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辐热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FJ-0408-2011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汪继臻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地辐热采暖是以不高于60°C的热水为热媒,在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地板混凝土层使地面温度保持在26 C左右,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导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供暖方式。
与传统的暖气片采暖相比投资增加20%,存在一旦漏水维修困难的缺陷,但通过科学的方法还是可以规避的。
从运行费用及客户使用效果看,地辐热采暖效果要远远高于常规暖气片形式,因此目前较多项目都采用了地辐热采暖。
1.2 工艺原理地辐热采暖即为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包括:热源、管道、保温材料及自动控制元件等。
采用交联聚乙烯塑料管(PEX,将其埋压在建筑地板上细石混凝土垫层内,在管道内送入40〜50 C的热水,在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地板混凝土层使地面温度保持在26 C左右,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导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供暖方式。
2 工艺工法特点2.1 高效节能,热稳定性好。
2.2 室内地表温度高于室内上部温度,室温自下而上逐渐递减,不易造成室内污浊空气对流。
2.3 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连续使用可达50年以上。
2.4 不占用使用面积,并可分户供热计量收费。
3 使用范围本工法规定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安装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适用于供水温度不大于60° C、工作压力不大于0.8MPa的室内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安装工程。
4 主要引用标准、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5 施工方法在建筑物地面基层做好之后,首先敷设高效保温隔热材料,然后将辐射管按一定的形式和间距布置并固定在保温材料上,并与分集水器按要求的方式进行连接,最后回填细石混凝土,在找平层施工完成后再做地面层,结构上需加设膨胀缝,主要工法要求如下:5.1 地板辐射供暖属新型节能供暖方式,供暖热负荷可按常规对流供暖热负荷的80〜90%采用,一般可取85%5.2 地板辐射供暖系统采用同程式。
加热盘管的布置按房间划分为组,各组盘管的管路敷设长度应力求相等或接近相等。
即连接在同一分集水器上各组加热盘管,其几何长度应力求相等。
5.3 加热盘管的走向有往复式、直列式和旋转式三种。
其中旋转式和往复式对温度均匀分布比较有利。
地板采暖施工中应尽量采用旋转式布管方式。
5.4管间距宜为200〜300mm沿围护结构外墙间距150〜200mn布置,中间地带大于或等于250〜300mm。
5.5对面积较大的地板,每40平方米左右设置10cm宽的膨胀缝,缝中填充弹性材料。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 施工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绝热层施工—集配装置安装—加热盘管安装—加热盘管冲洗—初次水压试压—加热盘管砼填充施工—二次水压试验—面层施工—系统调试。
6.2 操作要点6.2.1 绝热层施工1 地面基层清理对水泥砂浆找平层进行清理,找平层上不得有砂石、垃圾、积灰等杂物,其平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 绝热板铺设铺设绝热板之前,应根据房间形状和面积大小,合理下料裁板。
将保温板按先里后外的顺序铺设在找平层上,多层绝热层应错缝铺设,接合处应严密;铺设应平整,不应凹凸不平或起包。
直接与土壤接触或有潮湿气体侵入的地面,在铺放绝热层之前,应先铺一层防潮层。
在绝热层上应铺满钢丝网,在伸缩缝处不能断开,网格不大于200mm*200m;钢冈丝网应铺设平整,无毛刺。
拼接处应绑扎牢固。
6.2.2 集配装置(集水器、分水器)安装1 集配装置安装前应进行水压试验。
2 集配装置应加以固定,可固定在墙壁或专用箱内。
当水平安装时,一般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应不小于300mr p 当垂直安装时,分、集水器下端距地面应不小于150mm3 安装之前应先确定集配装置的安装位置。
对挂墙安装的集配装置,可以吊线得到集配装置中心线,然后将固定元件安装在墙上;对落地安装的集配装置,在地面上纵、横方向弹出其安装中心线,可将集配装置依据此中心线放在安装位置;将集配装置就位,找平、找正后,进行临时固定。
4 在分水器之前的供水连接管道上,顺水流方向应安装阀门、过滤器、阀门及泄水管;在集水器之后的回水连接管上,应安装泄水管,并加装平衡阀或其他可关断调节阀;对有热计量要求的系统,应设置热计量装置。
5 在分水器的总进水管与集水器的总出水管之间,宜设置旁通道,旁通道管上应设置阀门。
6 分水器、集水器上均应设置支路阀门、手动或自动排气装置。
6.2.3 加热盘管安装1 放线定位按照设计图纸中管道的布置,在绝热层上放线定位,加热盘管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常见的布置形式有平行排管式、蛇形排管式和蛇形盘管式。
平行排管式和蛇形排管式加热盘管,管路弯曲处弯曲度数大,铺设施工时难度大;而蛇形盘管式加热盘管的铺设弯曲度数大部分为90°弯,铺设简单方便。
2 管道预制加热管切割,应使用专用工具。
当管径D隔25mm时,应使用专用管剪;管径>25mm寸,使用专用割管刀;切割后,切口应平整,断口面应垂直于管轴线。
否则会影响管道的连接质量,造成渗漏或截面减小。
由于加热管的盘卷一般定尺为100m或200m裁管下料之前,应在施工现场实测定位线,测得各类户型中每一回路的管道实际长度,通盘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材料,避免出现余量过多而浪费材料的现象。
3 加热盘管辐射埋设于填充层的加热管不应有接头。
管道敷设应排列整齐,间距一般为100〜300mm误差不大于10mm转弯处弯曲半径一致,塑料管的弯曲半径R>8D (D指管外径),复合管的弯曲半径R> 50当管径小于等于DN25m时,可直接手工弯管或采用专用弯管工具;当管径大于DN25mr W,宜采用电热风机吹热风加热弯曲的方法。
加热管的环路布置不宜穿越混凝土填充层内的伸缩缝。
当受现场条件制约,必须穿越伸缩缝时,应设置长度不小于200mm的柔性套管。
4 加热管固定加热管应设固定装置。
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固定:用固定卡,将加热管道直接固定在绝热板上;用扎带,将加热管固定在铺设于绝热层上的网格上;直接卡在铺设于绝热层表面的专用管架或管卡上;直接固定于绝热层表面凸起间形成的凹槽内。
加热管弯头两端应设固定卡;加热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管段固定点间距应为500〜700mm弯曲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200〜300mm因加热管的种类繁多,对其中不易定形的管材,其固定点的间距,应根据需要加密。
5 加热管与集配装置连接加热管与集配装置阀门的连接,应使用专用管件。
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用卡套式、卡压式挤压加紧连接;连接件材料宜为铜质;铜质连接件与PP-R直接接触的表面应镀镍。
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及其他局部加热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分,当管间距小于100mm时,由于加热管过多,容易形成地面温度较高而龟裂,加热管外部应采取设置聚氯乙烯套管或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以减少加热管向地面传动的热量,避免地面龟裂;在管道密集处应采用5〜10mm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
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处,弯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装饰层。
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下部球阀接口之间明装管段,外部应加装塑料套管。
一般使用聚氯乙烯套管,套管应高出装饰面150〜200mm。
6.2.4 加热盘管冲洗管道安装完成后,应用洁净水对管道进行冲洗。
冲洗前,应关闭集配装置的总供、回水阀门,打开旁通阀对系统进行冲洗;系统冲洗合格后,再对各回路进行冲洗。
冲洗前,应对管道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冲洗水流速不应小于1.5m/s ,连续冲洗,直至排出水清澈、无杂质时为合格。
6.2.5 初次水压试验1 管道冲洗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填充层之前和浇筑混凝土填充层之后,分别进行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应分层、分段、分回路进行。
初次水压试验前,应对管道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
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 倍,且不应小于0.6MPa。
在试验压力下,1h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同时,各接头处,不渗不漏为合格。
2 试压时,打开排气装置,由集水器向管道缓慢注水,将空气排出;充满水后,关闭排气装置,检查接口处有无渗漏。
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与检查,不应有渗漏。
3 试压合格后,应及时填写试压记录。
6.2.6 加热盘管砼填充层施工1 伸缩缝是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有效的防止地面因热胀冷缩而被破坏。
当地面面积超过30.0m2或边长超过6.0m时,应按不大于6.0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8mm伸缩缝中应填充弹性膨胀材料;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留不间断的伸缩缝,伸缩缝填充材料,应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mm伸缩缝填充材料与墙、柱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与地面绝热层连接应紧密,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10mm 。
2混凝土填充层标号不应小于C15,豆石粒径不宜大于12mm并掺入适量添加剂,防止地面龟裂。
豆石混凝土在加热盘管上施工,应小心下料,人工捣固,不应采取机械振捣。
施工时,不应再盘管上行走、踩踏,不应有尖锐物件损伤盘管。
施工人员应穿软底鞋,使用平头铁锨。
3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加热管内的水压不应低于0.6MPa填充层养护周期不应小于48h,期间系统水压不应低于0.4MP&6.2.7 水压试验1 按设计规定的试验压力分层分系统进行水压试验,一般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0.6MP&在试验压力下,1h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同时,各接头处,不渗不漏为合格。
2 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的最低点。
向管网注水时,应缓慢升压,并及时排净管网内的空气,系统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 n,目测管网应无变形、无渗漏且压力降不大于0.05MPa。
3 冬期无保温环境试压时,要采取防冻措施,并及时把管网内的水排净,防止冻裂管件。
也可采用气压试验,用0.3MPa压缩气体(宜采用空气或氮气)进行试压,其压力应保持24h,压力降不大于0.03MPa为合格。
6.2.8 面层施工1 面层的施工,应在填充层达到要求强度后进行。
2 施工面层时,不应剔、凿、割、钻和钉混凝土填充层,不应向填充层内楔入任何物件。
6.2.9 系统调试1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未经调试,不应运行使用。
2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调试与试运行,应在施工完成,且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满后、正式采暖运行前进行。
3 初始加热时,热水升温应平缓,供水温度应控制在比当时环境温度10°C左右,且不应咼于32° C,应连续运行48h;以后每隔24h水温升咼3° C,直至达到设计供水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