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

广西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

广西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4题;共25分)1. (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bìnìxiùsh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6分)(2016·丽水)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居数月,胡马将胡骏马而归。

________②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________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________④尉果笞广。

________⑤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________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3. (10分) (2017七上·西华期中) 名句默写。

(1)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乡书何处达,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3) 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5)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 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8)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不亦君子乎?”(9)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4. (5分)文学名著题。

①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八个字。

②《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四字”。

正是秉承这一宗旨,梁山好汉嫉恶如仇,劫贫济富。

③“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绒胡须。

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粗犷豪放,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粗中有细。

” 这是对《水浒》中(人物)的描写。

⑤“眼如丹凤,眉似卧蚕。

大耳垂珠,唇口方正。

额阔顶平。

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

气宇轩昂,胸襟秀丽。

” 这位英雄是《水浒》中的。

⑤“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也指爱!”这句话出自《》,是作者对儿子(人名)的谆谆教诲。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5.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触摸阳光①我曾经读到过这样的一个句子:阳光走着猫步来。

我当时在心里反复咀嚼这句话之后,仍延续着说不出来的感动。

我以前一直以为阳光只是单纯平淡的理性意义上的一种东西,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无数角落,它和空气、雨水、泥土一样廉价,它甚至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太阳正常运行的附属物。

②后来,又读到代薇的诗句:阳光照射进来/像一杯刚刚挤出来的泛着泡沫的牛奶/还带着牛棚和干草的气味/睡衣的颜色。

我第一次觉得阳光也如此的美丽和充满感性。

③我选择在一个闲暇的午后,坐在临窗的书桌边。

阳光从窗棂斜射进来,它照在墙角水仙舒展的花瓣上,然后又落在我身后凌乱堆放的书籍上。

我书房中许多寂寞的什物,正承受着它温柔的抚摩,这四周的阳光也一样地安静。

④我可以在时间的推移中,感受到阳光的优美步伐,它如同一个小女孩,揪起裙角,蹑着小脚,从我房间走过,尔后又静静地离开。

她的到来,只相当于秋天里落叶的一次自然降落,而不会惊扰我凝神时的短暂安睡。

⑤一直生活在北方习惯了,到了南方总有些不适应。

南方气候湿而多雨,阳光有时也不是很绚烂的那种,所以很多时候会特别怀念那些在北方的日子。

尤其是在冬天,南昌的冬天并不太冷,只是风较大,因而阳光显得微弱,它完全比不上北方的那种明朗的照耀。

⑥我生活的这个地方,冬天里雾气会很重,所以我清晨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掀开寝室窗帘,去等待第一缕阳光穿透雾霭,照射进来。

然后紧接着是到走廊晾晒被褥,在接近正午时分,阳光才会无限地笼罩整个阳台,让我们沐浴个彻底。

在阳光下弹着木吉他的忧郁男孩,他比我更懂得,阳光的每一次照耀,都会是一次非比寻常的精心弹奏。

⑦我记得高中时代的我,喜欢在晴朗的周末黄昏,去后山坡上看日落。

那时候总是独自坐在一块巨石上,看着太阳在河对岸缓缓地沉下去,云层变成灰蓝色,这是一天中阳光最温情的时刻。

山坡上到处是陌生的坟墓,但我从不惧怕,我坦然自如地走在寂静的松树林中,因为内心的宽阔。

阳光就是这样,它总能涤净你曾经骚动的心。

⑧在遭遇了好些天的雨水连绵之后的一个下午,阳光终于让我再次看到阳台上被子漫天铺开的景象,也让我再次听见廊檐下伴着吉他声的动听哼唱,一些爽朗的笑声也随着阳光的来临而重新复活。

那个下午,我在漫长的等待之中,突然想出去看看太阳,这个想法让我的室友惊讶不已,但没人愿意接受。

我打电话给一位要好的朋友,很诚挚地提出邀请。

我原以为这是一个超乎寻常的奇妙想法,它甚至要比看月亮更具浪漫气息,但最终她没有同意。

她还劝我放弃这个很荒诞的想法,在寝室里安静地看书。

其实是她们无法体会一个人对于阳光的眷恋和挚爱。

⑨我还是去了。

整个下午,我就一个人躺在草坪上,闭上眼睛,那和月光一样温和的光芒,拂过我的脸,我体味到了前所未有的亲切。

很久没有如此近距离地触摸阳光了,我们被尘世所累而日渐发霉的心,其实需要更多的晾晒!(1)结合第①、第②两段内容,说说作者对“阳光”的认识前后的变化。

①以前认为“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后来认为“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⑤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我们被尘世所累而日渐发霉的心,其实需要更多的晾晒!”这句话的理解。

(4)综观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对阳光孜孜以求?6. (17分)(2016·安徽)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铁凝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②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

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

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

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

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

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

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

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

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

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第①段中进行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2)本文②③段,列举________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________这一中心论点。

(3)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7. (19分) (2018八上·温岭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与元微之书①白居易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②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修书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④尘念,此际暂生。

【注释】①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

②殚:尽,全。

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

④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修书以先奉报(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

①因置草堂________②流水周于舍下________③大抵若是 ________④去我万里________(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 (19分)(2017·宜城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南方多没①人,日与水居②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