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

浅析汉英基本色彩语与文化
摘要:在英汉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颜色词,但是这些基本颜色词汇因为语言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语义,若对这些颜色词没有基本的语境情绪色彩的了解,在现实中就很容易出现误用的情况。

本文对英汉语中基本颜色词的文化语义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它们的异同,旨在为翻译、英语学习与中英文化交流提供帮助。

关键词:颜色词,分类,文化,语义,对比
正文:
一、颜色词的分类
英汉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颜色词,形成一个特殊的词群。

这些颜色词大致分为三类: 那些本来就可以表达事物色彩的颜色词,叫做基本颜色词(basic color words),如汉语中的红,黄,蓝,英语中的red,yellow,blue; 用自然界物体的本色来表示颜色的词叫做实物颜色词(color words with colors of objects),如silver(银白),gold(金色),这类颜色词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还有就是色差颜色词(color words in shades)。

我们知道,由于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异,词汇的概念意义上还会反映出一些不同的文化语义。

文化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大多数文化语义是词语反复运用而附着在词汇概念意义上的,它是历史文化的沉淀。

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传统习俗的不同,导致各民族语言中对应词的文化语义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语言民族性的表现。

根据上述颜色词的分类及文化语义的描述,本文在此将英汉两种语言中常见的两种颜色词——红、黄的文化语义做简要的对比。

二、英汉颜色词内涵意义的具体比较分析
(一)红色与red
1.相同点
(1)红色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热烈、喜庆、羞涩的含义
中国人对红色似乎有永不衰减的热情,在中国,人们每逢重要的节假日,都要插红旗、挂红灯笼、贴红幅标语,以示庆贺。

结婚、生子、过生日这些重大事件在中国文化中叫“红喜事”;其实英美人也喜欢红色,只不过没中国人这么强烈。

英美人在迎接贵宾时,也喜欢铺上红地毯(red carpet),以示隆重,red carpet 在英文中有隆重的、上宾待遇的文化语义;Thered- letter day 表示日历上用红色印刷的重要节假日,red- letter 表示喜庆的、值得纪念的意思,black letter day 表示倒霉的一天。

中国人说“羞红了脸”,英文中对应说法是turn red with blush。

(2)红色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恼怒、危险与暴力的涵义
汉语的“脸红脖子粗、面红耳赤”表“生气、恼怒”。

在中国,救火车、报警灯都被涂成红色以象征危险,“刺刀见红”、“杀红了眼”等形容暴力行为;同样在英美文化中,红色也有相类似的寓意,如英语中也有“see red”,“like a red rag to a bull”等一类短语表示“愤怒、恼火”。

如Whenever anyone teased John about his weight,he sawred. 每当有人拿约翰体重开玩笑时,他就怒火直冒;人们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上贴上red label,以提醒他人注意危险;red battle 表示血战,red activities 表示暴力活动等。

2.不同点
(1)东方的红色:褒义的联想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色彩之一,红色又可以称为“朱色”或“赤色”,有进步、忠贞、富贵、兴旺的联想,是个褒义词。

红色象征革命和进步,如中共最初的政权叫“红色政权”,最早的武装叫“红军”;人们把政治上要求进步、业务上刻苦钻研的人称为“又红又专”等;“红墙碧瓦”、“朱门绮户”形容富贵人家;“红火”、“开门红”、“红得发紫”、“走红”形
容事业兴旺发达。

总之,“红”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的象征。

虽然红色是革命、进步、成功等的象征,但不得不指出,汉语中的红色也有贬义的联想,如在古代红色是囚犯之色(赭红)。

(2)西方的红色:贬义的联想
西方文化中,红色引起的联想刚好与中国人相反,中国人崇拜红色喜欢红色,而西方人一般厌恶红色,在英语中red 使人联想到的是暴力与流血,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是指残杀和暴力统治,red revenge 是指血腥复仇,a red battle 是指血战;在西方文化中,红色还象征粗俗、亏损、暴力、疾病,red- necked 形容粗俗的红脖子乡巴佬,a red month表示这个月入不敷出,go out of red 指还清欠债,catch sb red- handed 表示抓住某人正在干坏事等等。

(二)黄色与yellow
1 相同点
(1)黄色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疾病与警告的联想
汉语中人们常说“苗黄缺肥,人黄有病”,用“面黄肌瘦”形容人身体状态不佳。

Y ellow 在英语中也有疾病的联想,如yellow blight 指枯黄病,yellow fever 是由热带病毒引起的传染病,yellowflag 是船员们悬挂的表示海轮上有流行病的黄旗。

黄色在东西文化中还可以表示警告,如体育比赛中使用的黄牌(yellow card),交通中使用的双黄线(double yellow lines)。

(2)黄色在东西方文化中都象征着萧瑟、衰败、忧伤与死亡
因为黄色常和秋天联系在一起,每逢秋天到来时,树木黄叶落万物凋零,到处一片萧瑟,于是东西方的人们常用黄色象征萧瑟、衰败、忧伤与死亡。

唐代诗人卢纶《伤秋》诗云:“岁去人白头,秋来树叶黄。

搔头向黄叶,与尔共悲伤。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悲悯的心情;在英美文化中,黄色也是秋天的象征,让人联想起肃杀、忧伤和死亡。

如莎士比亚笔下的阴谋家麦克白斯说自己“生命的黄叶已陷入凋零“(My way of life is fallen into the sear,the yellowleaf),刻画了一个灵魂被权力的毒汁腐蚀了的阴谋家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2.不同点
(1)东方的黄色:王权与高贵,病态与下流
在传统汉文化中,黄色象征着王权的高贵与尊严,在漫长的封建统治社会,黄色被历代统治者视为至尊之色,黄色受到老百姓普遍的敬畏和崇拜。

在古代所谓青、赤、黄、白、黑五个正色中,青、赤、白、黑四色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四方,黄则被视为“中央之色”,象征着正统、光明、高贵等涵义。

同样,黄色在汉文化中也有疾病与下流的联想。

今天报纸书刊常用黄色表示“下流”,如“黄色书刊”、“黄色电影”、“黄色新闻”等。

中国人常说“苗黄缺肥,人黄有病”,还用“面黄肌瘦”、“黄皮寡瘦”来形容人身体不健康。

(2)西方的黄色:背叛与胆怯,卑鄙与邪恶
《圣经》中传说犹大为了30 枚银币出卖了耶稣,犹大总是身着黄衣,所以英文中含有“胆小的、卑鄙的”内涵意义。

Too yellowto stand up and fight 形容太胆怯而不敢站起来斗争,ye11ow belly 比喻懦夫,a yellow streak 比喻性格中的怯弱。

用来说人胆怯的词汇还有yellow- bellied (俚语) 及yellow-dog。

另外,yellow 在英文中还有“卑鄙、邪恶的”内涵,yellow- dog contract 指劳资双方签定的劳方不参加工会的合同,这是资本家利用金钱和失业的压力威胁工人所签的不公正合同,yellowunion 指专门破坏工人罢工的黄色工会,他们实际上是受资方操纵的傀儡组织。

三、结语
从以上两种基本颜色词的文化语义的对比可以看出,在中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俗的影响下,英汉颜色词各有深层的内涵,既有相同点,即词汇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一
致;也有不同点,即词汇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迥异。

这就提示我们,英汉色彩词的民族文化语义对比研究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发现色彩词的民族文化语义主要是由民族文化心理决定的,因此,通过色彩词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揭示色彩词的民族文化语义中积淀的民族文化心理以及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在互译时,绝不能生搬硬套,要力求捕捉它的“颜”外之意。

如果望文生义,极易造成预期言语意图的缺损甚至歪曲。

因此,当我们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遇到颜色词汇时应该谨慎处理。

总的来说,颜色词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英汉基本颜色词有时对应,有时相佐。

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对颜色词的清楚认识能够帮助人们在日常交流中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252.
[2] 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4] 桂诗春.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编辑赵颜
[5] 纳成仓.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异同及其翻译方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06):40-4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