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数学说课标说教材材料

三年级数学说课标说教材材料

说课标、说教材各位评委好:很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说课标、说教材大赛。

今天我要说的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对于本册教材,我打算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大方面,展开进行。

一、说课标1、本学科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2、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二、说教材1、教材的编写意图及内容结构2、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三、说建议1、教学建议、评价建议2、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首先,说课标三年级学段第二学段,所以,新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解决问题1、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2、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数学思考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情感与态度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内容标准数与代数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认、写小数和简单分数。

2、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4、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计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空间与图形1、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2、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统计与概率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综合实践活动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具体知识是这样安排的:数与代数包括:空间与图形包括: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第二部分:说教材这册教材的编写特点:创新实用开放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例如,认识学生自己的素材——奇妙的变化;反映学校和家庭生活的素材——美化校园,摸名片;认识大自然的素材——动物趣闻,变化的影子;反映社会生活的素材——风筝厂见闻,富饶的大海;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素材——走进农村。

2.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本教材彻底改变了过去教材普通采用的小步子编排方式,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如口算、估算、笔算有机结合编排。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在传统教材中,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和口算放在一个单元,将相关的估算放在其他单元中,人为地将笔算与估算分开,不便于学生掌握计算的策略。

本教材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了解多种策略。

四则混合运算也不再单设单元,结合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一并进行学习。

3.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

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的知识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

4.强化问题意识的培养。

本册教材没用了前几册的编排特点,通过含有丰富信息的综合情境图让学生提问题。

所不同的是,根据学生认知变化和能力的逐步提高,综合情境图中的信息逐渐增多,提示性的数学问题逐步减少,这样,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以提高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选择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信息窗1,以简洁的统计表的形式呈现了风筝厂的生产进度情况,提供了风筝的品种,已完成只数、未完成只数、离交货天数等信息,但未出现提示性的问题。

这样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

所谓“经历”是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因此,要“经历”就必须有一个现实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编排体例新教材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它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强调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每个单元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信息窗(主要的学习内容),每单元设计了有密切联系的几个信息窗让学生通过找信息提问题你说我讲信息口袋自主练习中完成每节课教学。

综合练习,让复习与整理在形式多样的数学练习活动中得到具体落实,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查缺补漏,提高综合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学会了吗,通过数学游戏、情境图呈现、实践活动、操作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出自我评价。

丰收园,让学生初步的从四维目标的达成上全面评价自己,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

内容结构:◆(课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图形的周长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表内乘法表内除法平均分分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图形、线段图形的面积第三方面:说建议◆教学建议1、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创设实践活动。

如在认识质量单位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使用天平、台秤等来感受物品的质量,建立质量观念,掌握有关质量的知识。

2、充分利用信息窗信息窗是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大特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窗的作用,让学生从中提取可以利用的数学信息进行学习。

3、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化素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决身边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方法,避免单纯的进行计算教学4、课内外结合如认识质量单位,可以贯穿在整个学期,在课下及家里具体情境中来巩固所学知识。

◆评价建议:如何评价三维目标落实情况。

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适时点拨,指点学法,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从而实现教学的最高境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就能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下面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几点建议:1、实践活动材料。

为了师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的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各个学校要充分利用并开发实物材料和设备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2、音像资料与信息技术。

可以开发录像带光盘等音像资料。

如录制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作为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问题情境。

录制数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录制数学家的生平或故事;录制教学案例供教学讨论。

3、图书室资源。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图书室除了书籍数量太少外学校还应该充分利用校外的图书馆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

4、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

教师要充分的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挖掘适合学生学习的素材。

教师还可以想学生介绍电视中雨数学有关的栏目,组织学生对某些内容进行交流。

以上便是我们队本册教材说课标、说教材的具体阐述,可以说这次说课标、说教材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们学到很多在工作中学习不到的东西。

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给予指点,我们会再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