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广西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桂林阅读老臣的《拱桥》一文,完成21~25题。

(15分)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

听这名字,你就可以想到他的形象,比如角弓或者青虾,还有课本上的赵州桥。

我认识他时,他的腰已经很弯,人也很老。

那时,他已在村庄东边一座老旧的石屋里当了许多年的校长。

其实,校长、老师也就是他一个人。

他的脸上有许多褶皱,一说话就满脸开花。

胡茬子布满两腮和下巴,尤其是下巴,总是硬扎扎的。

哪位男生犯了纪律,他从不打手板,而是低沉着嗓音说:“把手伸出来吧,手背儿。

”他的大手便把你的小手抓牢,将下巴挨近那颤抖着的小小面积的手背儿,来回蹭那么几下,让你觉得刮了刺猬一般的痒痛。

因此,我们对他宽宽的下巴充满畏惧。

我那时读三年级,很捣蛋的,有次挨了扎,便对同班的二青说:“校长的下巴要是脚后跟儿多好,咱就不怕他了。

”脚后跟儿同校长的下巴比起来,的确有本质的不同,光溜溜的,没有钢针一样的胡茬,手背拂上去很平展的。

二青听了,先是嘎嘎笑了两声,然后就当了叛徒,把我出卖给校长。

校长便把我找去,用浑浊的老眼定定地望着我,说道:“你真的怕我的下巴?”我望着他宽阔的脸,敬畏地点点头。

他用手掌刮刮下巴,发出“嚓嚓”的响,说:“怕就别捣乱了,小子。

”除了用下巴刮手背儿,他对我们很好,比如,下雨天,他的弯背就成了座真的拱桥。

山里人家,稀稀落落的,校舍三面倚山,一面临沟。

我和其他十来个学生,上学放学是要过沟的。

那条四五丈宽的沟,冬天干涸,雨天却气势汹汹,浊流滚滚。

沟上没有桥,水虽仅齐校长的膝盖,但对十来岁的孩子可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了。

我攀“拱桥”只一次,是在怨校长下巴不是脚后跟儿不久。

洪水把我们隔在这岸,校长便从那岸过来,在水中蹚来蹚去。

没人能替他,一个学校三个年级一个老师,校长是最年长的,我和二青则是第二、第三年长的。

我是不好意思让他背的,一是觉着着有关脚后跟儿的比喻对不起他,二是觉着自己大了不能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背。

八个同学给背过对岸,只剩下我了,再没办法去解。

校长已垂着弯背,哗啦哗啦蹚水过来了。

他浑身透湿,喘气的声音像是在拉风箱。

“来吧。

”他蹲下来,袒给我一面弓形的脊背。

“不!”我拒绝,说,“我敢过。

”但这是吹牛,水浑浑的,浪头一个撵着一个,看着都让人晕眩,何况那水要淹没我的肚脐眼儿呢?“来吧,孩子。

”他又说说。

拱形的脊背一动不动,静等我伏在上面。

我急得要哭了,我该怎么办呢?“别不好意思,爷爷背孙子嘛。

该上课了,快来。

咱爷儿俩得赶紧过去,同学们在等呢。

”他不容拒绝地说道。

我闭上眼睛,趴上了那座“拱桥”。

身体被浮载起来,晃晃悠悠,迈下水去。

浪声灌满双耳,我却趴得紧紧的,与那面脊背紧紧箍在一起。

临上岸时,校长趔趄一下,但我并没有掉下拱桥,因他宽大的手紧紧板着我。

“这不过来了吗?”他说。

是的,过来了,我从桥上滑下,落在坚实的大地上,站着。

校长却没有站着,而是瘫坐在地,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苦笑着脸,说:“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爹妈时,可不是这副模样。

”他的模样,真像一座坍塌的拱桥。

喘吁了一会儿,他站起来,我们拥着他走向老旧的教室。

二青靠近我,说:“校长背你过河,不是走的,是爬。

”“爬”用来说人是贬义,我讨厌他说校长“爬”,便狠踹了他一脚。

那年秋天,我转学了,校长也走了,他实在再也教不动书了。

小学校便黄了数年,直到盖起希望小学。

已当了乡长的二青说:“盖座拱桥吧!”于是,通往学校的沟上就有了座石桥……许多年过去,我过的桥比小时走的路还多,但我忘不了那座拱桥。

那座宽厚、踏实、温热的血肉拱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

(有删改)21.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写出“拱桥”在文中蕴含的三层含义。

(3分)22.校长怎样惩罚犯错的男生?为什么要这样惩罚?(2分)23.文章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写校长的“老”,试举两例简要说明。

(4分)24.从叙事安排角度来看,文章划线句中“爬”这个动作,是否显得突兀?为什么?(3分)25.这座“拱桥”具有怎样的特点?如何理解这座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3分)21.(3分)“拱桥”的三层含义:①校长年老,脊背弯曲,形如拱桥(1分);②校长背学生过河,仿佛一座血肉拱桥(1分);③校长教书育人,是孩子成长的桥梁(1分)。

22.(2分)①他用长满硬扎扎胡茬的下巴蹭男生的手背(1分)。

②这样做既有所惩罚又不太重(1分)。

23.(4分)①肖像(外貌)描写(1分)。

“他的脸上有许多褶皱,一说话就满脸开花”用满脸皱纹直接描绘校长的老态(1分)。

②语言描写(1分)。

“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爹妈时,可不是这副模样”用他自己大不如前的感叹突出他的年老力衰(1分)。

③动作描写(1分)。

“趔趄”“瘫坐”“爬”背学生过河的动作十分吃力勉强突出了校长的年老力衰(1分)。

(答细节描写或间接描写,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4.(3分)①不突兀(1分)。

②因为前有伏笔(1分),如“身体被浮载起来,晃晃悠悠”(1分)。

或:(他)“瘫坐在地,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

(如果从“炼字”的角度回答,不给分)25. (3分)①这座“拱桥”有“宽厚、踏实、温热”的特点(1分)。

②校长对教育的奉献精神、对学生的关爱(1分),让“我”永难忘怀、终生受益(1分)。

柳州人为什么要善良鲁西西在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小修车铺。

我第一次去大叔那里补胎,他干完活,满手油污地立在那里,对我说:好了。

我问,师傅,多少钱?他说:“4块。

”我忍不住惊讶,在这城市,这种脏累的活,时间成本和店租成本,收费却这么低廉。

他老婆闻迅而来,纠正道:“5块。

”大叔不高兴地扭过头,冲他老婆说:“我说4块就4块!”他老婆说:“你每次都这样!”战火仿佛一触即燃。

不想看两口子因为一块钱而吵架,我连忙喊:“你们不要吵啦!”丢下5块钱跑了。

后来我都把车推到他店里修,等待的时候,就会观察他的店面。

不足10平方,供一家三口做生意,吃饭、阁楼上睡觉。

条件很艰苦。

有一次,他修车的时候,我坐在旁边看他修。

我才发现他有一只手的手指不太灵活,仔细一看,发现他的四个手指齐齐断过,是重新接过的。

可是,大叔每次修车,要的价格都是那么低。

补胎5块,调整刹车5块,家里收到的小书架,抱下来请他帮忙拼装仍是5块。

我常常在想,他一天要赚多少个5块才能维持他的活呢?我真的情愿多给他一些,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么做。

有一年春节,他回江西老家过年,我发现他回来以后搬到隔壁更小更偏僻的店面。

我向他买了充电器,用了几个月,充电器被我弄坏了。

我带着旧的充电跑下去,对他说:“师傅,买个充电器。

这个坏了,给你。

”(我是想把坏的那个给他,好让他回收卖一点钱。

)不料,他看了一眼坏的充电器上的字,然后对我说:“你这充电器超过保质期有几天了。

不过我还是给你换个好的吧?”我把钱递给他。

他不肯收,他说:“不要钱,我帮你换了。

”那一刻,我心里非常非常的感动。

为什么一个这么贫穷的人,仍然愿意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

愿意给予。

他明明比我更需要钱。

我愣在那里,但我没有拒绝他的好意。

只不过是几十块钱,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憾我内心的善意。

只是后来,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

有一次我的车坏了,需要更换刹车零件。

他告诉我,店里的刹车零件从20块到100块,价格不等,问我要哪一种。

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100块的。

因为我以为贵的东西,他赚的利润可以高一些。

事实上,他的价格总是比外面要便宜。

有一天,车在半路上爆胎了,我不想在就近的修车店处理,就气喘吁吁地推到他的店里,花了半个小时,搞得我汗流铗背。

我心里有个可笑的想法,想要让他多赚点。

我把车放他店门一扔,交待师傅“我一会儿再回来拿”。

等我洗完澡再下来,发现车还没修。

我就吃惊地问:“师傅,怎么还没有修啊?”两口子笑呵呵地站在门口冲我说:“因为要换胎,价钱高,没有经过你同意哪敢换啊。

”我认真地对他说:“师傅,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你觉得怎么修就怎么修,要多少钱就多少钱。

”这是我第一次当面赞美他。

真正的善良是大叔这样的人。

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

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我想,我所能做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的给予的善意。

呵护这份善意,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

(摘自2018年《青年文摘》,有改动)你每次都.这样!(品析句中加点的词,从中可以看出大叔是个怎样的人?)(3分)(2)只不过是几十块钱,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憾我内心的善意。

(如何理解“只不过”几十块钱,“我”却说是“庞大的”善意?)(3分)22.如果把文章的标题“人为什么要善良”换成“人要善良”,你觉得好吗?为什么(2分)23.请结合文章说说人为什么要善良。

(4分)20.共4分,每空1分。

①把坏的充电器送给他;②换刹车零件选择价位搞的买;③特意推车走半小时,把车扔在他店里修。

原因:想让他多赚点钱(或:让他用安心二体面的方式赚钱)。

(如答“我都把车推到他店里修”“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尽量选贵的”这类不是具体事例的不得分)21.共6分,每题3分。

(1)共3分。

分析两个加点词各1分,分析大叔形象1分。

示例:“就”字写出毋容置疑(或:无可辩驳,不容商量,下定决心,强调)语气(1分)。

“都”暗示这个收费标准向来如此(或:说明对别人也如此,说明一直是这样)(1分)。

这两个加点词可以看出大叔是一个诚实守信(或:说一不二,不贪婪,实在,质朴)的人(1分)。

(2)共3分。

分析“只不过”1分,写清说是“庞大的”原因2分示例:“只不过”指对于“我”来说钱的数量少(1分),然而,“这么贫穷的人,仍然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愿意给予”这种贫穷中的高贵异常可贵,所以说这份善意是“庞大的”(达到“贫穷”的意思或达到对于大叔来说钱并不少的1分,答到“慷慨”或“给予”的意思1分)。

22.共2分,表明态度1分,说明理由1分。

只表明态度不说理由不得分。

示例一:我觉得不好(1分)。

因为原标题用设问的方式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用和读者讨论的口吻,显得更亲切),而换成新标题则没有这样的效果,显得生硬(1分)示例二:我觉得不好(1分)。

因为新标题直接点明中心(或: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对读者起到一定的告诫、勉励作用),原来的标题没有这样的效果,显得态度模糊(1分)。

23.共4分,结合原文分析1分,陈述理由1分,答到任意两点的4分。

示例:①“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1分),善良能让更多人成为善良的人(1分)。

②“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或“我”选择贵的刹车零件买)(1分),善良会收获更多来自他人的善意,手留余香(1分)。

③“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或“我”把车放心地扔在大叔店里修)(1分),善良会收获别人的信任(1分)。

④“我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

呵护这份善良,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安心二题,面的方式赚钱”(1分),善良会让善良延续下去(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