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莱城区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作业
一、选择题。
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各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新中国建立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B.西藏已经获得了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运动的广泛开展
D.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胜利结束
2.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刘爷爷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③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4.下列有关人民政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属于抗日统一战线
D.曾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5.下列人物,既是人民政府副主席又是解放军总司令的是
A.毛泽东
B.高岗
C.张澜
D.朱德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A.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B.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C.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选举宋庆龄等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7.“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8.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9.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西藏和平解放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新中国的成立
D、抗日战争胜利
10.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A、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B、“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C、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
D、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11.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内反革命势力基本肃清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3.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4.以下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有①开国大典②西藏和平解放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④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15.朝鲜战争爆发于
A. 1950年6月
B. 1950年10月
C. 1951年6月
D. 1951年10月
16.1950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这里的“邻人”是指
A.日本
B.越南
C.韩国
D. 朝鲜
17.下列人物在上甘岭战役中壮烈牺牲的是
A.罗盛教
B.邱少云
C.杨根思
D.黄继光
18.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刘少奇
19.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共同纲领》 B.《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0.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1950年人民政府颁布了
A、《土地法案》
B、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二、非选择题。
第21题11分,第22题11分,第23题8分,共30分。
21.阅读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请回答: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栖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栖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三年以来”是从哪一年算起的?各举一例说明“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3分)
(2)材料中“三十年以来”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什么?中国人民在这"三十年"中,依次经历过哪四个革命斗争时期?(5分)
(3)公元“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一次会议上?(1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新闻和历史节目见长的美国公共电视台为纪念朝鲜停战协定签订50周年制作了一档特别节目,该节目的开场白强调:“战争在3年的酷暑和严寒中延续,面对不可预测的敌人,3.4万美军死亡、10万美军受伤、7140人成为战俘、8000多人失踪……”这些数字只是美方目前愿意承认的数字,但也应该足以引起他们对这场战争的关注和反思。
材料二:1975年,前国会众议员麦克洛斯基曾作为第一个访华的美国国会代表团成员到过中国,还见到了邓小平。
他告诉邓小平,自己身上留有志愿军手榴弹的弹片,还是42军的战士给炸的。
邓小平风趣地说,那时候我们称你们是“美帝国主义”。
麦克洛斯基诚挚地对记者说,他希望美中日韩朝这些过去打过仗的国家今后永不再战,让这些国家的人民在美丽的河山之间永远和平地生活。
材料三:新华网北京2000年10月25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英、人民日报记者唐维红、新华社记者罗玉文)首都各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大会今天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哪场战争?美国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2分)
(2)中国政府也参战了,那目的何在?(2分)
(3)战争的销烟早已散去,但那些永恒的数字应引起美国人怎样的反思呢?(3分)(4)对于中国人民来说纪念这场战争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4分)
2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8分)
2007—2008学年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作业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1分,共20分。
1-5 A D D C D 6-10 B C C A D 11-15 B D B D A 16-20 D D A A D
二、非选择题。
第21题8分,第22题6分,第23题8分,第24题8分,共30分。
21.(1)1946年。
董存瑞,刘胡兰。
(3分)
(2)1919-1949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5分)
(3)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
(4)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分)
22.(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朝鲜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并企图进一步称霸整个世界。
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当朝鲜爆发内战后,美国借此机会首先来侵略朝鲜,再想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提示:麦克洛斯基说过:“美国不应去侵略别的国家”也许这正是美国政府最应反思的地方。
侵略战争不但带给别国人民灾难和痛苦,同样也伤害到了自己,朝鲜战争是这样,越南战争是这样,伊拉克战争更是这样。
美国人是应好好反思一下了。
(4)我们纪念历史的同时,更多的应去感受历史,昭示后人。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更加奋发地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
23.新中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2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2分)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2分)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