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与人体平衡知识分析
-----------------------作者:-----------------------日期:
三: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
1、一长直扁担长1.5m,前端挂200N的货,后端挂300N的货,则肩膀应该位于离扁担前端________m处,才能使扁担平衡,平衡后肩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N.(不计扁担的重力)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N,如果不计滑轮重
和摩擦,物体A的重力为 N。
3.在图1所示的两种常用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选填“甲”或“乙”).使用这两种工具都省功(选填“能”或“不能”).
4、如图所示,杠杆AC(刻度均匀,不计杠杆重)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点挂一重为G
的物体。
为使杠杆平衡,应在杠杆上的_________点施加一个作用力,才能使作用力最小,该最小作用力与物重G的比值是___________。
5、如图2所示,物体 A 和 B 的质量相等(滑轮重力不计),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 A︰F B= 。
图1
6、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一根杠杆,如图3,它是一个________杠杆,其支点位于图中的________点.要使钓起鱼时省力一些,则钓鱼者两只手之间的距离应________一些(填增大或减小).
7、如图4,利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G ,需要拉力F 或'F ,F 和'F 大小的关系是F
'F 。
(填大于、小于、等于)
8、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入了泥潭中,司机按图5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其中省力的是 图。
9、如图6所示,动滑轮重为50N ,绳重和摩擦不计,人对绳子的拉力是
260N ,则物体的重是 N ;若重物上升的高度是0.2m ,则绳子自由端
下降 m 。
10.如图7,每个钩码重0.49N,杠杆上每格长度相等,现用一弹簧测力计要求钩在支点右侧,使它的示数为0.98N,且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应钩在 点
图3
图4 图6
处,拉力的方向应__________;如要求弹簧测力计钩在支点左侧,使它的示数为0.49N,且杠杆仍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应钩在________点处,拉力方向应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小星学习了杠杆后,他把了解到的杠杆进行了分类,如图所示.其中作用特点相同的一组是()
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A.减小摩擦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3、如图8所示,是用道钉撬撬道钉的示意图。
当道钉对道钉撬
的阻力F2是4000N时,要把道钉撬起,需要的动力F1最小为
(不计道钉撬重)()
A、20N
B、200N
图8
C、2000N
D、20000N
4、学校国旗的旗杆下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
旗就会上升,对该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5、在右图中,四种简单机械使用时,能省力的是()
6、下列关于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
7、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
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增大动力臂,省力
D.减小阻力臂,省力
8、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
B,力F在这个过程中()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9、一不法商贩在秤砣上粘了一小铅片,用这样的杆秤测得物体的质量比实际质量()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都有可能
10、如图9,O为支点,在A端施加一个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杠杆为()
A.一定省力
B.一定费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
D.都有可能
三、作图题
1.如图10所示,用裁纸刀裁纸.加在裁纸刀上的动力为F ,支点在O 点,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并用l 标明.
2.如图11所示.请你画
出利用滑轮组向下用力提起木箱的绕绳方法
3.如图16所示,轻质杠杆的A 点挂一重物G ,绳受的拉力为F 2,为杠杆的支点。
请在杠杆的端点B 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 l 的示意图,并作出F l 和F 2的力臂l 1和l 2。
四、实验题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有甲、乙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的猜想: 图10
图16
图9
(1)甲同学:
(2)乙同学: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为了验证以上两种猜想是否正确,两位同学采
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A.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安装实验器材。
B.在没有挂钩码时,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
C.将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边并移动其悬挂的位置,重新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
D.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并移动其悬挂的位置,使杠杆又在水平位置平衡。
并将每次实验测得的数据都记录在下表中,那么:
(1)在记录数据的表格中,根据实验装置右边的放大图补充表格中漏掉的两空(g=10N/kg)。
(2)在实验中,当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的重心在图中的_______点。
(3)综上所述,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0.9 500
2、5.4 12.6
3、乙不能
4、A 1/4
5、1.2
6、费力 A 增大
7、等于
8、乙
9、730 0.6 10、F 竖直向下 A 竖直向上
二:选择题:
1、D
2、D
3、A
4、D
5、A
6、C
7、D
8、A
9、B 10、D
三:作图题:
1、 2、
四:实验题:
1、(1) 1.5 8.2
(2) O
(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