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肢运动损伤的康复

下肢运动损伤的康复


开放性,或合并有神经血管的损伤,
或合并严重并发症者,也可考虑两者 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三、康复评定
1.骨折对位对线,骨痂形成情况,有无
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有无假关节,畸
形愈合,有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 骨化性肌炎 2.关节活动度
3.肌力 4.肢体长度及周径
5.感觉功能
6.ADL能力
第三节
膝部骨折与脱位
三、康复评定
1. 骨折对位对线,骨痂形成情况,有无延 迟愈合或不愈合,有无假关节,畸形愈 合,有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骨化性 肌炎 关节活动度 肌力
2. 3.
4.肢体长度及周径 5.感觉功能 6.ADL能力
第二节 股骨干骨折
一、概


股骨干是指股骨小转子下 2 ~ 5cm 到股骨髁 上2~4cm之间的部分。
3.X线表现

正、侧位X线片。

X线片包括股骨的全长及上下髋膝关节。
4.诊


受伤史 临床表现 X线
5.分 类

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
稳定型骨折:横形、嵌入型、不全骨折 属于稳定骨折。

不稳定型骨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临床处理
1. 股 骨 干 骨 (1)手术治疗 ①髓内钉内固定:髓内固定在股骨骨折的 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适用于股骨上、 中1/3短斜型与横断型骨折,股骨多段骨 折,股骨中上1/3陈旧性骨折,骨折延迟 不愈合或不连接等情况。长斜型与螺旋 型骨折则不宜采用髓内钉固定。 折
一、概 述

膝关节是全身中结构最复杂、最大,所受杠杆作用力最强 的一个关节。 膝关节主要是伸屈运动,在屈曲位兼有旋转运动,同时有 很小范围的内外翻的被动运动。


膝关节包括由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构成的内侧和外侧胫股 关节,以及由髌骨和股骨滑车构成的髌股关节。 膝关节的关节囊及韧带系统是保护膝关节及其稳定的重要 结构。 交叉韧带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组织。


闭合复位失败或需要同时植骨者采用切开复位。 内固定方法多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和多针 ( 或钉 ) 内 固定。 无错位骨折采用卧床休息辅以患肢牵引。

2.股骨转子间骨折
多用Richards压缩螺丝钉内固 定和髓内固定。 重建钉
Gamma钉
3. 股骨大转子、小转子骨折
4. 股骨转子下骨折

(四)半月板损伤

以青年居多数,成人男女的发病率约为1.15:1
1.临床表现与诊断
(1)症 状
①外伤史 史。 ②疼痛 患者往往诉关节一侧(内或外) 痛,或后方痛,位置较固定。当疼痛 伴有伸直障碍和弹响时,半月板损伤 的可能性极大。 约2/3的患者有明确外伤
③打软腿 常有突然要跪倒的趋势,特别是上下台阶,或行 走于不平坦的道路上时。 ④关节交锁 屈曲。 少数患者于活动中突然发生伸直障碍,但常可

二、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伤后髋部疼痛 不能站立 肢体活动困难



患肢呈内收、外旋。
短缩畸形。
伴有腹股沟中点处压痛。 下肢纵向叩击痛。
X线片。
CT检查及图像三维重建。
(二)临床处理
⒈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中大部分为错位型,复位和内固定是治疗错位型 股骨颈骨折的基本原则。 复位通常采用McElVelmy法,多数骨折皆可达到满意的复位, 可以作为首选。
(3)影像学诊断
①X线投影 片。 ②关节造影 ③MRI 关节造影是一种常用的诊断 方法,但不作为常规检查。 其诊断价值较高。 一般照膝关节正侧位X线
④关节镜检查
对膝半月板疾患的诊断以及
手术治疗,都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体征、MRI、关节造影、关节镜有利于确
诊。
2.治 疗

手术以关节镜下手术为首选
2.临床表现和诊断
膝部出现明显肿胀。
股骨髁部增宽。 可见畸形。 在做膝关节主动或被动活动时, 经常可感到骨擦音。
3.分 型
①按部位一般将其分为四型:
单髁骨折:指内髁或外髁仅一侧骨折者 双髁骨折:指内外髁同时骨折者。 粉碎型:一般除股骨髁间骨折外,多伴有髁上或邻近部位
骨折。
复杂型:指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髁部骨折,各型有移位的
功能 , 保持胫骨的稳定性 , 恢复其对位对线 , 消除旋转、短缩、 成角畸形,避免成角、对位欠佳。

冠状面上向前成角畸形不应超过5度。 短缩畸形在1cm以内。


稳定性骨折可非手术治疗
对手法复位失败 、 严重不稳定骨 折、多段骨折需行切开复位。

选用带锁髓内钉、加压钢板和外 固定器。


镍钛记忆合金内聚髌器兼有复位与固定的作用。
(三)胫骨髁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胫骨平台骨折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且波及负重关节面,常常 伴有关节软骨、膝关节韧带或半月板的损伤。
1.临床表现和诊断

患膝疼痛 肿胀、淤斑 不能行走 体检发现有张力性关节积血 、局部畸形、有明显的活动 受限 骨折部位常有明显压痛

压痛 局部异常活动


成角外旋畸形
检查血管神经、踝关节背伸、跖屈 小腿软组织的肿胀程度
3.影像学检查
(1)常规:小腿的正、侧位X线摄片 (2)包括相应的膝、踝关节
(3)诊断
外伤病史 伤后局部肿胀 疼痛 畸形 功能障碍
(二)临床治疗
1.骨折分型
稳定型
不稳定型
2.临床处理

治疗目的:最大限度的恢复下肢的负重


(二)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的发生率约为 1.05 %,中壮年多见,占 58 . 7 %, 50岁以上占35.5%,青少年很少发生。

类型主要取决于受伤机制。

髌骨骨折可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即横断、粉碎、纵形和 撕脱型。


髌骨骨折是膝部最常见的骨折。
髌骨易受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
1.临床表现与诊断


X线片检查:前后、侧位X线片 CT片 MRI
2.分 型

Roberts分类:无移位骨折、压缩骨折及劈裂-压缩骨折。 AO将平台骨折分为三大类九型: A类:关节外骨折;B类:部 分关节内骨折;C类:完全关节内骨折。
3.临床处理

对胫骨平台骨折的处理的关键是恢复胫骨关节面和关节的稳 定性 手术重建及坚强的内固定 闭合牵引下的手法整复和石膏固定 手术方式多采用AO钢板加螺钉内固定术 关节镜下复位和经皮穿刺固定

伤后膝部肿胀 疼痛 不能主动伸膝 检查:浮髌试验阳性

通过病史、体检以及X线片检查,诊断无困难。 摄X线片时应采用膝关节侧位及斜位 (外旋45°位、内旋 45°位)。
2.治 疗
(1)治疗原则 ①尽可能保留髌骨。 ②充分恢复其后关节面的平整。 ③早期锻炼股四头肌。 ④在可能条件下,早期练习膝关节 伸屈运动。


股骨是人体最长最粗的管状骨。
股骨的强度大,可承受较大的应力。
二、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
1.全身表现

股骨干骨折多由于严重的外伤引起,出
血量较大。


闭合性骨折估计出血约在1000~1500ml
开放性骨折更多。
2.局部表现

疼痛 局部肿胀 成角畸形 异常活动 肢体功能受限 纵向叩击痛 骨擦音
①半月板修复 ②半月板切除
三、康复评定
(一)评定的内容
1. 骨折对位对线,骨痂形成情况,是否延迟愈
合或不愈合,有无假关节,畸形愈合,有无 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
2.关节活动度 3.肌力
4.肢体长度及周径
5.感觉功能 6.ADL能力
第四节
胫腓骨骨折
一、概 述

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长骨骨折中发生率最高。 约占人体骨折10%~13%。 且多数为开放性骨折,合并症多。 胫腓骨双骨折最多见,次为胫骨干骨折。 多为直接暴力所致。
开放性骨折须彻底地清除全部异物和失活的软组织及骨组织 早期关闭伤口 选择合适的固定系统 合理应用抗生素
三、康复评定
1.骨折对位对线,骨痂形成情况,有
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有无假关节,
畸形愈合,有无感染,血管神经损
伤,骨化性肌炎。
2.关节活动度
(2)体 征
①股四头肌萎缩 常可见到,以股内侧 头最明显。 ②压痛 在关节间隙压痛,压痛点固定 而局限。 ③过伸或过屈痛。
④旋转挤压试验 弹动感。
可在检查试验过程中出现 疼痛、弹响及
⑤负重下旋转挤压试验 卧位行旋转挤压试验有可疑而不肯 定时,可令患者站立,双膝屈约45°同时向同侧扭转,检 查者仍按卧位旋转挤压试验时的方式,以手指触感,聆听 响声,了解患者当时的疼痛感。

胫骨是支持体重的主要骨骼。 两端抗压能力差,胫骨骨干 为密质骨,内有髓腔,抗压能 力强。 在中1/3和下1/3交接处骨折 容易引起骨折延迟愈合。 腓骨是小腿肌肉附着的重要 骨骼。 胫腓骨之间有坚韧的骨间膜 相连。



二、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
1.症状
伤肢疼痛
肿胀
活动受限
出现畸形
2.体 征
(2)治疗方法
①无移位的骨折 无论是何种类型,如X线片 未显示移位,均可保守治疗。 单纯使用长腿前后石膏托即可获得有效的固 定,膝关节置于10°屈膝位。
②有分离的横行骨折
以手术修复为首选。
A0张力带缝合应用较广泛的是双克氏针钢丝环绕法,目前较 常用。
③有移位的粉碎骨折 先以双半环髌骨周围缝合法缝合,在拉 紧的过程中同时复位,边收缩拉紧,边平整复位。
相关主题