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化课程大纲
前言
一、本课程性质、目的、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硕士学位翻译硕士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目的:厘清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界定中国语言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介绍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理论知识,学会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课程简介:语言是构成文化的根本要素之一,文化为语言的发展、丰富和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为翻译硕士,必须掌握中国语言文化,方能做到汉英翻译的“信达雅”。
本课程从方言、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角度多层面探讨中国语言文化的特点,讲课内容将从大量例证分析出发并注重归纳其理论,在此基础上掌握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进行深层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适体性、提升翻译的成功率,学会运用语言调查的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既不单纯研究语言,也不专门探讨文化,而是着眼于两者的关系与相互影响,探求汉语文化性质和文化价值。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48 学时,具体如下:
第一章中国语言文化定义
第二章汉语方言与文化
第三章汉字与文化
第四章汉语词汇与文化
第五章汉语修辞与文化
第六章汉语语法与思维模式
一、中国语言文化定义
二、汉语方言与文化
三、汉字与文化
四、汉语词汇与文化
4.1 汉族人名与文化意蕴
4.2 汉语称谓表达的伦理观念
4.3 地理词汇的社会文化
4.4 饮食词汇与文化
4.5 外来词融合与文化
4.6 民俗文化词语
4.7 成语、谚语中蕴含的中国文化4.8 词汇禁忌
4.9 动物词汇文化及引申象征
4.10 颜色词、数词的文化象征义
五、汉语修辞与文化
六、汉语语法与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