端详自己后,很自信地对我说:“头发虽然白了,但我就是二十岁!”【丙】⑬“您是我的爸爸,不能比我年轻呀!”我撒着娇,不死心地拉着他的手,像是紧紧拉住他随时间流逝而逐渐远去的灵魂,想要唤回他深处的记忆,唤回原来深爱我的父亲。

⑭没想到他头一扬,嘴一撇,生气地说:“我——为什么——要当你的爸爸!”⑮我的心好像被戳了一个洞,一阵寒风刮过,冷到心底。

眼前是永无止境的灰暗,而我就在这弥漫的灰暗中,用力追赶着父亲的背影,还口口声声地喊着“爸爸”“爸爸”,奇怪的是,走在我前面的父亲并不回头。

待我终于追上背影,仔细一看,才发现我追错人了,他,只是个和父亲长得一模一样的陌生躯壳,并不是我的父亲。

⑯【丁】我吞了吞口水,把寒冬藏在心底,换上春暖花开的语调,好似新生命正要热闹开锣。

我兴高采烈地宣布:“好啦,就让您当二十岁的爸爸吧!”(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父亲的这句话将我凝冻在过去与未来的荒芜里,让我找不到出口,好久才回过神来。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选文主要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每读一遍,他紧绷的神经就会松弛一些,脸上浮现出笑容。

(4)联系上下文,简要谈谈你对第⑮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我的心好像被戳了一个洞,一阵寒风刮过,冷到心底。

(5)结合文章主旨,谈谈你阅读文章后的收获和感悟。

【答案】(1)D(2)①父亲失智,认为自己二十岁;②父亲总担心没钱,要出门找工作;③父亲认为自己是客人,感谢“我”的招待。

(3)运用神态描写的描写方法,细致生动地写出了父亲明白了自己当下的生活无忧无虑,无须再去工作赚钱时的释然、幸福和满足。

(4)示例:“我”本想奋力唤回父亲深处的记忆,但父亲的话却让“我”清醒地明白,此刻的父亲已忘记了一切,变得原生,“我”的内心感到寒冷、绝望、痛苦。

(意思对即可)(5)示例:①孝敬父母,爱在当下。

“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②学会独立,不断成长。

父母总有一天会老去,未来的路终要自己走,我们应学会独立和坚强,尽自己所能去保护自己爱的人。

【解析】【分析】(1)结合“父亲的这句话将我凝冻在过去与未来的荒芜里,让我找不到出口,好久才回过神来”这句话可知,这里出现的是一种对文本承接的具体作用,在此处应该呈现出一种主要的特点,可以放在第十六段的开头,故选D。

(2)结合文本可知,本文主要写了父亲失智,认为自己二十岁;父亲总担心没钱,要出门找工作;父亲认为自己是客人,感谢“我”的招待等三件事情,据此分析即可。

(3)“每读一遍,他紧绷的神经就会松弛一些,脸上浮现出笑容”运用了典型的神态描写的描写方法,细致生动地写出了父亲明白了自己当下的生活无忧无虑,展现出父亲内心的满足之感,据此分析即可。

(4)“我的心好像被戳了一个洞,一阵寒风刮过,冷到心底”展现出父亲的话却让“我”清醒地明白,此刻的父亲已忘记了一切,变得原生,“我”的内心感到寒冷、绝望、痛苦,突显出我内心的记忆,据此分析即可。

(5)感悟类需要结合文本细致分析,从不同角度呈现出即可,如孝敬父母,爱在当下。

学会独立,不断成长。

再依次展开即可。

故答案为:(1)D(2)①父亲失智,认为自己二十岁;②父亲总担心没钱,要出门找工作;③父亲认为自己是客人,感谢“我”的招待。

(3)运用神态描写的描写方法,细致生动地写出了父亲明白了自己当下的生活无忧无虑,无须再去工作赚钱时的释然、幸福和满足。

(4)示例:“我”本想奋力唤回父亲深处的记忆,但父亲的话却让“我”清醒地明白,此刻的父亲已忘记了一切,变得原生,“我”的内心感到寒冷、绝望、痛苦。

(意思对即可)(5)示例:①孝敬父母,爱在当下。

“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②学会独立,不断成长。

父母总有一天会老去,未来的路终要自己走,我们应学会独立和坚强,尽自己所能去保护自己爱的人。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能力。

解答时,应先通读全文,理清文意;然后细读相关语段,提取相关信息;最后结合语境,筛选并整合其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出判断选择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

解答时,应先通读全文,理清文意;然后细读相关语段,提取相关信息;最后筛选并整合其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概括作答即可。

(3)此题考查学生品析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4)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重点句子的能力。

这类题型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修辞、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重点词语等;再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这里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其答题格式为:修辞+表达效果+表现了/赞美了什么。

(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及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解答时,应先通读全文,理清文意;然后细读相关语段,提取相关信息,提炼出文章的主旨;最后根据题意要求,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一件自己最爱的老物件来进行描述即可。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少年的月夜①“五一”小长假,妈妈带乐乐到农村看望奶奶。

对六岁的乐乐来说,邻居家九岁的阿保就像他的闰土哥。

闰土的故事还是赖在妈妈怀里听来的,乐乐每天都会规着脸哼唧:“妈妈抱抱,妈妈拍拍,妈妈摸摸,妈妈讲故事……贱分兮的童声让爸爸直呼肉麻,乐乐已经知道撒娇是会被别人笑话的,但他乐意,谁管得着。

②阿保穿着件白背心,吸拉着一双满是黑泥的拖鞋,头发很长很乱,都直立着。

最初,他用审视的、提防的眼神看着乐乐。

这年月,即使农村的孩子,也都在学校学会了普通话,他弄懂了乐乐的语言后,开始跟乐乐一起玩积木。

阿保也有不少玩具,断腿的奥特曼、缺了顶棚的托马斯,还有变了形的小火车轨道。

乐乐瞪着晶亮的小眼睛喊道:“我以为你是穷孩子呢!”妈妈赶紧制止他并不安地看着阿保,但阿保没有说话。

③乐乐瞅个空子,央求阿保带他去追后院的鸡鸭,阿保灵敏得像个猴子,老母鸡看见他都吓得发着抖蹲下来。

院中的老杨树上,住着一只松鼠,阿保爬到树杈上去抓,乐乐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这时他看到树下有个猪圈,那头耳朵遮着眼皮的花猪不时瞥他们一眼,还看到墙角一个露天的粪池被雨淋得快满了,他真担心阿保哥会不小心掉到粪池里。

最后松鼠逃到树梢去了,阿保从树上下来,带乐乐去二楼淘他的玩具箱。

④楼梯是用铁焊的,看上去很陡,但是站到二楼阳台上就能够到树上的橘子。

阿保的奶奶喊他吃饭,一碗很黑的肉,是昨天没吃完的,奶奶也不舍得吃,一顿赶着一顿给阿保留着。

乐乐说:“我妈妈说吃剩饭对身体不好,容易得癌症。

”妈妈过来喊乐乐回家吃饭,用湿纸巾给他擦去满手的灰尘,顺便问阿保的成績好不好。

阿保奶奶抱怨道:“阿保脑子笨,我和他爷爷又不能辅导,他回回都考不好。

”阿保似乎没听到奶奶的话,他只是看着乐乐手,上来回滑过的湿纸巾,半天没回过神。

⑤夜晚,孩子们消停下来,老年人不允许过早开灯,他们只好坐在门前的水泥台阶.上聊有趣的事。

阿保告诉乐乐,上学要步行三里路,路两边都是稻田,一汪一汪的水里面有很多青蛙。

他随身带一个打火机,有时候会偷偷点燃路边的野草,有时还会挖田里的泥巴捏小人,沟里的水不深,但是掉下去可很难上来,沟的尽头是用来浇地的水井。

这些让乐乐听得入了迷,抬头望见月亮已经升得老高了,照着小院对面那片亮洼洼的菜畦。

乐乐说:“农村的月亮可真干净,跟刚洗完的脸一样!”阿保问:“城里没有月亮吗?”乐乐说:“城里的月亮容易和路灯弄混。

”阿保就想:那得多大的路灯啊!要是每一盞路灯都跟月亮一样大,那该多神奇呢!对了,妈妈爸爸肯定每天都能看到那么大的月亮。

⑥明天小长假就结束了,这是最后的月夜。

乐乐像跟妈妈撒娇一样倚着阿保的肩膀,明天的分别让他有些伤感。

这时奶奶出来吓唬他:“你爸妈说明天把你放这里,让你每天和阿保哥哥一起上学。

”乐乐一脸恼怒:“我才不要当留守儿童!”说完他回头问阿保:“哥哥你是留守儿童吗?你妈妈呢?”阿保又沉默了一会儿,告诉乐乐,妈妈和爸爸都去上海給他挣钱去了,爸妈很爱他,所以要挣很多钱将来好送他出国读书,爸妈还答应他下次回来给他买个平板电脑。

“可是妈妈说,平板电脑对眼睛不好!”乐乐一本正经地说。

⑦阿保抬头望向天空,不知什么时候,丝丝缕缕的几片薄云遮住了月亮,月夜似乎暗了下来。

而乐乐却感到耳边蛐蛐儿的鸣唱越来越响,青蛙也跟着伴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