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楼设计说明

教学楼设计说明

辽宁工学院华睿国际科技学院教学楼设计说明
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辽宁工学院华睿国际科技学院位于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锦州市著名的笔架山风景区,东侧毗邻渤海湾,西侧为通往市区的快速干线渤海大道,北侧为开发区恒山路,南侧为绥天线公路。

(2)场址条件
新校区地势高差大,高低错落,属丘陵地势,整体形状类似梯形。

(3)气象资料
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度:24.3 ℃
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8.9℃
冬季最低温度:-28℃
年平均温度:9℃
年平均降水量:755mm
主导风向、频率:冬季N(15%)、夏季SSW(18%)
夏季平均室外风速:3.8m/s
冬季平均室外风速:3.9m/s
基本雪压:0.4KN/m于
基本风压:0.50KN/m2
最大冻土深度:113cm
地震基本烈度:7度
(4)供电条件:
由锦州市电业局承担,学校内部建变电站。

(5)供水条件:
由开发区供水厂提供水源。

(6)排水条件:
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提供排水线路至新校区建筑红线。

(7)通讯条件:
由锦州市电信公司负责提供足够的线号和网络线路,满足新校区办公电话及学生IC 卡电话。

设计依据:
《辽宁工学院滨海大学园校区规划》;
《辽宁工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华睿国际科技学院教学楼》;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037—96》;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设计理念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全球化加速,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存的时代。

要求人们要具备共存,分享的能力。

同时由于每个人的观点和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采取灵活的对策。

以前所受的教育,只是为了应对考试的单纯的知识的灌输:而未来的教育是承认多样化,尊重每个人的才能和思想的情操教育。

这样就要求学校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施,那么教学楼作为教学设施,那么它的设计理念一定
要符合未来教育的要求。

建筑设计
华睿国际科技学院教学楼的设计采用了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

他满足了新一代高等教育的要求,是以开放式教育为依据。

在功能和空间上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他在功能设计上按照使用要求把不同的使用空间分区设计,空间设计上强调交流,开放的自由空间。

在技术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建造生态建筑、节能建筑。

中庭空间
设计的总体构思是以中庭为中心设计的,教室等空间围绕中庭布置。

在南侧主要布置的是80人教室,在北侧主要是计算机教室,在其西侧为40人小教室,东侧为进入庭院的主要入口,在入口的北侧是报告厅,这样的布置方式是考虑教室的使用功能、采光等综合要求而设计的。

在其入口上有个柱廊,这样把这个中庭与外部空间用虚的方式分割,使他成为建筑的一部分,是半私密性空间。

这样的布局,提高了中庭的使用率,为学生提供了交流、休息及娱乐的空间场所。

在中庭内布置绿化、小品等景观,增加教学楼的氛围。

也丰富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场所,使校园增加学习氛围的同时也增加娱乐的气氛。

交流空间
在围绕中庭走廊的设计上,布置了大部分的交流、休息的空间。

这样为学生在课余的短暂的时间里提供了交流、休息的场所。

其表现为:在走廊临中庭侧的窗台设为600高,在其上方安置300高的栏杆,栏杆的形式为靠椅的S曲线,便于学生休息。

把走廊上把部分外挑的阳台划为室内的空间,这样使原先通直的空间,变得丰富,还增加了静态空间,便于学生交流休息。

把走廊上设计外露的阳台,可以在上面种植花草,这样在丰富了庭院空间,美化了建筑的同时,把建筑融于自然之中,使建筑与自然共存。

这样使在建筑中的学生能闻到鲜花与绿叶的清香,看到秋季霜染的红叶和累累的硕果,还能欣赏到美丽的雨景和分飞的雪花,感受到四季的变迁。

教室单体
本方案的教室空间形式,为新型的教学空间,他屏弃了原由的方型空间,是适应开放式教育、素质教育和节能建筑的产物,他是以学生学习为主的一种空间形式。

在教室空间上除了原有的学习区,教师授课区外,增加了交流区和休息区。

交流区是以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流空间,休息区是为学生在教室内提供休息和放松的空间,在这个区内可以种植花草等,美化室内环境。

交流区和休息区也是节能空间,在夏季,他也起到遮阳的作用,消除了拉窗帘还要开灯的现象;在冬季,他是直接利用太阳能。

阳光照射在地面或墙体上,会使空气流动,把热量传递到教室的每个角落。

在教室的尺寸上也考虑到适合大学生的特点设计的。

在40人小教室中,课桌的为500mm×700mm,前后排距为1100mm;在80人的合班教室中,课桌的大小为450mm×650mm,排距为1000mm;这样的尺寸是考虑到大学生自身特点和学习空间大小而设计的。

在教室窗的形式设计上,充分考虑生态和节能等因素。

如在南侧开窗的方式,设计为大面积的玻璃窗,在冬季,他可以使大部分的阳光进入室内,是一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形式;由于大面积的窗,能使更多的阳光进入室内,从而增加室内亮度。

由于基地位置处于海边,风力比较大,如果风直接进入教室会影响正常学习和给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因此把开窗的位置设置在底部,在距离玻璃300mm处砌筑900mm 高的墙体,墙体阻止了风直接前进的方向,解决了风对人们不利的影响。

北侧窗采用的是双层窗,这样有利于冬季的保暖,防止强风入侵到室内,同时也阻止了室内热量的散失,在夏季,他采用错位开窗的方式,阻止风直接进入室内。

无障碍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无障碍设计的宗旨。

如建筑入口处设置坡道;在入口平台的宽度上也加大,考虑轮椅通行;在入口门厅、过厅设置两道门处,门扇同时开启的间距也加大;在扶手、电梯、厕所等处也按照无障碍设计。

使整个建筑为无障碍建筑。

建筑结构设计
整个建筑完全用框架结构,并用空心砖做外围墙和隔墙。

要在外墙加保温层。

报告厅、电教室这些跨度较大空间采用井字梁结构。

建筑防火设计
该建筑为一类公共建筑,一级耐火等级,遵照《高层建筑防火规范》设计。

教学楼共设制5部封闭楼梯,3部普通疏散楼梯。

在11个对外出口中,9个是主要疏散出口。

建筑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高层建筑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个不小于1.00m计算。

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

技术经济指标:
基地面积:28053.9m2
总建筑面积: 20673. 6 ㎡
建筑占地面积: 5236.6 ㎡
绿化面积: 10548.5 ㎡
容积率: 0.73
绿化率: 53.3%
建筑使用系数: 62.7%
建筑密度: 18.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